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棠花开     
雪侠 《新青年》2006,(11):20-21
A. 谁也不知道,我一直在等待一场爱情.很早以前,就有命师给我预言,在海棠花开的时候,我会迎来我的公主.那天,风吹,日落,院落里落满了残血的黄昏.命师笑得高深莫测,充满意味.那一刻,我感觉窒息.  相似文献   

2.
故乡二则     
正泥屋泥屋是我童年的家。泥屋是我遥远的梦。我生在塞外的泥屋,泥屋是我故乡的摇篮,我是从泥屋里走出来的孩子。泥屋便是用土坯垒就的屋子,她似乎属于贫寒,泥屋泥得土里土气,泥屋里说的是土话,泥屋里的人面对的是土地和庄稼。我的啼哭是从泥屋开始的,我家的泥屋前面有宽阔的院落,设有栅栏,里面种满了土豆和向日葵。夏日里,当淡白色的土豆花和金黄  相似文献   

3.
王学信 《海内与海外》2008,(4):1-1,4-10
这是一个普通的清晨,在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一个绿荫掩映的平房院落,一位身着布扣对襟无领傣装的慈祥老人早早就起了床。他在栽满糯沾巴花、依兰香和凤凰花的小径徜徉,呼吸着西双版纳特有的仿佛浸满花香的空气,望着远处挺拔的椰树、油棕和槟榔,脸上露出欣慰而愉悦的美容……  相似文献   

4.
京城土生土长的树种 1958年,上小学五年级的我,家居的水利电力部宿舍,位于东城区南池子冰窖胡同一个由许多四合院组成的昔日王府公卿大院。大院最后的院落有好几株长势甚盛的枣树。那泱泱的绿意、脆甜的大枣,给我这个从东北刚来京城的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半个欺骗     
一由于计佐要搭早晨的飞机去海南谈一笔生意,所以我特地起得很早给他准备早餐。打理好一切送他出门之后,发现时钟显示不过才9点。睡意朦胧地在电脑前坐下,我想起今天有一份翻译要做。打开文件的同时,门铃唐突地响起,尖锐的声音满屋子叫嚣,一声接着一声。我以为是计佐落下了什么东西,可是门外却是一名一脸素净的长发女子,双目中漾满敌意。“请问……”“成末,我爱他,并且怀了他的孩子,我不会放弃他的。”一脸素净的长发女子在冷冷地扔下这句话后,便头也不回地疾步而去,留给我一个犀利的背影和一地疑惑。如果她没有称呼我的名字…  相似文献   

6.
孟彼德太太一家住在德国狼堡市斯登达勒大街57号 ,这是一座漂亮精巧的乳白色大屋顶三层小楼 ,宽敞幽雅的院落里一株株翻瓣吐蕾的桑树和缀满各色蓓蕾的果树及一池池色彩斑斓的鲜花点缀着翠绿如毯的小草坪 ,宛如一座绿郁葱茏、馥郁芬芳的小花圃。这是一户远近闻名的“中国人之家”。当我千里迢迢把一块刻着中文精致镀金的门牌送给孟彼德太太时 ,她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 ,连声说 :“太好了!太好了!”并当即和丈夫一起将门牌钉在房子临街大门旁的墙上。今年64岁的孟彼德太太是个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德国人。她祖籍是挪威 ,父…  相似文献   

7.
2001年,我与妻子受团结出版社之邀,撰写一本有关北京老宅门的书籍,为了避免单纯文字的枯燥,给读者以更多的视觉效果,需要拍摄一些相关照片。在至少大半年的时间里,我们梭子一样地北京的胡同里跑来跑去。那时候,北京已经开始大规模拆迁,伴随推土机的轰鸣,时常可以看到比肩的院落,在高亢的声浪里,化为瓦砾。一天,在南锣鼓巷地区的一条盲巷,我突然看到一座古老的宅门,是那种四合院中最高等级的大门——广亮大门。但是,已经颓败不堪了,象征官品的雀替早已无存;瓦垄里原本苍翠的青草,被秋风漂洗成暗黄的颜色;屋顶倾斜,仿佛一座荒凉的山丘。我突然涌起一  相似文献   

8.
衍文 《新青年》2007,(10):14-16
我4岁那年,罗志坚28岁。那一天.罗志坚牵着我的手,站在谭岭水库的旁边,看着脚下浩淼的水波,说,罗小落,以后你不能再吃那么多的糖了。我噘着嘴抬头看他,露出焦黄的门牙。我说不,林美菱以前都不管我。她总给我买很多很多的糖。罗志坚的手紧了一下,他蹲下来,他说罗小落,林美菱已经死了。她以后都不能给你买糖了。我的眼里满是困惑,我问什么叫死?  相似文献   

9.
第一封家书     
蒋平 《新青年》2006,(12):12-13
一 父亲和母亲因为性格不和,从我们懂事开始,家里的吵声就没有断过.一天深夜,我们又一次被父母的吵声惊醒了.父亲的大嗓门几乎满院子人都听得见:"既然合不来,那就好说好散吧,老大归我,你带着老二和小三明天就离开这个家,永远不要回来!"随后是母亲哭着收拾行李,天还没亮,我和小妹就给叫醒了.  相似文献   

10.
蹊南路123号     
一 十一月的风吹散空气与阳光的混合体,轻翩的落叶在公路的纹理间徜徉. 夏颜撩开遮住视线的发丝,举起左手的单反相机,对着那个栽满海棠花的院落,却久久没有按下快门.她放下相机,抬头望向二楼和三楼的窗口,睫毛轻眨,有液体轻轻滑落,风一吹,冰冰的,她才意识到自己哭了,时隔多年,回到故事最初的发生地,她依旧不舍.  相似文献   

