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漱溟与贺麟都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性人物,其文化学说中的理欲观各有鲜明特色,二者之间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差异。梁漱溟由其文化路向说出发,在力求儒学现代化的同时却坚守了传统的理欲观;贺麟基于其“新心学”的文化体用观,主张对中国传统理欲观和西方近代的新式功利主义思想进行创造性阐释,形成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的理欲观。本文试对这两种理欲观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之间差异的理论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贺麟理欲观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贺麟所处的时代,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唤醒民众的觉醒。唤醒国人是当时社会有识之士的共识,民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当时民族危难之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贺麟的新儒者人格说是立足于中国当前迫切的问题展开,所做的研究正是唤醒人的觉醒,其书中每一篇文字都是为中国当前迫切的文化问题、伦理问题和人生问题所引起,而根据个人读书思想体验所得去加以适当的解答,具有诚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 相似文献
3.
新儒家主义的当代使命是构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加强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当代新儒学主义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中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推构建社会主体文化的步伐;第二,加强新时期的民族主义,构建国家层面"政治文化",以新儒学重建社会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分别在物质、理论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体现。在文化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该如何进行先进文化建设?物质层面上,对外来文化要采取拿来主义态度,去粗取精;理论、制度层面上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优秀成果,体现世界性,提升民族性;心理层面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来执政经验的总结,更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责任与中国文化前进的方向,尤其是面临新世纪人类文明的新走势及文化地位的凸出,强化中国共产党人神圣的文化责任,始终坚持先进文化,更是新千年中国文化方向的理性选择.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当代世界各种文化叙事剧烈碰撞及错综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始终保持清澈的文化理性,不断开拓新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境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何花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14,(4):5-7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新文化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对中国新文化的探索和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而且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索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8.
9.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关乎命运。正确的方向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基。作为推动中国文化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毛泽东针对文化保守主义、西化派和党内教条主义的文化主张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理念,认为文化的发展最终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一大贡献。毛泽东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设计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影响长达半个多世纪,即使在党情、国情、世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传柱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0,(6)
本着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文章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公民政治文化建设所走过的不平凡道路 ,分析了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公民政治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 ,初步探讨了公民政治文化建设的若干规律。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关于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和理论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创造性、指导性和历史性的理论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追根溯源于毛泽东对于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探索。无论是从理论贡献还是历史事实的角度,毛泽东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都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苗瑞丹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3):11-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其实践经验如下:确立了科学的指导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目的和方针——“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思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文化发展战略——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它不仅在过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现在和将来的指引作用更是源远流长。一、儒家思想及其体系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演进历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千百年来教化、哺育着中华民族,成为中国人精神与信仰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4.
15.
儒家法文化作为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对维护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自鸦片战争以后,它却遭到了一系列冲击,从而丧失了其统治地位。针对目前法治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经过反思之后,我们发现儒家法文化也并非一无是处。所以,我们需要理性地来重新审视儒家法文化。 相似文献
16.
刘学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2,1(3):37-41,61
目前及今后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全球化将主要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霸权与抗争将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政治文化存在的基本样态。中国政治文化必须在创新中求发展。创新的模式取向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其基本特征是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和民主性的有机统一。创新的根本点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核心是使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关键是使全社会的政治价值取向与主导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相一致。此外,还要进一步整合社会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17.
呈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五个方面非常重要,第一个是汉字的阅读书写和用汉字思维;第二个是古代中国的家族、家国,和在家族伦理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儒家学说,以及儒家的一整套有关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思想;第三个是三教合一的宗教世界;第四个是理解、诠释和应对面前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从这套观念中发展出来的知识和技术;第五个是中国人非常特殊的天下观念,以及在天下观念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套对世界的想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一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衔接、相互贯通和内在结合,从而使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时代气息,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9.
文化保守主义是当代中国一个引人瞩目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流派。它具有影响范围广、实践性强、流派复杂等特点。这一思潮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既有积极价值,也有不良影响。我们应历史、全面、客观地看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多元文化建设中的一支有益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艰难历程,分析了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动因,指出中国建设先进文化必须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才能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