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邪教组织犯罪是指行为人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邪教组织犯罪,必须正确认定邪教组织,把握有关邪教组织犯罪的构成特征,厘清邪教组织犯罪与非罪的界限,严格区分邪教组织犯罪的此罪与彼罪。  相似文献   

2.
邪教组织犯罪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突出的犯罪问题。对邪教组织犯罪的危害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增强对邪教本质的认识,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尤其是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对该罪的客观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在认定和处理该罪时要把握的政策和法律界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教育并举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其实施的行为大多为我国刑法所禁止 ,构成了各种犯罪。运用刑法武器打击邪教组织 ,是刑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5.
以实证调查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关系网络结构的视角对邪教组织的犯罪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邪教组织关系网络的结构有着与犯罪组织极其类似的特征。这种结构一方面便于邪教头目树立领袖权威,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避免底层成员的集体反叛。因此邪教组织这种与犯罪组织极其类似的关系网络结构,是为了适应其控制信徒的需要。这正体现出邪教组织的犯罪特性。为了应对邪教组织不断蔓延的趋势,政府应对其建立完整的预警、识别和打击机制。  相似文献   

6.
邪教组织往往披着宗教的外衣、打着气功的旗号散布谣言邪说,制造恐慌气氛,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一些头目和骨干分子甚至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尹,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邪教组织的对策,必须充分认识邪教组织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邪教是人类的一大公害 ,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邪教组织编造迷信邪说 ,制造思想混乱 ,破坏社会稳定 ,并且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 ,进行自我调整。对邪教组织活动新动向进行分析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和处置方略 ,对稳定社会治安 ,预防和打击邪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作为社会毒瘤的邪教,竟在世界各地日趋猖狂。日本奥姆真理教曾于五995年制造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受到沉重打击,今年又有死灰复燃之势。美国的“大卫教”、“人民圣殿教”和意大利的“撒旦”等邪教组织也在活动。我国以李洪志为首的“法轮功”邪教组织,窃取佛教、道教等宗教和国外邪教一些名词术语,胡乱拼凑,建立起既是非法组织,又是邪教的邪恶势力。综观古今中外的邪教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均以宣扬迷信邪说为内容。“法轮功”邪教组织也不例外,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编造迷信邪说,鼓吹修…  相似文献   

9.
10.
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贿赂犯罪,不能靠简单的群众运动或行政命令去解决,而是要靠法律。加强立法,健全和完善有关的配套法律已成为惩治预防贿赂犯罪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有组织犯罪系统的演化分成“犯罪增长”和“犯罪发展”两个层次。有组织犯罪群体的“犯罪发展”维的演化规律是成S型曲线的稳定态发展趋势;而有组织犯罪群体的“犯罪发展”维的演化规律是由涨落不断打破原有的稳定态,向高一级稳定态进化,形成具有更高一级能量的群体,同时群体数量趋向更高一级的饱和度发展。现行法律对有组织犯罪所实施打击的政策是主观上把有组织犯罪系统的演化等同于有组织犯罪的“犯罪增长”,这种忽略了“犯罪发展”一维的思想观念造成了对有组织犯罪在立法和司法打击上的不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对绑架罪规定了极为严厉的法定刑,对其两项加重事由更是规定了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①2009年2月底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对于绑架罪进行了部分修正,增设了"情节较轻"的减轻构成规定,此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这一减轻构成的评价、理解与适用本身就是问题。同时,该修正案对于绑架罪的加重构成未作任何修改,堪称遗憾。因此,对这两项加重事由如何解读,至今学界仍然无法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司法实务部门的处理更是各执一词。充分重视和合理运用"因罪生刑,以刑制罪"的解释手段,关注刑事法律规范中绑架罪的法定刑对其具体加重事由的反向制约关系,能够比较妥善地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3.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及行业差距拉大,贫富悬殊、劳动力过剩和人口密集、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规则不完善等经济原因,流动人口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基层政权控制力量相对减弱、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打击不力、严重落后的教育状况等社会原因以及政治腐败等;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能够满足组织成员的合群心理、归属感和成就感,减轻组织成员的罪恶感,并满足组织成员日益膨胀的犯罪需求。  相似文献   

14.
犯罪与刑罚之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和现象的量变、质变两种状态及其相互关系。犯罪是质和量的统一。犯罪的构成,与各个要件的质和量,以及它们的结合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法治视域中,刑法之“善”不但应当注重对秩序之维护,而且也应当注重对自由之保障;刑法之“恶”既要重视对犯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和资格之限制或剥夺,也不能忽视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然而,我国刑法之“善”与“恶”均具有偏重性。实现刑法之“善”与“恶”的均衡性要求在立法上应当:将更多的侵犯个人利益且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化;缩小侵犯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犯罪的死刑适用范围;加快罪刑法定原则之“司法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行政执法是一种组织行为.只有以行政组织为起点,才能使得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研究能够超越一般性的论述.行政边界的拓展意味着政府的活动在规模、范围和形式上的扩张,但行政边界与组织边界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我国行政管理的实践中,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一般可以分解为决策、执行、信息、咨询、监督等几个环节,如果把某些行政管理部门中的行政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单独剥离出来,把性质上相近,技术上可行的合并,并由一个独立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机构来行使,这是符合整分合原理的,也和行政学上行政边界与行政组织边界的重构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要有效地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准确地认定这种犯罪,以避免在执法过程中因认识的不同,给犯罪者以可乘之机。只有准确地认定什么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范策略,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国际恐怖主义是当前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它严重危害了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尤其是近几年来,国际恐怖犯罪活动猖獗,以“本·拉登”为首的恐怖组织,更是制造了几起震惊世界的恐怖犯罪活动。这也使这种特殊的犯罪形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也因此,研究这种犯罪的特点、成因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法定刑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存在着严重的逻辑结构硬伤、蕴涵价值缺失和损耗,有违罪刑法定之嫌,不利于犯罪人的人权保障。从该罪深层次的价值取向、立法本意以及行为性质等法理依据上看,该罪的法定刑有其正当性,但也不宜再提高该罪的法定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目前副职超编现象的公共政策执行考察,可以推导出政策在政府组织内执行时的阻滞因素,包括传统行政文化、传统行政习惯、组织和执行者的利益追求、组织的双重性和复杂性、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