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妇运》2001,(6):22-23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妇女组织建设成为我县妇联工作的特色品牌,立足于“活、新、优”,是我们所遵循的工作思路。 “活”——就是讲究工作艺术,采取灵活措施,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妇女组织建设。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外来妹”和农村女劳力涌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主力军。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妇女工作的领导,成为县妇联一个新的课题。为此,我们专题研究该领域组织建设的特殊性,认为要抓住全县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契机,促使妇联工作走上社会化发展的大循环路子…  相似文献   

2.
王玲杰 《中国妇运》2010,(12):32-34
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把妇联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近年来,大连市妇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围绕妇女群众的现实需求,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努力使妇女工作在党政工作大局中更有作为、妇女群众在妇联组织中更受益、  相似文献   

3.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顾秀莲“努力把妇联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文章在本刊发表后,各地妇联反响热烈,纷纷组织学习,加深了对“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妇联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是妇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理解。许多省市妇联认真总结了以往往注重学习、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决心更好地落实顾主席讲话的精神,在不断创新中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一些妇联主席纷纷撰文,结合本省妇联工作的实际,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妇联落实的情况以及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快妇联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设想。在这里,我们选登部分省妇联主席撰写的有关创建“学习型”妇联组织的文章,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4.
春天的事业     
《中国妇运》2001,(4):1-1
又是一年春草绿。2000年全国妇联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城市妇女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的要求。各地妇联响应号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社区妇女组织形式,形成新的工作机制,丰富和发展工作内容,创新和充实工作载体,城市妇女组织在参与社区建设中焕发出一种新的生机与活力。实践证明,社区妇女工作已成为城市妇女工作新的增长点。社区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它不同于过去的街道、居委会,社区妇女工作也绝非以往街居妇女工作的简单重复。妇联组织具有传统的工作优势、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世界蛮化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新事物层出不穷,创建学习型社会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以人兴,政以才治”。面对新世纪妇联工作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把妇联干部培养成学习型干部,这是摆在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人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和课题。在创建学习型妇联组织过程中,各级妇联主席理应也必须带头作表率,首当其冲率先成为学习型领导,先“强”起来,先“硬”起来,才能推动和保证学习型妇联组织的创建。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百年“三八”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这是一个关系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妇联、怎样建设妇联”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妇联“协管”女干部工作探析湖南省妇联课题组培养选拔女干部,是党委组织部门在新历史时期提高妇女解放程度、充分发挥妇女投身改革、参与经济建设事业伟大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妇联工作的一个热点内容。妇联组织与女干部有着天然的联系,组织部在选拔女干部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妇联工作是一个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想工作中少些失误,就必须善于寻求妇联工作的规律。笔者认为,关键应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上牢固树立“三个为本”的思想。 一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妇女群众为本,把广大妇女群众视为我们工作的根本着眼点,把党交给妇联组织的教育、团结、带领和引导妇女的重任,通过为广大妇女的具体服务去体现。任何一个组织,如果不把为其成员谋利益、搞服务视为自己工作出发点的话,也就很难得到成员的支持,更何谈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以妇联为本”。所谓“以妇联为本”,…  相似文献   

9.
梁惠玲 《政策》2009,(9):45-4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几年来,我省各级妇联组织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巾帼建功新农村”为主题,以“巾帼致富促进行动”、“净化家园文明行动”、“关爱女性维权行动”、“妇代会整建行动”等四大行动为载体,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开展“巾帼建功新农村”活动是新形势下农村妇女工作有机融入中心、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必须融入党委、  相似文献   

10.
“双学双比”活动是新时期妇联开展农村妇女经济工作的主体,也是妇联围绕党的中心、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形式。检验“双学双比”活动是否深入发展,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客观因素要考虑。首先,“双学双比”活动是否能够保持持久的活力和吸引力;其次,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是否产生更加广泛深入的影响;第三,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否不断提高;第四,活动在农村两个根本转变,特别是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是否可发挥持续的积极的作用;第五,通过活动,妇联组织的工作水平是否得到提高,自身形象是否不断得到改善。我们对上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浙江省仙居县妇联通过不断拓展家庭教育工作领域,着力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初步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家庭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社会管理的新格局,有效地推进了仙居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12,(5):2-F0002
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广东省妇联建设首批127个“妇女之家”示范点。示范点的建立,将成为妇联组织参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推进项目,对进一步夯实妇联组织基础,建立起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机制,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下列图片集中展现“妇女之家”在广东火热开展的场景。  相似文献   

13.
肖雅珩 《中国妇运》2005,(11):26-28
近年来,我们按照胡锦涛同志关于“妇联要坚持把城市妇女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在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中积极作为,坚持组织、载体、方法“三个创新”,实现了妇女工作和社区工作的融合,妇女成为了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和社区发展的主要受益者,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妇联工作,与时俱进开创妇联工作的新局面,这是新的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的课题。妇联组织要不辱使命,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让广大妇女群众满意的答卷,我认为,至关重要的一条是要固本强基抓好自身队伍的建设。为此,广东省妇联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中,十分重视抓好妇女工作队伍的建设,把它摆上重要的位置。一是切实加强专职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能力建设。努力使妇联组织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妇联干部成为学习型的干部。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02,(8):22-23
近年来,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努力发掘妇联组织优势,从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着手,初步形成了“妇儿工委主管、妇联运作、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化妇女维权工作新格局,建立了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民主参与为重点,法律援助为主体、机制创新为保障”的维权工作新模式。妇联维权工作从多年来“自我奋战”到会同“司法、行  相似文献   

16.
“妇女之家”是妇联做好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重要基层载体,是妇联组织凝聚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基层阵地,也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自建设“妇女之家”以来,各地妇联反响热烈、行动积极,思路创新、举措有力。目前,全国“妇女之家”建设已基本实现村和社区全覆盖。各具特色的“妇女之家”立足实际、服务妇女,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10,(9):13-16
“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怪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妇联组织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妇女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妇联办公室切实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目标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的周期将越来越短,学习的含义将大大改变。学习不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与工作同行、伴随一生的事情,尤其从我们近年来的工作经验与理性思考来看,妇联组织要应对时代的挑战,不仅要成为一个“群众型”、“活动型”和“社会型”的组织,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妇联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以全面提高妇女不断学习知识的能力,不断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妇运》2002,(1):26-28
妇联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贴近党的中心工作,才能有效地作好妇女工作。我们在深化“双学双比”工作中紧扣市政府提出的实施“绿色行动、龙头带动、外向推动”的战略目标,从“四化”建设入手,不断创新,拓展领域,提高品位,创造品牌,在引导推动农村妇女与时俱进,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中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5,(8):1-1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党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在刚刚召开的2005年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顾秀莲主席做了题为“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的重要报告,其中就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协同做了充分阐述,对妇联组织拓展工作领域、提高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各级妇联组织要抓住社会管理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契机,充分发挥妇女组织的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做出新的贡献。社会协同是建立以多元、民主、合作为基本特征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