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书话”是很晚才有的名目,但上溯到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就觉得似乎很早了!若说较晚的话,抑或可以20世纪周作人的《药堂语录》、《书房一角》,乃至后人编进《知堂书话》的一些“书话”大家而论。若以我的见识,则可谓《求书日录》、《劫中得书记》、《劫中得书续记》等诸文,系以非常之笔,记非常之事矣!另则,郑振铎、唐驶、黄裳等虽然皆是书记比读书记写得好之范例。然而,在我以为的唐文之中和、黄文之恬淡、郑文之稍显激越之中,我倒更看重的是黄裳“书话”之“精刻”、之“恬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庄子》这一楚文学的重要文本的解读,可以了解以庄子为代表的楚人的智慧发生。庄子最充分地体现了楚人的诗性智慧,这种诗性智慧不仅仅体现在其思维方式上,更重要的体现在其天人合一的自然人生哲学思想上。同时,《庄子》一书中折射出了楚文学的艺术精神,即人的生命的自由精神、对现实的批判与否定精神和理想精神。  相似文献   

3.
新年的礼物     
套用一句广告词,我要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前进丛书》”。我所获赠的这套书,虽然只记十年历程,却是跨越了两个世纪。  相似文献   

4.
《观察与思考》2009,(19):31-33
一本凝结中国社会科学院众多学者心血和智慧的《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浙江》的书曾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5.
这是个年轻的栏目,这是个办给年轻人的栏目。不管是否愿意,跨世纪已成为当代青年所共有的特征,它意味着机遇,更意味着责任。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跨世纪这个称谓,该是当代青年共同的追求。《世纪青年》将集中展示跨世纪青年的风采,记录跨世纪青年的奋斗足迹。《世纪之声》将对跨世纪青年关注、参与和社会热点作出快速反应;《和你一样年轻》中和你见面的都是和你一样年轻的各路精英,你会从中获得通向成功的勇气和力量;《智慧碰碰车》上载着你、载着我、载着他,讲述求学、求职、求偶等途中的一段经历、一些感受,既可以丰富我们旅途生活,也可以碰出智慧的火花,使日子更丰富多彩,事业更有成就。 现在就拿起笔来,给《世纪青年》写稿、来信。 《世纪青年》期盼着你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6.
丁文 《今日浙江》2013,(7):59-59
列夫·托尔思泰曾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近读庄恩岳先生所著的《智慧人生积极生活》一书,里面的文章虽然许多早已在《今日浙江》杂志上拜读,但翻开浏览,还是让我欲罢不能,爱不释手。书中的文字如习习春风拂面,如丝丝春雨入心,让人心平气和,轻松愉悦。特别是面对喧嚣、浮躁的社会转型期,更觉得这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开启人生智慧的好书。  相似文献   

7.
近日,捧读王晓春老师著作《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书中一个个经典案例及王老师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发人深省的精辟点评和剖析,真是让人受益匪浅。掩卷沉思,每一个案例都蕴含着王老师厚实的教育功底,每一个案例都闪烁着王老师深邃的教育智慧。读罢此书,不禁使我想起了此前看到的几则报道:  相似文献   

8.
阿蛮 《公民导刊》2013,(9):59-59
<正>邢小群的《我们曾历经沧桑》一书,记录了五位现当代历史民间亲历者的口述,以若干片断反映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灰娃是一位12岁就到延安参加革命的女诗人。《传奇与美丽》记录她的革命经历和三段婚姻故事,尤其是她以一个  相似文献   

9.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是先秦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一生的主要活动便是教学,其代表作《荀子》流传于世。《荀子》不仅是一部哲学书、兵书、为政书、管理科学书,也是一部乃至德育科学的书。现代教育中,德育作为研究人的德性形成规律,教会做人的重要科学,越发受到重视。德育需要智慧,德育的智慧来自于实践的体悟,更来自于对教育大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着"古为今用、启发借鉴、推陈出新"的原则,从《荀子·劝学》中至少可获得以下四方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杰伟 《传承》2014,(7):42-43
《君主论》一书中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计谋得到诸多研究,但是书中也透露出马基雅维利深刻的重民思想,这与如今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宗旨不谋而合。研究《君主论》的重民思想,对领导干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以及强化以民为重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指甲书日本利用最新电子技术,出版了一本名叫《花语》的书。全书100多页,仅重0.0076克,约有指甲厚。青铜书保加利亚博物馆保存有一本全部用青铜制成的书,共22页,重4公斤,内容全为格言。说唱书美国出版的《企鹅》画册,封底有薄胶小唱片和小唱针,只要用手指转动小唱片,就能发出说话和唱歌的声音。石头书缅甸有一本石头书,共703页,每页重2公斤,全书共重1460公斤(包括封面、封底)。据专家说,此书是19世纪中叶由100名石匠花了9年时间雕刻成的佛经。  相似文献   