11.
那时候,我大学毕业刚刚工作一年,工资也不高,我做出这个决定,不是没有压力,但是看到母亲谦卑而企盼的目光,我知道自己别无选择。母亲浑浊的眼睛里涌满了泪水,她揽住我肩头,声音呜咽着说:“好孩子,你这都是代妈受的苦啊!”要给小弟买房子,不仅是因为母亲的要求,还因为小弟,小弟不是个健康的人。小弟小我两岁,母亲说他出生时其实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小男孩儿,眼睛大,皮肤白,3年前,我和母亲私下约定,由我出资给小弟买套房子。比我还漂亮。小弟3岁那年,突然发高烧,父亲不在家,母亲心急火燎地去村里的诊所找大夫,结果那个大夫用了过量的抗生素,小弟…  相似文献   

12.
童年伙伴     
我小时候最恨的一个人是王大傻,发誓长大以后当交警不叫王大傻过马路。我和王大傻每天都为了争吃争喝争穿或谁干活干上一架。通常是我张着大嘴站在院子里哭。王大傻不叫王大傻,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一帆。王大傻是我打架时恼羞成怒给他起的。我家的墙上写满了王大傻大坏蛋。为这我妈妈揍了我一顿。我哭得越伤心越大声,王大傻越高兴,像过节一样上窜下跳。我上小学3年级,王大傻重复上1年级。他调皮捣蛋,语文30分,数学21分。老师说没法升级。邻居家的奶奶和大婶见了我就夸,这闺女多精神,两大眼滴溜溜转。王大傻听了就很生气,他也长着…  相似文献   

13.
正多年以前,去黄山参加笔会,路过安徽潜山,同行的作家邓友梅和吴泰昌对我说,走,去看看老同行的故居。汽车开到一个古色古香的院落门前停下,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作家张恨水的故居。也许这里太静太古太偏僻,也许天气有些阴沉要下雨,在此时想起已故作家张恨水曾经的辉煌与寂寞,我的心情不仅有点冷缩起来。  相似文献   

14.
卜命     
澜涛 《新青年》2002,(11):12-13
生命真的可以预卜啊,当阴阳经纬满是爱。我出生的小村偏僻、闭塞,很少有生人出现。一天,一个40几岁模样的男人手打着竹板出现在小村街头。我好奇的问母亲,这个人是做什么的。母亲告诉我:“是算命先生,给人算命的。”“算命是什么啊?”母亲用手抚摩着我的头,说道:“就是能算出来一个人将来会怎么样,能不能当官、发财什么的……是迷信,不要信的。”母亲的话我一直相信,因为母亲是我心目中最了不起的人,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她不仅可以把布片做成漂亮的衣裤,肚子里还有好多的美丽故事。有母亲的日子,是快乐幸福的。  相似文献   

15.
55年前,冬天的傍晚,在王府井大街上的一次散步。 当时,笔者刚刚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和6个小伙子一起,暂时住在王府井大街22号(老门牌甲73号)的一个院落里。这里大约占地5000平方米,分前后两个院落,前院有一片高矮不等的破旧平房,是一家劳动生产教养院的遗址。院落已经许久没有人居住,很荒芜,很冷寂,甚至使人产生一种恐怖之感。  相似文献   

16.
筱青 《新青年》2004,(4):33-34
就在今天我要嫁人了,我的心里有几许的激动,也有不安,但更多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脑中一片空白。满屋子都是人,父母的朋友亲戚,还有我自己的一帮朋友,他们一人一句,都围着我,弄得我真的不知如何面对他们才好,同时,我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我自己才好。好不容易,头发弄好了,妆上好了,朋友们把闲杂的人赶出了我的小  相似文献   

17.
一 一接电话,晶那熟悉的声音便充满了我的耳朵,她依然是滔滔倾诉,说自己的孩子学习又进步了,老公又升官了,我仿佛看见了电话那端她那张写满得意与幸福的小女人的脸.我的心在她的兴奋中沉溺着幸福,一种惬意漫上心头.  相似文献   

18.
荷兰琐记     
荷兰是我心仪已久的国家。少年时代,我曾生活在马来西亚马六甲,那里被荷兰占领过,留下不少荷兰人的印记。市中心有一条炮台街,华人称它为荷兰街。街上满是红色的古老建筑,特别是民居,屋顶呈高高的三角形,窗户比门大,建得小巧玲珑。街头广场上有一座呈四方形三层楼高的红色钟楼,钟楼下有一个中世纪情调的喷水池,是人们最喜欢拍照留影的地方。父母节假日带我们到市区游玩时,总喜欢到荷兰街徜佯,有时,给我们讲他们在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生活时听来的荷兰风车、木鞋的故事。荷兰在我幼小心灵中便有了一种向往。40多年后,恰逢旅荷华侨总会成…  相似文献   

19.
一 冬天的阳光好暖和,我坐在院落的长椅上,手捧着一本故事书,津津有味地念着:"传说人死后要到忘川河,忘川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满布,腥风扑面,波涛翻滚.  相似文献   

20.
海玲 《新青年》2006,(8):13-14
妈妈:您的来信我收到了。我来武汉的短短半年间,这已是您给我写的第7封信了。每次收到信,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您趴在炕沿上,吃力地一个字一个字的写着信,同时眼睛里又写满了幸福与期待的情形。每次,每次,我总是看啊看啊看,看到泪水止不住地流,直到浸透了那世界上最美的字迹!妈,您只上过7年学,现在又53岁了,这么多年没有写信,肯定会提笔忘字吧,而且,您的眼睛花了,我不知道我收到的每封信是您费了多大的神才写出来的,可是每次您都坚持亲笔给我写信。记得您在第一封信里说:“海玲,吃好,喝好,学习好,休息好,这才是最棒的!朋友要多交,活动多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