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社民党到民左联党:波兰左翼政治力量演变的基本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剧变后波兰左翼阵营中,由原统一工人党演变而来的社民党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发挥了中坚作用。以社民党为核心的民左联不仅顶住了来自右翼的打压,而且赢得了总统和议会大选的全面胜利,波兰因此成为东欧地区“左翼复兴”的领头羊。1999年,民左联党的建立是波兰左翼政治力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新的统一政党的成立实际上具有双重效应,在壮大左翼整体力量的同时,又对左翼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社民党到民左联党及其后的演变,实际上勾勒出波兰左翼政治力量发展的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2.
捷克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社民党)是捷克历史最悠久的政党,成立于1878年的奥匈帝国时期,二战后与捷共合并,捷剧变后得以恢复重建,逐步发展成为最大的在野党,并于1998年上台执政,2002年蝉联执政.该党的基本政策以西欧社民党政策为准绳,主张建立"以社会福利和环保为导向的社会市场经济",反对完全由市场解决问题的自由市场经济主张.目前,捷克社民党已连续执政七年多,是中东欧国家中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左翼党.然而,从去年起社民党支持率一路走低,在总统选举、欧洲议会选举及地方选举中接连失利.如今该党由第一大党跌落至如今民众拥护率仅排行第三,其发展变化及经验教训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3.
英刊《国际社会主义》2005年秋季号(总第108期)刊登了斯特凡·波罗斯特题为《德国左翼的崛起》的文章,针对2005年9月的德国大选中“劳动与社会公正———选举替代”党和民主社会主义党联合组成的竞选联盟“左翼党”的胜利,分析了德国左翼政党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处境。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一个重大的转型时代,德国社民党的经济政策从施密特政府(1974—1982)的凯恩斯主义到施罗德政府(1998—2005)的社民党版新自由主义都失败了,德国社民党由于失去可行的经济政策而陷入深层危机,此时左翼党派崛起,并提出以再分配和向富…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左翼势力主要是指以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为基本目标,以维护日本新宪法、反对日本重新武装、维护和平为基本政策的革新势力,其中日本社民党(其前身为日本社会党)、日本共产党是日本左翼势力的主要代表。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左翼势力迅速发展,成为日本政坛能与保守势力相抗衡、相对峙的主要力量。苏东剧变以后,以日本社会党(后改为社民党)、共产党为主要力量的左翼势力陷入低潮。左翼势力  相似文献   

5.
替代左翼政党,是当前西欧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左翼政治力量。其意识形态界于共产党和社民党之间,在价值倾向和立场上具有鲜明的激进左翼色彩,明确反对资本主义,代表中下层社会阶级利益,但缺乏确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制度指向。有些党在国家政治生态中影响力较大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西欧替代左翼政党整体上获得进一步提升仍面临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6.
在2009大选年,德国左翼党在联邦大选和许多州议会选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不仅推动了德国向五党并立的政党体制演进和政党联盟的重新划分组合,而且也鼓舞了欧洲左翼力量的发展。适逢两大全民党日益陷入危机以及德国社会结构发生分化,左翼党坚持社会公正与和平主义的新党形象,紧紧抓住这个政治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左翼党本身还面临许多问题,要实现与社民党在联邦层面结盟的时机还未成熟。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5年大选后与基民盟组成大联合政府以来,社民党的党员不断流失,已经丧失了德国第一大党的地位。同时,社民党的民意支持率持续走低,一直徘徊在30%以下。一个只得到不足1/3民众支持的政党还能称为人民党吗?社民党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它的前景如何,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大选中会有怎样的表现?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为我们勾勒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孙守亮 《当代世界》2009,(10):32-33
2009年9月27日,德国举行第十七届联邦议院选举。大选初步结果显示,以现任总理默克尔为首的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得票率为33.8%(-1.4%),保持议会第一大党地位,副总理兼外长施泰因迈尔率领的社民党惨败,得票率仅为23.0%(-11.2%),自民党、左翼党和绿党三个在野党的得票率分别为14.6%(+4.8%)、11.9%(+3.2%)和10.7%(+2.6%),其他小党共获得6%的选票,均未进入议会。在联邦议院622个席位中,联盟党占239席、社民党146席、自民党93席、左翼党76席、绿党68席。  相似文献   

