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遏制“新贵族”袁万祥近年来,国内许多都市里都潮水般地出现了「新贵族大酒店」、「新贵族时装城」、「新贵族珠宝馆」之类的「贵族」店堂和「贵族学校」,连一些县城甚至乡镇的集镇上也挂起了「新贵族舞厅」的醒目招牌。新中国又有了「新贵族」?原本一律平等的中国公民...  相似文献   

2.
遏制“新贵族”袁万祥近年来,国内许多都市里都潮水般地出现了「新贵族大酒店」、「新贵族时装城」、「新贵族珠宝馆」之类的「贵族」店堂和「贵族学校」,连一些县城甚至乡镇的集镇上也挂起了「新贵族舞厅」的醒目招牌。新中国又有了「新贵族」?原本一律平等的中国公民...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6,(1):18-19
快过年的时候,快乐大叔跑到饭店去定“年夜饭”,饭店里的人间快乐大叔:是定“平民系列”还是“贵族系列”?快乐大叔不解,经询悯才知道j所谓“平民系列”就是单桌一千元以下的,享受一般化的服务;而“贵族系列?则是单桌一千元以上的,享受“贵族化”的服务。快乐大叔自然是选择了“平民系列”,可转念又想,难道花一千块钱以上就算是“贵族”了吗?如果这样说来,这“贵族”也太好混迹其间了。  相似文献   

4.
张忠宇  苏鹏 《奋斗》2006,(10):27-28
如果说,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其实毫不过分。且不说她幅员之辽阔、历史之悠久、文明之辉煌,单是新中国成立57年来的成就.就足以折人之心。是什么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发奋图强,我想,在国人心中始终有一种精神,那就是永不退色的“长征精神”。而今,这种精神依然鼓舞着人们艰苦创业,谋求发展。当你走进大森林里这个企业时,你就会感受到“长征精神”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5):21-22
“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三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以前穿的蓑草衣,现在毛料新时装……”  相似文献   

6.
感恩的心     
艾迪 《党课》2009,(3):104-105
有个故事,是说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院里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里的和尚都要把心里最想说的话用两个字表达出来。第一年的年底,住持问新和尚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新和尚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食劣。”第三年年底,新和尚没等住持提问,就说:“告辞。”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相似文献   

7.
黑社会这一名词,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已经模糊了几十年。可是近几年来见诸新闻媒体上长篇累牍的报道重又开启了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黑社会势力在中国大陆沉渣泛起.危害人民。已成为当今社会治安的热点之一。上海滩的“黄金荣”真的又回来了吗?中国有没有“法外之地”、“国中之国”?带着这些问题,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新中国大陆的黑社会!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1,(4):56-56
南桥在1月25日《青年参考》上撰文指出: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有朋友说很烦“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这样的说法。我由此联想到我们中国人太把“出人头地”当回事,所以忙来忙去,只是为了追求不平等的享受,为了进入一个更小的,更狭窄的圈子里,把“阿猫阿狗”们留在圈子之外。本来大家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要想高贵。我们都有着简爱所言的那种高贵精神的潜质,结果从人格高贵的精神贵族,落到了“富贵”游戏之奴隶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有一次找北京卫戍司令员傅崇碧淡话。毛泽东对傅崇碧说:“我叫你来是想了解一下北京的情况,你要讲真话。” 傅崇碧向主席反映最近几天发生的一些事情:“主席呀,现在陈毅的老婆也被他们抓去游街了,还挂着大枷。胡耀邦的腿烂了,王胡子(王震)的家也被砸厂。还有的老干部坐‘喷气式’。戴高帽子游街。” 毛泽东:“这样搞法怎么行?外面还有人贴朱老总的大字报吗?” 毛泽东:“朱毛不能分的呀,没有朱(猪)哪有毛呀?” 傅崇碧又说:“他们把知识分子叫‘臭老九’,把搞原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以建设新农村服务中心为抓手,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力拓展为农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群众“最想、最盼、最急”民生问题的解决,这样做既探索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又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使新农村服务中心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力“引擎”。  相似文献   

11.
曹应旺 《党史博览》2012,(5):9-14,26
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功勋卓著,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什么能赢得人民这样的称赞?他为什么能出色地管理好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情最为复杂的大国的国务?他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的大国总理?  相似文献   

