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经济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本文阐述了虚拟经济与文明价值、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评述了信息贫困对文明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程 《学理论》2010,(14):43-44
虚拟经济体作为一种类人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吸引了学者的关注。虚拟经济体的主要价值除了其本身娱乐价值外就是表现在二级市场上的虚拟物品总值,而虚拟货币是虚拟世界的通货,因此研究虚拟货币对于研究虚拟经济体具有重要意义。虚拟货币因为供需在二级市场上产生价值,本文从前瞻性的角度对虚拟货币和虚拟金融进行研究,并由此衍生出虚拟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3.
虚拟实践论     
张国艳 《学理论》2009,(32):65-66
实践活动伴随着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而科技革命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互为功用。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催生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和观念。虚拟实践就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实践形态和方式。虚拟实践是人类实践与技术革命交互作用的全新产物,是人类以往实践活动顺乎逻辑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以虚拟技术为技术支撑的虚拟实践活动在全新的空间开辟了人类实践前所未有的天地,把人类实践活动的范围扩大到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虚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时 《理论导刊》2003,25(10):41-43
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服务于实体经济。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适度发展虚拟经济,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而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则会对实体经济形成危害。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应当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现今关于虚拟财产继承方面的纠纷也随之而产生并且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对于虚拟财产能否继承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并且对于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也存在很多说法。虚拟财产继承具有必要性。虚拟财产是一种财产权;具有相应的精神利益;虚拟财产的价值不断升值;不被继承会形成很多网络垃圾。  相似文献   

7.
刘东 《理论视野》2003,(2):13-15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理论认识方面的障碍。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主要是不再简单对虚拟经济持否定态度,而是一方面要求虚拟经济不要脱离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要注意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形成,传统廉政智库越来越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虚拟廉政智库建设成为今后廉政智库发展的新增长点。构建虚拟廉政智库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互联网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交流便利、健全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提供的大量信息、传统廉政智库的局限性所内生的改革诉求等。与传统廉政智库相比,虚拟廉政智库具有汇集廉政思想、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突破体制障碍及形成客观评价机制等优势。构建虚拟廉政智库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廉政智库进行改造,提升其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能力;二是要积极借鉴国际上其他领域的虚拟智库建设经验,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廉政智库。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虚拟社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虚拟社会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分析了虚拟社会实践的生成依据,提出应从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视野把握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的本质属性,探讨了虚拟社会实践的主要特征,研究了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的基本内涵,指出这种虚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模拟生活、增长知识、扩展能力、演练成长的一种新型社会化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毛志荣 《各界》2007,(2):9-11
该文探讨了虚拟和虚拟实践,分析了虚拟实践的四个特征,即虚拟性、客观实在性、有机整体性和主客体界限的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廓清了当代语境下虚拟实践的特有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