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童小鹏回忆周恩来□浙江杨卫敏不久前,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40年、并曾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来杭州会见张冲之女张雪梅女士,趁此时机,记者在西子湖畔的柳莺宾馆,就“周恩来与统一战线”的话题采访了他。当发现礼单上没有藏文时,总理严...  相似文献   

2.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童小鹏谈周恩来的统战艺术杨卫敏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四十年、并曾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在杭期间,记者就“周恩来与统一战线”采访他。童老有点为难道:“这一题目太大了,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样吧,你给我几天准备时间,我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今年 3月 5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诞辰 103周年纪念日。 1998年,在人民的好总理诞辰百年纪念时,延安“鲁艺”校友会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我爱人陆石因双目失明没有参加。事后校友会发来通知,没有参加的校友,只要了解与周恩来有关的事,不论巨细都希望写成文章寄给他们。陆石听完通知,陷入沉思。晚上,他给我讲述了以下故事。他说,他从延安到北京,见到周恩来的次数很多,听他的讲话和报告也不少,也曾单独与周恩来接触过几次,虽然都是具体工作上的小事,但却是终生难以忘怀的。第二天,慕丰韵同志来家看望他…  相似文献   

4.
斤斤计较见精神□湖北杨祖凤周恩来总理生前很爱“斤斤计较”。他在就餐时“斤斤计较”。由于工作经常连轴转,他很难按时回家吃饭,往往是工作到哪里,就在哪里简单用餐。这种工作餐,周恩来都如价付钱。他在用车上“斤斤计较”。他不仅去公园、到理发店坚持用车交费,而...  相似文献   

5.
记者(以下简称“记”):关于青少年的性教育,一直都是很敏感的话题,作为研究此问题的专家,您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徐天民(以下简称“徐”):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又叫青春期性教育。周恩来总理很重视这项工作,他曾不止一次地向医学家、教育学家提出,男孩子首次遗精,女孩子首次来月经的时候,都会产生很多精神上的困惑和压力,作为学校和家长,应正确地引导他们,  相似文献   

6.
王芸生1929年夏进入天津《大公报》,从记者到总编辑、社长,直到1966年北京《大公报》停刊,几十年来服务于报业。他一生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各界人物,然而,他与周恩来的交往却是从一场“笔墨官司”开始的。“打”出一生不解缘王芸生与周恩来最初的交往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7.
1950年7月,当曾任石家庄市长的柯庆施拟任南京市委书记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及华北局书记聂荣臻等曾联合致电华东局,称他“在团结干部及履行工作任务方面是有缺点的”,望华东局“随时注意加以帮助”。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12日,“两高”的工作报告在福建代表团引起了强烈反响。代表们普遍认为,一年来“两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展。赞许之余,代表们同样对一些困扰两院工作已久的难点以及新的热点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童小鹏访谈录本刊特约记者杨卫敏前不久,记者就“周恩来与统一战线”这个题目,采访了在周总理身边工作40年、并曾担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的童小鹏同志。开始童老有点为难道:“这一题目太大了,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这样吧,你给我几天准备时...  相似文献   

10.
在山西代表团的驻地,记者约了几次,才“等”到了张兵生代表,他是在代表团报到后的第二天才赶到北京的。他说:“作为代表,每年参加全国人代会都有不一样的欣慰感,作为市长每次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都有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1.
1995年6、7月间,应阿尔巴尼亚共和国记者联盟的邀请,我率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了阿尔巴尼亚。这是中阿关系中断25年后,第一个赴该国访问的中国新闻代表团。阿尔巴尼亚地处巴尔干半岛,面积2.8万平方公里,国家不大,却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耀眼“明灯”。  相似文献   

12.
“在贵州大山里看到的教育状况,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2010年3月6日,在贵州代表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向在场的代表和记者讲述了他上任不久经历的两件令人心酸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全家人没有一个同意他到崦岈山来投资,因为在天津他投资一条挖泥船在3年中也能创造利润:为了崦岈山,他一年半没回天津,误了两个市政上围海造陆的重大工程,家人说他这一年少赚了8000万元;为了崦岈山,他把儿子从上海赶回到崦岈山,将他从一个白领变成了一个“村夫”。他为什么如此痴迷崦岈山?难道仅仅只是乡情?记者近日采访了河南商会天津代表团团长宋富锦。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的四次痛哭,包含着对父母的大孝,对朋友的深情,对敌人的愤怒和对自己的自责。而他每一次痛哭,都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本文的主人公曾长期在周恩来身边担任秘书工作,他的述。说还原了一位至情至性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15.
《传承》1997,(1)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听一位美国记者说:“在日内瓦看不到共产党统治下几亿中国人民的悲哀与愁苦。”周恩来不久便为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了《一九五二年国庆节》,让外国人从电影里看看中国,了解中国。谁知电影放映后,又有一个美国记者说“这部电影说明,中国是在搞军国主义。”因为电影中有我们海、陆、空三军威严的检阅队伍镜头。周总理并不生气,他让再给他们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工作人员为放好这部片子,还准备了一份长达十五六页的说明书。周恩来看后批评道:“这是不看对象,对牛弹琴。”那位准备说…  相似文献   

16.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智慧战略。它使重庆走上了一条正确发展之路。”1月12日,记者在南岸代表团驻地——皇嘉宾馆采访,市人大代表杨治洪兴奋地对记者谈起他对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开国总理周恩来为国为民日夜操劳,休息与睡眠很少,世人都钦佩他的过人精力。20世纪60年代末,在外交场合,一些国际友好人士曾询问周总理有什么特殊的“养生秘诀”。他不假思索地答道:“我是一个中国人,当然是按东方人的习惯生活!”  相似文献   

18.
“今天的会议,veryopen!(很开放)”。英国路透社记者欧阳德对笔者说,这种开放让外国记者有机会了解上海及市领导的理念和思路。“迪斯尼主题乐园建设问题”“磁悬浮项目进展情况”、“房价问题”、“金融问题”等记者最关心的问题,都在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中一一得到了坦率、翔实的回答。这样的代表团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活动方式在全国人代会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3,(11):150-150
周恩来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十分严格。他曾说:“对亲属到底是你影响他,还是他影响你?我呼吁,我们的领导干部包括我在内,都应该作出一点表率来。”1968年,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健前往内蒙古锡林郭勒插队前,周恩来把她叫来反复叮嘱:“你到内蒙古牧区去,一定要和蒙古族的同志搞好团结,虚心向他们学习,做贫下中牧的好女儿。”到牧区后,周秉健牢记伯伯教诲,住蒙古包、学蒙古话、学放羊、学挤奶,很快得到了牧区群众的信任。后来,她从插队的地方入伍,当上了女兵。  相似文献   

20.
王萍 《中国人大》2011,(6):36-36
在今年全国人代会的舞台上,“开放”俨然已成为四川的代名词,截至到3月8日,参加2011年全国人代会的四川代表团已两次对中外媒体开放。两次活动都气氛热烈,现场记者抢着提问,回答问题的四川官员们也敞开胸怀,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