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湖北省十堰市地处崇山峻岭的鄂西深处,这座年轻美丽的城市因为汽车的兴起而被当地人誉为“车城”。在十堰市白浪经济开发区繁华的汽配城里,有一家很有名气的经营汽车配件的富通汽配公司。现年51岁的陈文举,在20年前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开办了这家公司。令陈文举没有预料到的是,由于用人问题使自己的公司卷进了“集体跳槽”的官司中。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一些劳动争议案中,确认双方事实劳动关系是适用相关法律的一个基本依据,因而,在这一类案件中,确认事实劳动关系就成了双方争议的焦点,但读者有没有想到,既有事实劳动关系,也就会有它相反的一面:“事实解除劳动关系”。这一类劳动争议案,我们平时介绍的虽然较少,但在实例中,却是不断地增多起来。  相似文献   

3.
《劳动保障世界》2005,(4):11-12
吉林省劳动保障厅仲裁处黄军民处长在《劳动保障世界》杂志2004第12期发表的《这起除名争议案应该怎样裁决》(以下简称“争议案”),交待了基本案情:  相似文献   

4.
[案例]:外企高管吴某因擅自与其他公司签署千万元补偿备忘录而被所在公司开除,为此,他诉至法院,要求外资公司恢复劳动关系。2008年3月2日,上海市南汇区人民法院对该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对原告吴某要求被告上海某外资公司恢复劳动关系等诉球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5.
《干部人事月报》2014,(8):57-57
Q我公司有一名外籍员工,于2011年5月入职。供职期间公司未为其办理《外国人就业证》,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过社保。2012年10月,公司货物被盗损失惨重,公司认为该员工存在严重过失,提出与其解除劳动关系。该员工不服,遂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以及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等。请问该外籍员工的诉求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6.
依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相关规定,去年12月份,青浦某公司要求单方面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而依据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日前,员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仲裁不成,走进青浦区法院。近日,法院受理了这起因《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和《劳动合同法》实施临界点引发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本市首起劳动合同争议案。  相似文献   

7.
一名外企员工因上班喝酒等违纪行为,被公司除名,向公司索要经济损失。近日,上海市南汇区法院对这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对杨先生要求上海一家外资公司支付工资6,461.72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对要求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12,923.44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对要求支付年终奖6,461.72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劳动保障部门透露,最近有关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劳动纠纷时有发生。一方面是职工工作满10年。要求与公司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捧。铁饭碗”;另一方面是公司担心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套上了枷锁。发生纠纷时无法与职工解除合同,于是提出只与职工签订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否则合同到期不再续签。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员工真的就是捧上“铁饭碗”,公司真的就无法与员工解除合同了吗?就此问题。天津市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负责人特别强调:无固定期限合同不是终身合同,职工与企业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不是一劳永逸,企业根据情形可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9.
报载,闻名于世的松下幸之助习惯冷静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取逆耳之言上,以求不断改进。他对待“跳槽”员工的态度就表现了这种精神,松下认为“跳槽”的员工总是希望到更好更强的企业求职,是有进取心的优秀员工,他们往往已经发现松下公司的某些弊端。为此,松下对主动脱离该公司另有高就的员工不仅一律热忱欢送并表示祝贺,还十分诚恳地请求他们留下批评意见。在曾经跟随地26年的石藤清一离开公司时,他用一个多小时认真听取石藤的见解。松下公司的许多决策就是根据“跳槽者”临别留下的意见重新修改的。松下幸之助对待“跳槽”员工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虽然随着企业用工管理的逐渐规范。以及规章制度体系和工作程序的不断完善,劳动争议案件的增长率已明显低于去年,但就案件绝对数量来说仍处于高位。据有关数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北京市劳动争议部门受理的劳动争议案已高达四万余件。对于那些因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程序不严谨而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来说,怎样正确看待劳动争议,如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如何降低劳动争议带来的法律成本支出,如何在争议中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如何建立劳动争议预警线等等,是当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丁一鹤 《公民导刊》2005,(10):39-41
育教网员工高鹏因劳动纠纷与单位产生矛盾离职后,该网站竟然以弹出窗口的方式发布“网络通缉令”,公布其个人信息,并号召社会各界对离职员工高鹏进行“缉拿”,由此引发了一起离奇的中国首例网站通缉员工侵犯名誉权案。  相似文献   

