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站牌下,一圈套一圈的候车人。引颈翘望,颈酸车不来。交通高峰期,无可奈何。来啦,车来啦,刮起一股旋风,人群骚动,全涌至路边。离老远,就传出售票员的招呼声。哦,专线车。上,上,谁知公共汽车来不来,别错过。反正,收费不贵,快上。火车站专线,西郊专线……一辆,又一辆。专线车“普渡众生”,拥挤的车站终于舒一口气。顿解“燃眉之急”既不是司空见惯的公共汽车,亦不是气派舒适的“的士”,而是一支新型的车队——专线车。广州第一公共汽车公司的集资专线车队,不受收发时问的约束,不受距离远近的限制,亦不受规定的站次线路的局限,灵活机动,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2.
3月2日云色如铅。天还是不紧不慢地下着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我讨厌下雨,尤其是这种不死不活的窝囊雨。没有回头,她走了。影子是白色的。永远都是这么洒脱,雨天里偏穿一身白。灰暗的空气里给你一股醒目、清新的感觉。艺术家嘛,讲求的是“效果”。当然,她不用洗衣服,家里有的是人,秘书、阿姨、警卫员……电视开着,冰箱也忘了关。椅子上、沙发上堆的全是衣服。每次她来,都跳上桌子坐。以后,这桌角可要寂寞了。我叹了口气,心中袭上一阵不可名状的空虚。空虚吗?房子再大,没有了人,便觉得阴沉沉的。钱再多,没有了她,  相似文献   

3.
嘴硬的鹦鹉     
大家都知道,不让病人知道的病,是癌症。病人自己知道,却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病,是性病。把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的,是泡病。面无血色,不能吃盐的是肾病。受不了大补的是虚病。脑满肠肥,说话无度,舌苔发黄的是实病。  相似文献   

4.
历史不是躺在桌上,任人修改的教科书。历史是会微笑的,会叹息的,会欢喜的,会愤怒的。历史会活生生地奔跑,或坚忍地缓缓而行。历史是每一个人的表情,而不只是图像。历史是每一个人的行动,而不只是记录。历史是此时此刻,我们的视线,我们的足,我们的心。每一个人的悲欣说出你的悲欣,每一个人的命运融入你的命运,20年,中国,我们的历史写进了你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各种“病”     
冯景元 《法制博览》2011,(16):58-58
大家都知道,不让病人知道的病,是癌症。病人自己知道,却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病,是性病。把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的,是泡病。面无血色,不能吃盐的是肾病。受不了大补的是虚病。脑满肠肥,说话无度,舌苔发黄的是实病。  相似文献   

6.
带泪的秋收     
又值深秋。斜阳金黄,秋叶金黄,收获的季节里泛满了金黄。对面。高等学府的校门,好庄严好辉煌。唯独她,默默伫立在深秋的风中,手里捏着一张白纸。“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录取通知单”,应该,也是收获,“为什么,属于我的,就不一样?”她喃喃着,一滴泪水跌了下来,落入深秋的金黄中。也是这个季节,也是这个地方,她拉着他的衣袖,“陪我跳舞去。”她是业余歌舞团的演员,那苗条的身段,那动人的歌喉,  相似文献   

7.
刊中刊     
《南风窗》1991,(1)
我们上班,人海同游,如潮汐,漫卷人问路。人间路,沟壑仍多,最难逾越的,是人心上的深壑。没有一片绿叶是相同的,但夸大人的差异便是自深沟壑,自高壁垒。在后来者面前,我们是前辈:在先行者面前,我们是晚辈。在下级面前,我们是上级;在上级面前,我们是下级。每个人都可能是他人的先行者,他人的下级。既然上班一族都是共和国的主人,都以工资为生,那么可以说,我们又都是共同事业的雇员、打工仔。总理与传达,概莫能外。该怎么说你?上司! 我不愿你在我的心中溺死,我也不愿在你的心中遇溺没顶。谁知我心?准知你心? 于是我们呼唤桥,尽管先后不一,声调不一。“没有不能造的桥。”桥梁专家茅以升如是说。  相似文献   

8.
视听产业,这是举世公认的朝阳产业。 然而,在中国,它也被人们称为"遭殃"产业。 盗版--这个可耻的字眼,很长时间,钉在东亚的地图上,现 在,该是起掉它的时候了。不能让这两个字遮蔽中国人的图景、中 国人的声音。不能让其他国度的人说:哦,他们从来不懂得尊重 创造者的权益。 中国,有积攒着伟大的生产力;中国,也要伟大的想象力,否 则,我们只是愧对先人的鄙陋族群。 而发扬自己的想象力,势必从尊重别人的想象力开始--朋 友们,我们不要再养活那本质属于偷盗的产业。 自爱,自重,自律,自强。中华的影与音,视与听,声与色, 聪与明,将渐渐赢回她的复兴。 --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的体内流淌着前辈赋予的热血。感,悠悠岁月,寸寸丹心。上学时期,工作以后,多少次,我怀着深深敬意,走进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北大红楼。每一次来静静看,睹物,思人,品史,思绪绵绵,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北大红楼1918年落成,是北京大学旧址的一部分,这座西洋风格建筑,有着不平凡的历史。从建成伊始,它就成为中国先进思想和文化的策源地。1919年,这里曾孕育了五四爱国运动。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播撒了革命火种,这里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我的爷爷曾经在这里读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人是社会动物。这是革命导师说的。举人猿就是群居的。这是生物学家说的。哪个猴子要是撇开猴子们,离群索居,它肯定将孤独忧郁而死。这是我猜的。猴儿离不开猴儿,人更离不开人。人有思想,有感情,人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将一个人,活人,长时期地与社会隔绝,与人隔绝,断绝了交流,他将会精神失常,变成常说的“神经病”——精神病患者。马克思在谈到《拿破仑法典》时,曾严词痛斥单身监禁的残酷和违反人道。一九七○年的一月,北京可真冷呵,我被“转移”到秦城一号,关进了单身牢房。在这之前,我已与世隔绝两年有余了。两年多中,虽然也是单身监禁,但  相似文献   