12.
《三教应劫总观通书》再探——兼与李世瑜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文起 《求索》2007,(4):52-54
《三教应劫总观通书》是清代清茶门教的重要经典。由于该部宝卷宣扬“弥勒佛降在王姓家内”和“反清复明”的宗教思想与政治主张,因而引发了嘉庆年间震惊朝野的清茶门教“邪教”大案。从此,《三教应劫总观通书》也随着清政府的严厉查禁,只能潜藏民间,长期不为外界所知。20世纪90年代中叶,李世瑜先生在民间发现了该部宝卷的手抄本,并撰文向学界介绍。本文依据李先生整理后的《三教应劫总观通书》铅印本,对该部宝卷进行再探,并就某些观点,与李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3.
古月 《研究与交流》2005,(6):24-24,28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古人对田园生活的写照。而当我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似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桃花源般一尘不染。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心灵的。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者。他写的《建国方略》一书,就勾画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蓝图。《建国方略》一书,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三部分构成。这部书分别阐述了孙中山在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的建国方略,内容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训谕诗《智慧的钥匙》赵永铣《智慧的钥匙》训谕诗(蒙文)共438行韵文,不分章节,从头至尾联韵讲诵,笔者对全诗进行汉译后,对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予以介绍剖析。《智慧的钥匙》(以下简称《钥匙》)是13世纪流传下来的一部格言集,数百年来在朔漠南北被当做...  相似文献   

16.
韩静 《中国保安》2012,(17):50-50
前阵子,我读完了《丹〈论语〉心得》一书,于丹用许多浅显的故事,将婚论语》中的精髓和道理变得通俗易懂,以此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自古就有一部《论语》下之说,中国的统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现今,这些道理和智慧更应为我们所用。通过阅读《于丹〈论语〉心得》,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让我们懂得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向前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中,诸葛亮的家庭教育思想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其教子育人思想集中体现在《诫子书》《又诫子书》和《诫外生书》等书信中。从治学之规、立身之道,到待人接物、约制酒量,诸葛亮都不厌其烦,谆谆教诲。这些凝结了诸葛亮心血和智慧的人生箴言,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称: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和巴里的《妙趣横生博弈论》为西方"孙子兵法";迪克西特、巴里J.奈尔伯夫在《妙趣横生博弈论》一书的中文版序:"而今博弈论的应用已变得日益广泛——现在的标题也完全可以改为'博弈与人类行为'. 当然,孙子早在大约2500年前就熟知这一理论了";他俩还在《策略思维》一书的中文版前言:"博弈论说的并不仅仅限于击败对方, 这个理论同时解释了建立合作与战而胜之两方面的策略. 也许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将孙子兵法和托尔斯泰结合起来,变成《战争与和平的艺术》";迪克西特和苏姗·斯克丝合著的《策略博弈》一书的中文版序中谈到:"全世界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显然应该从中国的历史和文献中汲取策略方面的智慧,的确,在美国的商业经济活动中,许多富有进取心的人士早已把《孙子兵法》作为了他们的行动指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弈论教授小约瑟夫·哈林顿:"无论在孔子、孙子的时代,还是现在,理解博弈论的思想都有助于人们分析战略形势".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0,(15)
正书名:《萧条中的生存智慧》作者:【日】长谷川和广定价:49.90元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的这场新冠病毒疫情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给各个企业带来了危机。裁员减薪在很多行业和单位已经和正在发生,职场人一个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一招不慎,就会在这次疫情引发的危机中损失经济来源。俗话说绝处逢生,任何一次萧条,都是自我发展,或追赶对手、超越对手的好机会。正如《萧条中的生存智慧》一书中所说到,不管生存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要有  相似文献   

20.
张魁星 《乡音》2015,(1):43-44
如果把司马迁的扛鼎巨著《史记》比作浩瀚的文化海洋,那么李保平先生的新作《大写的智慧——品味太史公曰》(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大写的智慧》)就是作者畅游其中辛勤采集的智慧之贝。千百年来,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就在于司马迁通过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和观点,皆对后世产生了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