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世界各国都可能面临紧急情况,需要国家或局部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紧急状态下,由于维护国家的生存成了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首要价值,国家权力的行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摆脱宪法的约束,宪法所保障的人权也要予以克减。由于我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紧急状态下的国家紧急权力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从而为紧急状态下的侵害人权造成了可能性。因此,有必要从完善我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入手,实现对紧急状态下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2.
行政紧急权的理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紧急权力是一种在紧急状态下受必要的民主宪政的分权制约和人权保障原则实质性制约,由行政机关集中行使的国家权力,其目的即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对国家正常秩序的威胁和侵害,以尽快地恢复正常统治秩序及实现保障人民权利的最终目标.在紧急状态下赋予政府集中扩张的紧急权力,即在于通过该权力的行使,克服现代民主宪政制度的缺乏效率的局限性,尽快地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但是必须在宪政框架下对这种强化的行政权严格加以规制,对行政机关紧急权力给予必要的制约与监督,包括权力机关之间的权力制约以及人民权利对权力的制约,防止行政紧急处置权的滥用和独裁.  相似文献   

3.
行政紧急权的价值及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紧急权是一种在紧急状态下受必要的民主宪政的分权制约和人权保障原则实质性制约,由行政机关集中行使的国家权力,其目的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对国家正常秩序的威胁和侵害,以尽快地恢复正常秩序及实现保障人权的最终目标。在紧急状态下赋予政府集中扩张的紧急权力,克服现代民主宪政制度的缺乏效率的局限性,尽快地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但是必须在宪政框架下对这种强化的行政权严格加以规制,给予必要的制约与监督,防止行政紧急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紧急状态是任何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因而行政紧急权力的动用在特定情况下也就同样不可避免。但是何为行政紧急权力,为什么要控制行政紧急权力以及如何控制行政紧急权力,这些关乎行政紧急权力有效运行的重大问题,伴随着紧急状态立法成为我国行政法学者热议的话题。学者们对行政紧急权力的基本属性还存在不同的理解,对行政紧急权力法律控制的必要性和控制路径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加强对行政紧急权力在事前、事中、事后的法律控制是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经济紧急状态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经济紧急状态下,国家紧急权采用宪法直接保障的立法模式是建设宪政国家的必然要求,把国家紧急权直接规范于宪法,即便在经济紧急状态之下,也不得超越宪法而随意扩大国家权力,这是宪政主义在国家紧急权上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国家紧急权立法模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英国紧急权立法解析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急权问题是紧急状态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涉及到权力的运作、公民权利的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因此,紧急状态写入宪法之后,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科学对待紧急权问题.本文从英国<国内紧急状态法案>(Civil Contingencies Bill)对紧急权问题的规定入手,考察了英国对紧急权问题的立法方法,希冀对我国紧急状态立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政府紧急权力的行使引起了人们对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保障的深刻反思.传统的紧急状态理论认为,紧急权力的作用旨在保障国家安全、公共福祉;而公民权利在紧急状态时期,往往被作为牺牲的对象.时至今日,在紧急状态下的公民的局部基本权利逐渐得到认可,但大多数基本权利乃至自然权利仍然无法得到与宪政民主精神相一致的保障,这就是公民权利的危机.有权利必有救济,如何保障紧急状态下的公民权利,便成了现代宪政民主国家的普遍困惑.笔者基于公法救济之行政诉讼的视角出发,以期为宪政民主国家寻求一种可塑的解决之道,为公民权利的保障提供一种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英国紧急权立法解析及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紧急权问题是紧急状态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涉及到权力的运作、公民权利的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因此,紧急状态写入宪法之后,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科学对待紧急权问题。本文从英国《国内紧急状态法案》(Civil Contingen-cies Bill)对紧急权问题的规定入手,考察了英国对紧急权问题的立法方法,希冀对我国紧急状态立法提供有益的拳孝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限制人权和保障人权的相对紧张关系中寻求平衡,是紧急状态下解决人权保障问题的关键。首先要明确紧急状态的概念、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必要性等理、论问题,才能针对立法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紧急状态下人权克减的直接目的是国家安全,但是其最终目的应是人权保障.虽然《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并没有将第14条规定确立为不可克减的条款,但是国际人道法与国际人权法的相关规定表明,公正审判权并非可以随意克减的人权.中国虽然有关于紧急状态的法律规定,但是缺乏紧急状态下人权保障的具体规定.当前中国应制定紧急状态法,在该法中明确规定公正审判权的保障标准.  相似文献   

11.
面临突发公共事件,动用行政紧急权力,其中包括一些没有具体法律依据的权力,甚至暂停某些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行为,似乎违背了法治的原则,但实际上这是政府为了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而作的理性选择,是符合法治要求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化解危机因素,恢复和维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根本上维护人权和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2.
监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罪犯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保证监狱的安全稳定,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构建监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健全监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系统控制;完善监狱多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助于维护国家监狱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前苏联状态立法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的立法动因,总结了2001年《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出台以后俄罗斯现有的紧急状态立法的法律体系和特点.供我国目前紧急状态立法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是处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关系的过程。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公民有知情权,政府有信息公开义务;公民财产权受法律保护,国家征用财产的权力应受法律规制;公民人身自由权受法律保护,强制隔离措施的采取应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