9.
哥伦比亚左翼势力具有较强的发展韧性,从20世纪20年代成立首个左翼政党至今,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初创期、武装斗争期、转型期与联合重组期五个阶段。这一发展韧性源于其在复杂的政治实践中,主动适应环境并有效应对危机的特质与能力。2022年6月,哥伦比亚左翼政党联盟候选人古斯塔沃·佩特罗在大选中胜出,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左翼总统,这一事件助推了拉美地区左翼政党新一轮执政浪潮的到来。左翼政党联盟首度获胜,既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和右翼势力遭到削弱的外在原因,也有左翼政治势力迎合民众的“求变”心理、积极回应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议题、组建包容性竞选联盟等内在原因。哥伦比亚左翼政党未来进一步具备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但当前面临着执政联盟组织建设滞后、治理能力薄弱、右翼势力强大等多重挑战。左翼政府能否实现其改革愿景,对该国左翼政党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公正和团结一致的中间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社民党关于社会福利国家的改革 ,使一部分人对社民党重要特征之一的社会公正提出了质疑。2 0 0 3年 7月 1 6日 ,社民党在柏林的总部维利·勃兰特大厦举行了题为“关于公正原则的对话———对一个老问题的新回答”的研讨会。会上 ,社民党总书记朔尔茨发表了这篇讲话 ,一些学者、专家、新闻记者和宗教界人士就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篇讲话在德国引起了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11.
德国社会民主党自诞生以来,随着自身政治需求以及所处时代背景的变化,其国家观念与社会政策在争议中几经转变.在此过程中,社民党从最初对资产阶级国家及其制度持怀疑甚至对立的态度转变为认同在资产阶级国家制度框架内寻求社会改良,并将国家看作是一个在社会改革中发挥作用的中立工具.社民党从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转变为一个以执政为目的的全民党后,它对国家的论述转变到对国家责任的认识上来,并在两次执政期间主导了影响深远的德国社会改革."2010年议程"改革后,德国社民党失去了其作为左翼力量的形象和信誉,为重塑自身形象,社民党需要凸显其独特的国家观念并提出可行的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12.
革新是我们的传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月23日,德国社民党为庆祝建党14O周年,举行了主题为“革新是我们的传统”的庆典活动。德国总理、社民党主席施罗德发表讲话,总结和回顾了社民党的历史,并就党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做了一些原则性阐述。现将有关内容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3.
“欧洲左翼党”是欧洲各国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力图适应欧洲一体化进程并希望影响欧洲一体化发展方向的产物。欧盟在政治体系和社会体系层次上发生的变化,激励和促使欧洲国家共产党和左翼党在欧盟层面上加强合作,“欧洲左翼党”的成立和发展是这种合作的表现,各党政治目标和策略在冷战后的调整以及它们在意识形态、组织网络方面的合作实践也为它们成立“欧洲左翼党”提供了可能性。“欧洲左翼党”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国家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在欧盟层面上的合作有了具体的内容和计划,为欧洲左翼运动向更广阔、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2005年9月18日德国提前举行大选,其后澳大利亚http://www·wsws·org网站先后于9月20日和10月19日发表彼德·史华兹题为《德国选举:对右翼政策的断然拒绝》的文章和题为《即将到来的德国大联盟:没有合法性而且不民主》的网络社论,评论这次德国大选。两篇评论认为,大选结果表明,德国人民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拒绝在加大,由“劳动与社会公正———选举替代”党和民社党组成的竞选联盟———左翼党得票大幅上升,但社民党选择和右翼的联盟党联盟将使右翼转失败为胜利,它们将联合起来激烈地进攻工人阶级,因此左翼党如果如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共一样消…  相似文献   

15.
"欧洲左翼党"的建立及其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月8-9日,来自欧洲各个国家的15个左翼政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成立了“欧洲左翼党”。“欧洲左翼党”有可能对欧洲未来的左翼运动产生深远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6.
德国《社会主义》杂志 2004年第 6期刊登了一篇由萨尔布吕肯情报研究所所长海因茨·比尔鲍姆教授撰写的题为《工会和政治抉择》的文章, 介绍了德国工会的状况、工会和社会民主党的矛盾, 并重点指出由于社民党越来越不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德国工会日益与激进的社会运动合作, 有成立一个新的左翼组织的趋势。其主要内容如下。工会和社会运动的合作2004年 5月 14日至 16日在柏林召开的“前景大会”, 主要是由德国五金工会和服务工会两个大工会以及ATTAC (全称是“争取开征托宾税援助公民行动协会”, 1998年 6月 3日由法国《外交世界》月报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一个由执政表现、选举战略和政治机会环境组成的三维理论分析框架下,对德国社民党在2005年大选中的表现及其结果作了分析。尽管依然有着像2002年时那样异常出色的竞选运动———总理形象牌和转守为攻策略,但更加糟糕的经济政绩和无机可乘的政治机会环境,注定了社民党在本次大选中的失利。但从选举政治的视角来说,就此断言这标志着社民党“新中间道路”政治试验的彻底失败和欧洲社民党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民主主义政治革新的终结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8.
正欧洲社民党自我革新奋图强二战后,以福利主义思想为重要理论支撑的社民主义一度为欧洲民众所接受。正因为社民主义与福利社会模式的联姻,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形成"社会伙伴关系"等较为合理的机制性安排,大大提升了欧洲国家的社会公平度。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肆意扩张、中东难民大量涌入欧洲的大背景下,欧洲社民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已发生重大变迁。  相似文献   

19.
2021年是德国的"超级大选年",年内有六个州议院选举,联邦议院选举也将于9月26日举行,届时将选出新的联邦政府和接任默克尔的联邦总理.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肆虐德国,疫情加剧了德国社会的分化,使德国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而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德国左翼党则一直致力于社会公正,捍卫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本文以即将举行的2021年德国大选为背景,讨论左翼党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所处的政治环境,对左翼党近年来的发展与目前在大选中的方位加以分析,在阐述其主要竞选主张的基础上,论述左翼党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对其与社民党和绿党组成"红红绿"政府的可能性及未来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20.
德国民社党深刻总结原民主德国社会主义失败的经验教训,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不断刷新自己的形象,调整党的纲领和策略,争取到越来越多选民的支持,从而逐步走出德国统一社会党的阴影,成为德国政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德国民社党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左翼社会主义政党,在思想上、理论上已经完全社会民主党化了,但与社民党仍有区别,两党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