12.
案饲一:某集团有职工3246人,先后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2008年9月5日,该集团与工会签订集体合同,并于9月29日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查。该集体合同中约定:“公司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员工办理社会统筹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等保险费。工会有权监督,并向职工定期公开”。  相似文献   

13.
转瞬之间,已到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随着各企业人力资源部年度总结和考核工作的开始,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劳资矛盾也在一系列考核、结算、续订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管理工作中不断升温,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两周年之际,劳动争议案件也如同“甲流”一样,在年底步入高发期。比如,企业将会面临因与员工连续订立二次劳动合同而需签订无固定期合同的问题,也会面临年底前离职员工的年终奖问题,还会面临年休假。加班补休等若无法休完是否可以清零的问题等等。这对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岁末年初的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末位淘汰制这一绩效管理方式,在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潜力,达到个人绩效的最大化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广为一些企事业单位采用。南阳一家银行末位淘汰了三名职工,三名职工认为“末位”和劳动能力并不是一个概念,单位“末位淘汰’’他们不合法.遂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要求银行给三人安排或调整工作岗位。银行不服,将三名职工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5.
因离职后,仍有部分工资迟迟拿不到手,今年4月,小常等4名员工将北京奥绿特有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绿特公司)告上了法庭。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据5月1日刚刚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判决支持了小常等4人的诉讼请求,依法判决奥绿特公司支付这4名员工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等共计5.2万余元。据悉.这是北京法院首次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判决案件。  相似文献   

16.
案件一 深圳“摘牌讨薪事件”戏剧性转折 [回放]2007年1月1日,不少报纸都刊登了深圳“摘牌讨薪事件”突然发生戏剧性转折:经过深圳市劳动争议仲裁委的努力调解,甘肃民工张百宁终于拿到了原企业支付的6500元。从2004年9月开始,他因原公司欠薪问题在深圳劳动保障局信访办、深圳市仲裁委、福田区仲裁委、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让许多企业上演了劝令员工集体辞职的事件,而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的一名老员工王国平,却打赢了公司解雇员工以规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官司,审判法官说,用人单位应正确看待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8.
案例:L公司自2007年底以来订单逐渐减少,压力之下,公司决定与34名员工终止劳动合同。在工会对此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司HR部门会同生产部门经理召开动员会,宣布以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的方式,鼓励员工主动提出辞职,结果有29名员工愿意接受安排离开企业,另5名员工提出要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公司拒绝他们的要求,双方此后一直处于僵持状态,、数月之后,L公司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对另一批员工实行轮岗轮休制度。双方签订轮岗协议,约定在今后一个自然年度里,工人累积实际工作的时间若长于法定工作时间标准的,视为加班;如不够,按比例扣除相应工资。轮休期间,工人不得从事任何其他工作,否则视为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对此约定,L公司没有上报有关劳动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19.
《公民导刊》2008,(10):33-33
问:我是某建筑公司的工程师,去年退休后又被原公司重新聘请继续上班。公司与我签订的《劳务合同》约定,如果乙方在工作中受伤,按国家法律法规办理。今年6月我在公司工地检查施工情况时,不幸被溅来的砖屑致伤右眼。虽经精心治疗,但伤眼最终失明。我要求公司按工伤给予抚恤赔偿,可是劳动社保部门认为我与公司不构成劳动关系,我的伤是工作中受伤,但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工伤”。请问劳动社保部门的意见对吗?我能不能获得赔偿?  相似文献   

20.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袭击,青啤公司与员工抱团取暖,共御“寒冬”,因为公司坚信,只有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凝聚共克时艰的合力,才能汇集共御“寒冬”的暖流,才能促进企业健康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