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问题之一。分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基本格局的形成、沿革及变化规律,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体制改革不无借鉴意义。(一)苏联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以十月革命胜利到1965年改革为第一时期,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家处于国民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学术界对南斯拉夫经济体制改革的介绍和研究,不足十年时间。对南斯拉夫经济体制总的评价,大多数人是认为不可取的。原因在于总体改革思路的错误,以自治社会体制为原则的改革方向,放弃了国家所有制,不符合南斯拉夫的经济发展水平,因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方向,不具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来,我国和苏联理论界的许多学者都在探讨形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体制的理论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实行党政分开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步骤。尽管这些研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然而,由于以往的模式比较接近,目前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又比较相似。因此,对中苏两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处理党政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借鉴有益的经验教训,为推进社会主义各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现阶段社会主义各国改革党政体制的理论和实践自六十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性进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必然要求对政治体制(包括政党体制)作相应的改革。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东欧各国首先从理论上对政治体制的实质、内涵、执政党的作用、党政关系、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  相似文献   

4.
当今,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已成为世界一大潮流。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苏联东欧的改革已引起世界人民的瞩目。尽管把苏联东欧改革放在一起讨论是不适宜的,因为各国国情不同,改革的具体道路、方法也就不同,改革起步先后不一,如南斯拉夫、匈牙利改革较早,苏联改革先从政治体制改革着手,但是它们的改革揭示了一些共同的普遍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些规律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体制转型是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俄罗斯体制转型是在苏联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毕露及苏联解体的特殊背景之下,以大体上和平方式推进的一次复杂而内容深刻的社会进程。俄罗斯体制转型以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为路径选择,却得到了一个权威主义与自由主义并存,寡头集团与平民主义兼容的混合型体制的结局,给其它转轨国家的改革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日夫科夫时期的改革 1954年日夫科夫担任保共第一书记后,曾提出要“根据保加利亚的条件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在运用苏联经验时要考虑到保加利亚的条件,考虑到保加利亚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经济特性。”在他当政期间,保加利亚也曾进行过一些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但这些改革基本上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进行的,并没有脱离苏联中央集权体制的总框架。 1964年4月,保加利亚在50家企业中进行国民经济新领导体制的试点。1965年12月,保  相似文献   

7.
自地球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一种截然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的现代化道路。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在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理想主义激情的激荡下,以一种崭新的社会价值理想和工业化体制,展示了一个改变历史航向,建构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画卷。客观地讲,斯大林时代形成的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集中力量奠定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基础,增强综合国力,抵御外部敌对势力的压力上,取得了难以否认的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在政治上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  相似文献   

8.
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第一个同苏联模式决裂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把“工人自治”的设想付诸实践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的经济改革在世界上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然而,经过40多年的实验,南斯拉夫最终放弃了所谓的“工人自治”模式。事实表明,只有市场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任何用其它经济制度来取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试图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9.
自戈尔巴乔夫接任总书记后,特别是自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以来,苏联加快了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从两年来苏共的理论阐述和实际采取的措施看,苏联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清楚的。这就是既扩大企业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的自主权,又坚持和加强国家的集中计划领导。对此西方不少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大不以为然,认为如果苏联不彻底放弃中央集中计划领导体制,企业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主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经营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的集中计划领导与企业的自主经营究竟是否能并存?如果能并存,又如何能做到两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潮流中,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正以积极稳妥、不断深入的态势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与历史上所经历的几次改革相比,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指导、方针政策、计划步骤诸方面都含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特征,即以利益为经济改革的重要因素并贯彻于改革的各个方面和具体措施之中。一、利益是经济改革新思维的核心戈尔巴乔夫上台以来苏联经济改革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加速战略的总目标下积极推进的。在总结以往历次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苏联提出了一整套经济改革的新思维和新政策。这些新思维和新政策的出发点和核心是利益。苏联目前经济改革要实行经济体制模式的变化,这就意味着要建立一个新的依靠利益刺激进行运行的机制,实现利益合理分配。苏联经  相似文献   

11.
《苏联东欧经济——计划和市场》(日本中央大学出版部,一九八一年版)一书是由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经费赞助,日本中央大学、神户大学等七所大学的十五名苏联东欧经济专家的研究论文分门别类汇编而成。该书详细介绍了苏联东欧国家在1956年后进行经济改革的情况,并对经济改革给这些国家带来的各方面影响作了理论探索,同时预测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景。该书资料丰富,论述范围深广,是日本迄今比较系统的一本研究专著。为了使有  相似文献   

