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朱虹 《新东方》2005,(10):56-60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只有通过联合国,才能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能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才能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繁荣进步。联合国成立60年来,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巨大贡献。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凸显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是雅尔塔体制基础上两极格局的产物,联合国制度的基本架构和运行模式基本反映了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的基本面貌以及人类对国际关系的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特征的、不合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  相似文献   

2.
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体系诞生于二战的硝烟中。联合国成立60多年来,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和保护各国人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以下简称“双方”),值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本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所负的历史责任,恪守1997年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阐述的建立多极世界和国际新秩序的主张,确认2001年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重申的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声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今年10月,联合国迎来了60周岁生日。联合国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事业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创建联合国这一重要国际组织中,都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改革的呼声为什么如此之高?中国已经表态,反对为安理会改革人为设定时限,如果强行表决有重大分歧的安理会改革方案,中国将坚定地投反对票。为什么?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联合国研究  相似文献   

5.
周琦  乔建平 《求索》2007,(10):73-75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基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宗旨而采取的一种国际行动,目前已发展成为联合国最为重要的国际干预手段。新自由制度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关系主流研究范式之一。如何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视角看待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任务。用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视角研究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希望能坚定人们对于通过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信心,大力推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今日上海》2014,(10):11-11
联合国首届“世界城市日”活动仪式将于今年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城市转型与发展”。 “世界城市日”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也是第一个由中国政府倡议并成功设立的国际日。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琪 《人权》2010,(2):54-59
在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方面中国虽然是一个起步较晚的国家,但是自1988年中国正式改变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立场以来,中国做出了日益增多的贡献,这一点受到了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本文拟就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立场、其60年来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60周年。9月14日至16日,世界各国首脑会聚纽 约东河之滨的联合国总部,回顾联合国的发展历程,共商联合国的改革大 计。 作为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实践 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60年来, 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和 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9.
“国际家庭年”在世界各地张世平“国际家庭年”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许多国家政府都发表了有力声明,赞同联合国关于“国际家庭年”的构想及方案,表示要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国际家庭年”活动。联合国设定了“国际家庭年”自愿基金后,不少国家踊跃...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20日,“性别与减灾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民政部和联合国驻华系统协办。来自43个国家及联合国系统负责妇女事务和灾害管理部门的部长、副部长、国会议员、高级别官员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的26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罗豪才 《人权》2008,(3):4-6
今年是《世界人权宣言》诞生60周年。《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关于人权问题的第一个专门性文件,对于唤起世界人民的人权理想、指导和推动国际人权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一份有重要影响的历史文献。60年来,在《世界人权宣言》的激励下,国际人权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权的内涵也不断丰富。进入21世纪,发展和安全在人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海南》2005,(10):5-5
国家主席胡锦涛9月14日至16日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 60周年首脑会议,并在会议期间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当前国际形势及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和立场, 对加强联合国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促进国际发展合作等问题提出了具体主张。  相似文献   

13.
梅傲 《理论月刊》2012,(7):96-100
腐败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毒瘤,打击腐败犯罪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协作。2003年10月31日,在第58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该公约旨在克服区域反腐败的局限性,倡导治理腐败的科学理念,并进一步形成全球打击跨国腐败的合作准则。在反腐败国际合作中,引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引渡原则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实施后有了新的发展趋势。我国应积极应对,加强国际合作,有力打击腐败犯罪,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国际维和行动已历经60余年,中国对于维和的态度经历了坚决抵制、冷静观察、认同支持和积极参与四个阶段的变化。近20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树立和维护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联合国改革及日益复杂的维和环境中,中国军队应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维和行动在国家和军队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世界勤俭日     
1924年,来自世界各地的29个国家参加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储蓄银行大会,会议最后一天(10月31日),意大利教授FilipoRavizza倡议这天为“国际节能日”。2006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将10月31日设立为“世界勤俭日”。该节日的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3月13日,美国和日本分别向第60届联大负责预算问题的第五委员会提出2007年~2009年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计算方案。虽然两套方案内容不同,但损人利己的政治意图一目了然,国际社会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7.
陈果 《人权》2008,(2):32-35
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包括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和区域性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为各国刑事司法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国际标准,对世界各国的刑事司法和人权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时事报告》2006,(2):16-17
政策背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和平解决同其他国家的分歧和争端,稳定大国关系,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致力于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多边外交领域日趋活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9.
贺鉴  欧阳翠兰 《求索》2007,(11):80-82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制。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无政府状态理论和国际合作理论是新现实主义的核心部分。新现实主义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关系的主要形式是冲突和竞争,但是,当国家具有共同利益时,它们是可以进行合作的。因此,可以以新现实主义为指导完善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联合国"妇女十年"背景下,一些国家的妇女运动使家庭暴力从"私的领域"浮出水面,日益受到各国关注。1979年,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一次在国际人权法中打破了使妇女不受到任何形式歧视的公私领域的界限。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对妇女的暴力问题成为国际社会优先关注的事项。1989年消歧委员会关于"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第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