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尚千红  闫立超 《学理论》2009,(9):114-115
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法律信仰对整个法治来说更具有基础性、发展性、未来性:同时.法律信仰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而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具有特殊的借鉴作用和价值。青少年法律信仰养成教育的途径应在实践中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
法律信仰问题既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精神条件,也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核心。澄清法律信仰是否可能、法律信仰何以可能,是法律信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要实现从重外在制度到重内在制度的转化,路径上要从培养大学生法律情感入手;要实现从重义务到重权利的转化,路径上要从培养大学生法律生活方式入手;要以法律意识为切入口,培育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3.
法治社会的法必须被信仰,而现实法律因为缺乏虚拟的威分,其作用是有限的,所以,现实法律不具备信仰的条件,要使法律被信仰,必须揭示法律的理想形态和现实形态的二元划分,并且,这一二元划分,有其客观基础,符合我国国情,易于国民接受,也是构筑法律信仰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4.
实践理性:法律信仰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和理性一直都是纠缠在一起的,法律被认为是理性的,是人类理性的选择,也是人类理性的象征。然而随着现代分析主义法学和实证主义法学的兴起,法律的理性主义走向了法律的工具主义,产生了法律信仰的危机。其实,法律中的理性更多的是实践理性,法律体现的是人们的意志,它守护的是人们神圣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法律对人有着终极关怀,体现出人们对自由、正义等价值的永恒追求和对自身命运的担忧。另外法律还有道德的渊源,它和道德相互依存。法律的这些实践理性方面的规定正是法律信仰形成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和谐社会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和谐社会道德精神与法治精神的融合有其规范基础和现实基础,实现道德精神与法治精神融合的途径是多元的,但最主要和首要的是要实现公民社会道德信仰与法律信仰的互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其实是指大学生内心对法律选择的积极心理状态和外在对法律的行为服从。法律是人民的集中意志,法律作用的发挥也依赖人民的遵循,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的法律信仰直接关系到法治大厦的建成。当前,造成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认真研究并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7.
郭爱芳 《学理论》2012,(3):73-74
法律信仰是源于美国学者伯尔曼的一句话: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中国随着法治社会的进步,法律信仰也被很多学者逐渐重视,于是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法律信仰。但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却不被信仰,这与我们内心世界中对法律必须被信仰又不时发生着冲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法律信仰危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法治社会,法律信仰的培养有它的必然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法律信仰的培育是时代的呼唤和自身成长的需要。当前我国青年法律意识淡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和法律信仰培育机制落后交织在一起,给青年法律信仰的养成提出了新的挑战。青年法律信仰的培育是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迫切需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力量积聚,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是青年全面发展的点睛之笔。因此要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提升法律信仰感染力、创新法律教育模式和营造社会法治氛围来培育青年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9.
李俊青 《学理论》2009,(21):97-98
法律能否被信仰的关键在于如何界定法律,而中西方由于法律文化传统的差异,对法律是什么有完全不同的见解。如果把“法律”看作是对公平和正义的永恒的追求,那么法律是可以被信仰的,反过来如果把“法律”看作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镇压的暴力工具,这样的法律因其不具有被信仰的品质而不能够被信仰。目前该如何界定法律,要从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依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当前时代的主题,然而我国公民法律观念淡薄,社会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严重,因此强调法律信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积庆 《学理论》2012,(20):125-126
质疑者多数认为,中国法律信仰传统的缺失、法律信仰为纯粹的西方语境下的讨论,与中国水土不服等因素,基本形成几种学说,如法律信仰是中国走向法治的必经之路;法律信仰并非适合中国;法律信仰需经过改良方能适用于中国现今的法治现状。然而,学者们大都是在大而广的层面上来探讨法律信仰的相关问题,过于宏观。从法律信仰的基础理论出发,廓清法律信仰的内涵、对象及其承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何明智 《学理论》2012,(27):114-115
人的确是有差别的.平民英雄从根本上说来说是正义的化身.中西法律信仰是有差别的:中国信仰“礼法”,西方信仰法律.今日中国社会较为缺少对现行法律的信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日的法律制度不能深入人心而得到民众的普遍信仰.这应该是今日中国进行现代化法治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缺乏信仰的法律,是无法完成法治国家的使命的。法律不被信仰,传统中国的因素影响固然甚大,但现实中的法律实践,同样关系着公众对法律的感情和认知,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各个方面任何一点的不当或者违法行为,都会损害人们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  相似文献   

13.
探讨"法律信仰"的真正内涵,有必要结合中国现实语境予以具体分析和理解,从而规避西方"整体性危机"的不实言论。本文主要通过信仰发展的分期及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对"法律信仰"予以重新审视,强调"法律信仰"的对象应是良法之精神,并且应突显其中人的主体性地位,从而达至一种"真的法律信仰"状态。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中国语境下,信仰法律乃是人们的理性选择。这样的判断基于三方面的理由:一是我国法治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法律体系的完备不等于法治,官方自上而下的推动也并不必然会实现法治,只有对法律真诚的信仰才能赋予法律至上的权威。二是转型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信仰困境。这是导致主体失范、社会失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在一个以法治为目标的社会里,信仰法律便既具有应然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三是中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具有鲜明的特征,其对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文明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法律信仰危机的表现、成因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广大农村,作为法律信仰主体的法律信仰状况令人担忧。法律信仰危机在我国农村的产生是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主体法律意识、立法及执法司法等复杂因素导致的。因此,现阶段我国要通过多渠道培育农村的法律信仰,推进农村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依赖于文化的发展。在思想和行为规范视角下,文化的发展可用道德、法律、信仰三维标尺来衡量。道德自觉彰显了人类在天人关系方面价值判断上的觉悟程度,居于基础地位,可谓文化发展的基础尺度;法律遵守彰显了人类社会人与人关系方面底线羁縻程度,居于主体和支柱地位,可谓文化发展的主体尺度;信仰确立彰显了理想与现实的张力程度,居于顶层地位,可谓文化发展的灵魂和精神尺度。  相似文献   

17.
刍论法律信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广婷 《理论导刊》2004,(11):18-20
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自己生活状态下国家法律的极度认同、信服、敬畏并自觉自愿将其作为行为规范的法律情感和法律态度。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国家中,法律的权威和神圣最早是借助于宗教信仰建立起来的。培养信仰化的法律情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政治教育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刘硕 《学理论》2013,(17):171-172
发轫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一书的法律信仰的理论论争,自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曾一度引起学术界频繁的关注及高度的研究热情,到如今似有偃旗息鼓之势。纵观学者们以往关于法律信仰在中国因何遭遇困境各中因素的探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对法律信仰在中国难以形成的主客观方面因素加以分析,以求对法律信仰在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与症结及其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聚焦法治,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重大战略部署,这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上新的里程碑。然而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或需经几代人的努力探求。从我国社会实际出发,引申出国家法治建设离不开法律的信仰。通过对我国与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的历史考察,来论证当前应当尽快培养民众规则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必要性,又通过对道德和法律间天然的联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我国培育法律信仰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20.
巩红 《理论导刊》2008,(3):85-86
由于缺少法律文化的滋养,缺少法律信仰的精神支持,法律移植和法制演进过程中制度的断裂、制度与法律文化的双重断裂成为我国法治化进程中遭遇的重大现实难题.而制度与文化的断裂又进一步加剧了精神层面法律信仰的危机.立足于我国法制的现状,在目前我国政府自上而下推进法治化进程中,不仅要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型,塑造法治精神,而且要实现法律信仰对法治实践的自下而上的回应和对接,逐步形成广大公民普遍的法律信仰,从而为法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