12.
南斯拉夫的经济稳定问题已为国内外许多人士所关注。我国近年来改革出现的新情况,促使我们对南斯拉夫的经济稳定问题再研究。一、南斯拉夫经济不稳定的主要特征南改革体制,搞活了经济。随之,其波及效应不断显现出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观了高通货膨胀。自六十年代初实行大规模的体制改革以来,南经济长期处于不稳定状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之一的匈牙利被纳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此后至1947年秋,与多数东欧国家相类似,匈牙利经历了对"人民民主"的短暂尝试。把人民民主制度作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国家形态,在当时是符合包括匈牙利在内的东欧各国历史与现实的一种正确选择。然而,随着冷战在欧洲大陆拉开帷幕,匈牙利的"人民民主"道路被迫中断,转而向以苏联为样板的社会主义模式全速迈进。伴随着以高度集权、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苏联模式在匈牙利的全面植入,匈牙利原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一切为其后匈牙利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埋下了深重的伏笔。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社会主义国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有计划的),人们逐渐认识到,尊重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由能够调控的市场决定价格,比简单地由行政权力制定价格更能刺激经济的发展。经济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体制的改革。而社会主义国家价格改革的一个主要障碍是担心引起通货膨胀。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一些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南斯拉夫的自治过程由经济到政治,由工人自治到社会自治大致经历了25年(194~1974年),三个重要阶段。74年时基本定形,74年以后仍在不断完善。完善自治的过程在1948年苏南关系破裂以前,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基本上照搬苏联模式。1948年6月南被开除出情报局,苏南公开分裂。与苏彻底决裂后南要创立新的意识形态。首先要从理论上解释苏为什么采取霸权主义政策。南由外及内,认为苏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官僚变形”,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从经济上解释,即国家对经济的极大集中。对南来说,避免走苏联的道路,必须减少国家的权力,走自治道路。其次,由于与苏决裂,南面临严重经济  相似文献   

16.
苏联第一次经济体制改革是在赫鲁晓夫执政年代。根据苏共中央全会的决议,1957年5月苏联最高苏维埃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业和建筑业管理组织》的法令,对工业和建筑业进行彻底改组。这次改组主要集中在中央和地方管理权限的划分上,很少涉及到国家和企业的关系问题,基本上是用一种行政管理方法(地区管理)代替另一种行政管理方法(部门管理),并没有触动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本身。改组后不久,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严重起来,造成国民经济的混乱,党和政府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把下放的权力重新再集中到中央。接着人们开始探索经济改革的新途径,苏共22大成为苏联第一次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苏联兴亡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本文通过苏联兴亡进程中的具体历史事实,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代精神和本国国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社会主国家必须始终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和体制创新,坚持对外开放和吸取人类历史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及不断加强执政的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并且不断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四十年代末南斯拉夫和苏联发生过严重冲突。五十年代中期南苏关系恢复和改善后,南斯拉夫坚持不返回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一如既往地捍卫独立自主原则和对世界事务的公正立场。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1968年苏联军事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以及阿富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南斯拉夫毫不留情地批评苏联的错误政策。然而,饶有趣味的是,除苏南冲突时期外,南斯拉夫和苏联积极发展了并且正在发展正常的、甚至称得上良好的经济关系。自1974年到今年,苏联一直是南斯拉夫对外贸易的第一号伙伴。这是值得我  相似文献   

19.
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罗马尼亚显得颇为令人注目。在国际上它执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在国内问题上它也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形成了具有罗马尼亚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罗马尼亚的政治机构既不同于南斯拉夫,也不同于今日苏联和东欧其他国家。它的发展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自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五十年代末为第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罗马尼亚的政治经济体制基本上照抄了苏联的蓝本。党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究竟有哪几种模式或类型?人们往往议论的是苏联模式、匈牙利模式、南斯拉夫式等等,刘国光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问题》(1984年第六期《财经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以国家命名来做出模式的分类,不一定妥切。他提出了划分模式的新概念。其模式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分为: 第一、所有制结构。有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及公有制不同形式的各种结合等。第二、经济决策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