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东方》2021,(1)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从乡村文化振兴的视角出发,分析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在确保证生态良好的前提下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从而更好助推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森 《人民论坛》2023,(17):104-109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保持乡村文化的连续性,坚守乡村文化的伦理性内核,坚持乡村文化的整体性,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践层面,乡村文化振兴应坚持农民、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文化发展策略,即坚持农民主体,强化家庭本位,推动社区“重建”。  相似文献   

3.
赵金科  李娜 《长白学刊》2020,(5):117-12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乡村生态振兴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依托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举措。生态安全是顺利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在需要,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内容,是关涉美丽中国建设与人类永续发展的核心要素。生态安全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逻辑起点与目标指向,乡村生态振兴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有力举措,二者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需要在秉承生态安全理念、树立全面生态安全观的基础上,围绕乡村生态安全问题探析深入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要进一步落实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优秀乡村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释放出持久的生命力,更好地推动首都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乡村文化保护体系。建立农林、文化、文物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部署优秀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相关事宜,梳理好乡村文化在保护、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性规划,构建以农民为主体、政府  相似文献   

5.
郭隆 《北京观察》2018,(10):60-63
“打造特色小镇,要用当地的材料讲好当地的故事,挖掘当地的文化,提升当地的业态。”吴宜夏说,因地制宜,作出好的景观、好的品位是发展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的方向,也激发了她无尽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振兴乡村的基础在于复兴和重塑乡村文化。但随着市场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乡村文化出现了断裂和异化,乡村文化生态空间遭到侵蚀,乡村社会整体呈现病态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从内容重构、主体唤醒、顶层设计、资源拓展、力量整合和机制创新等六个方面来加快推进乡村文化重塑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来源。  相似文献   

7.
8.
刘欣荣 《人民论坛》2020,(5):140-14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文化发展的时机逐渐趋于成熟。我们既要坚守乡村文化的本源,明确乡村文化的特色与优势,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社会空间,也要发挥乡村居民文化主体作用,适当开展创新,重塑乡村文化生态,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生生不息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张世定 《长白学刊》2020,(4):147-156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促进乡村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由于文化具有基础性、指引性功用,其对乡村民众精神价值的塑造与社会秩序的稳定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文化治理也就成了乡村振兴得以实现的一种基本方式。具体而言,乡村文化治理就是政府立足文化的视角,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激活文化塑魂育人功效,更好地发挥文化的正向激励作用。强调人民中心地位,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为了达致乡村民众文化福利供给、乡村文化精神塑造的目标,乡村文化治理的制度构建起着根本性、全局性、权威性、稳定性与持久性的作用。因此,阐发乡村文化治理制度构建的价值意蕴,直面乡村文化治理制度构建的现实挑战,明晰乡村文化治理制度供给与制度构建的主要向度,必将为乡村振兴的实现与乡村善治的确立提供文化的柔性之力。  相似文献   

10.
李晓明 《长白学刊》2012,(4):140-143
社会精英和主流话语长期对中国传统乡村生活与乡土文化的批判、蔑视和排斥,直接导致了传统乡土文化的凋敝和对乡村生活意义的消解。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乡村经济收入偏低,广大乡村已成为人们急于逃离之地,乡村生活也已失去了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乡土文化自我更新的能力不断弱化。如何重塑乡村生活的意义与传统乡土文化的价值,以实现乡村民众本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的双重回归,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当前我国农村生态宜居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缺乏规划、监管缺位、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服务建设未受重视、生态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以及人居文化建设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为有效确保农村生态宜居建设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应以剖析农村生态宜居的内涵为切入点,在分析农村生态宜居建设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左停 《人民论坛》2024,(6):100-103
乡村文化是一个整合了居民生产生活、自然景物景观和社会历史记忆的有机文化系统。乡村文化具有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效用性和价值性,如何开发其效用和价值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议题。推动乡村文化价值实现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加深对乡村文化的理解认知,协同开发多样的乡村文化产品,助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并在更加宏观的层面谋划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通过城乡融合不断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为乡村文化价值实现拓展更多路径。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在工业化、现代化的强势冲击下,我国乡村遭遇了文化认同危机,突出表现为:文化规范失效导致的传统伦理式微与道德规范失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引发的文化自卑与文化焦虑;乡土文化本身的衰落消解了乡民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知与认同。增强乡民对乡村文化的理解认同,提升乡民的文化自信,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是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紧迫任务,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大力挖掘乡村文化的经济潜能;二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三是构建新的乡村伦理体系;四是充分发挥农民建设乡村文化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乡村地域文化赋予乡村旅游鲜活主题内容,增加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新时代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可从文创产业发展、精品旅游项目建设、现代科技手段应用、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等入手,注入地域文化内涵,增强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16.
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天更蓝、水更绿、生态宜居的顶层设计,其法律内涵包括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旅游发展三方面内容;其核心是平衡多元价值。乡村生态振兴面临多重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污染源头多样、治理难度大,制度供给乏力以及治理方式单一。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可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以国家立法为基础,突出地方环境立法的补强功能,形成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体系;其次,推动政府主导的单轨环境治理机制向多元主体参与的双向互动治理机制转变;再次,发挥法治与德治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清林 《桂海论丛》2021,37(2):108-113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文化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新时代语境中,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诉求包括: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活力;推动乡村文化的新陈代谢;为乡村振兴战略固本铸魂;满足乡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文化强国夯实根基。振兴乡村文化,一要构建政府、文化工作者和乡民“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二要构建乡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三要构建乡村旅游、文化市场培育和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模式;四要构建家风文化、乡俗文化与新时代公民道德为一体的文化建设机制;五要构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的文化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18.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代表。面对城乡转型中乡村文化面临的现状和困境,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一是需要重新界定新时期乡村文化的内核,做好乡村文化在传承中的再生产和再创造,使之从形式和内容上保持与时俱进、与时俱新的鲜活生命力;二是需要审视城乡文化各自的时空体验和充分利用各自的本土性资源,在互哺和共生中凸显乡村文化的独特个性;三是要创新乡村文化传承的方法,动静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四是要做好乡村文化精英的培育,夯实乡村文化的基础,激发现代乡村文化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建设数字乡村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而数字乡村治理则是对传统治理格局与流程的系统性改革,理应放置在治理变革高度予以整体性反思。借助结构功能理论,立足“结构-功能”视角可从源头检视数字乡村治理的新动向与新表征。整体看来,数字乡村建设有效促成了乡村治理结构调适,涵盖“结构显性化”“结合性形态”“多任务并行”“便捷性回溯”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数字乡村也凸显了更富现代化色彩的治理使命,强化了乡村治理的功能表达,发挥出数字治理在“任务公开”“资源节约”“效能提升”“沟通优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此,结合数字乡村治理诉求,精心设计柔性数字治理结构、积极拓展数字乡村治理功能、探索推广多向度数字治理模式和有效激活主体高质量参与,都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数字乡村治理变革。  相似文献   

20.
时伟 《人民论坛》2022,(Z1):120-122
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由于人才短缺,面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到位、文化产品与乡村居民文化需求不匹配、文化传播手段创新不足等困境。应以提高乡村居民文化知识、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倡导健康乡村生活为着力点,发挥大学生人力资源优势,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事业,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