12.
旧体诗词能否有所突破、“新体诗歌”能否得以确立,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新的时代内涵同旧的艺术形式之间如何实现协调一致.毛泽东诗词虽是旧体,但它把美景、深情、大事、哲理融为一体,其内容使诗情、诗思、诗意、诗味都达到了新时代才有的高度,让人看到的是现代中国的活的姿影,体悟的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不朽的精魂.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旧体诗词要想有所突破, “新体诗歌”若能建立,还需要有艺术形式上的改进,铸造出一种源于旧体又异于旧体的新体式来.毛泽东寄希望于自由诗、格律诗、民歌能“取长补短,发展成为中国式的真正的新诗”.这种“新体诗歌”,实质上是推动诗歌保持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血脉联系,外国诗歌只作参照,写诗少用古典,多造新词,也就是要汲取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特性和风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在 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国务院文化部曾进行过一次大改组,与未改组前的 “文化部相比较,改组后的文化部曾被人称为“新文化部”。“新文化部”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也就一年左右,但由于它正处于新中国最动荡那个时期的前夜,就有些耐人寻味了。那么,为什么要对文化部进行大改组?这种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它与“文化大革命” 有什么联系?我们又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14.
平凡二人侃     
有人说中国人现在很浮躁、不是吗?当官的想一步登天,经商的想一夜暴富,治学的想一夕成名……甚至不少人想“过把瘾就死”。人们似乎忘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祖训·忘记了平凡之中孕育着伟大这一基本道理一句话一我们应该从各种“熟”和“潮”中清醒一下·为此·本栏目又约请二位“侃友”来一下平凡二人侃  相似文献   

15.
水清  楚文 《支部生活》2006,(10):17-18
“全国模范教师”、“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先进个人”、“楚雄州师德先进个人”、楚雄市“五带头”党员、“楚雄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名和利,该有的他都有了。按说“功成名就”,他也该换个轻松的工作干干了,可他没这样想也从不这样想,因为他太痴迷阳光下这一最崇高的职业。他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一个终点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董保存  卜算子 《党史博览》2006,(2):30-37,41
江青泼脏水——郑维山想见毛主席驻天津××军军长简单讲了讲。他当然是从××军的角度找郑维山的毛病,搜肠刮肚地想了半天,想出这样的线索:“郑维山同志曾经问解学恭同志,××军是不是和江枫有矛盾?王曼恬这个人怎么样?”江青按捺不住,又插话了:“你们军也是倒了霉的,也是叫陈  相似文献   

17.
我想吃“回扣”?!话还未出口,自已就吃了一惊。怎么会有这样的邪念?是囊中羞涩想来点“补缺”充实一下吗?不是。本人收入虽然不算高,但工资加稿酬自认为已经达到或超过  相似文献   

18.
忍让     
结婚7周年那天,妻子做了顿丰盛的饭菜庆祝.妻子说:“婚姻七年之痒我们顺利度过,你知道这7年来维持我们婚姻最基本的因素是什么吗?”我努力地想了想,我们之间虽然极少争吵,但除了我的忍让,似乎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我反问妻子:“你说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热点与盲点     
洋人著书,写到中国人时,喜欢用“守旧”这样的词。看民国时译的书籍,此类话甚多,我至今还记得。现在好像变化了,外国人每来中国,又高唱中华民族乃日新月异的群落,唯新是趋。看看我们各大报刊上的广告:“新感觉”、“新思路”、“新新人类”的提法铺天盖地,仿佛越是新的,就越是好的。美国的一首新流行歌曲刚出现,中国青年就会唱了,昆曲、京剧则落得冷清的局面,谁说中国是“守旧”的呢?我去巴黎时,在大街上闲逛,几乎看不到新式的高楼,整个街区还是几百年前的样子。法国人是善于制造新思想的,可他们却生活在历史的记忆里。样子一点也不摩登。在…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每一个农村基层干部都应该把这个问题弄清楚。要不,很多事情就不好办。早先,我有一个时期工作不大起劲,觉得当干部担子重、事情多,工作上有了缺点和错误,不仅上级要批评,还要受群众的埋怨。当社员呢,干完了集体活,回家干自己的活,省事省心,还收入多。所以,有时我就这样想:“干吗要费这个劲,着这么大的急,当干部又有什么好处?”有了这个思想,工作就提不起劲来了。后来,经过党的教育,我认真地想了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