11.
每当我闭上眼睛,总会想起父亲教我听歌的那个夜晚。那时,我还是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我的家乡地处内华达州北部,因干旱而时有风暴,气候十分恶劣。那天异常炎热,使人窒息。夜幕降临时,我上床睡觉。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随之便传来沉闷的雷鸣。我连忙用被单遮住脸,双手紧抱着枕头。后来雷声不停,震耳欲聋,闪电哗哗,把房间照得通明。我很想跑到父母的卧室去,可全身直打哆嗦,动弹不得,唯一能做的事便是大声哭叫起来。  相似文献   

12.
漫谈年俗     
正【腊月童谣】"腊月童谣"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过年谣"。在旧时,一进入腊月,已到了年末,预示着新年已经不远了。而到了腊八节,就闻到年味了。所以这首歌谣的开首是以"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为起兴开头的。接着就是"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因为一到二十三,过了小年就进入年关了。从这天开始就天天忙年。每天大致干什么,按时间顺序一一道来。叙述了人们忙年的各项内容,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过年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旧俗消失了,有些符合时代的习俗保留下来。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产生了一些新民俗。下面,我们将逐条讲给您听。  相似文献   

13.
白色的阅读     
无论身在何处,书,总还是有几本的;不在书架上,就在桌上,要不就在床上。都尽收眼底,看得见,摸得着。书架上的这一排排书籍,看上去的确是相当平等的。一本又一本的书。而我恰恰不能平等视之。在我偏执的心目中,它们各有分量。久而久之,不由眼睛生刺儿,总忍不住上前拿下几本,淘汰掉;把那些虚假的、粗糙的玩意儿,随便打发掉。没什么面子可讲的。谁来说情都不顶用。书架总是越来越饱满,越来越缺少盈余之地,那就越是不能让那些伪劣之作有可乘之机了。 说来谁都不肯相信,我至今没有从头至尾读完过一本书。这里边的蹊跷,连我自己都难以辩解。莫非就因为天生反感等级森严,所以连同循序渐进的当然法则也一并不予理睬?我说不明白。一书到手,必然是乱翻一气,只有看到合我心意的只言片语,才有兴趣继续拜读下去;一  相似文献   

14.
看过电影《平原游击队》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位机智勇敢的游击队长李向阳。而今,这位传奇英雄的原型,正活跃在牡丹城里。李向阳的原型名叫郭兴。原北疆军区司令员,现新疆军区驻洛阳市干休所离休干部。郭老虽已进入古稀之年,但身板硬朗,精神爽利,浑身上下带着军人特有的刚毅和威严。背着父母去当兵 1924年,郭兴出生在河南省辉县金章村一个农民家庭。13岁那年,日本军侵占了辉县。日寇铁蹄的践踏,使本已苦难深重的劳苦大众更加雪上加霜。这一切,都在郭兴幼小的心灵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激起了他“当兵打鬼子”的热情。 1940年的一天,八路军路过金章村,郭兴瞒着父母悄悄跑去当兵。部队首长见他小小的个子,怎么也  相似文献   

15.
女娲雕龙     
上古女娲,抟土造人。伟大的雕塑家,这一天她决定雕刻一个人,留给人世间不朽。她磨好刻刀,起草底稿,挑选材质,一刀一刀,他的眼他的唇,他的身体他的魂,每一次灵感点缀精美绝伦。双手伤痕累累,刀口新与旧,汗水渗入血痕深处,血滴和着汗水,眼泪溶着泥土。她倾注鲜血,倾注泪水,用身心血铸刻,精雕细琢,日日夜夜,心血犹滴。他是她的作品,嘴角微笑,奋进的颧,憔悴的心。静止的雕像,要度过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成人,多少白天黑夜的煎熬,她惟  相似文献   

16.
<正>走进二月,还仿佛在寒冷的春节里行进。但是,日历在告诉我们,立春了,我们已经走进了春天。这是个早春的二月。走在街头,似乎触摸到了风的暖意,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二月的阳光,敲开了我们的春梦,开始追逐鸡年的心愿。心愿,是我们心里的愿望,是我们心海的渴望,也是我们心中的梦想。每个人、每个单位都会有自己新一年的心愿,在年的开始,在人生追求新的起点。有了心愿,才会有动力去实现,才会在耕耘中寻找着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下,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一种考验。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谈过,苦难辉煌似乎是每个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如同高考,大家面对同样的试卷,考好,考坏一目了然。然而,能从困难中走出来,它才能变成一种财富。如果在风雨中,任凭雨打风吹去,销声匿迹也便成为必然。磨难是一块试金石。疫情发生后,口罩成为大家的必需品。简单的算法。即使无需替换,我国  相似文献   

18.
品茶说天下     
《南风窗》1997,(5)
“你们的文章耐读,但有时太长,看得很累。可否短些,再短些?”很长一段时间,都听到读者这样的反应。不少读者还提出,很怀念当年的《饮早茶》等短小精悍的栏目。“读者是我们的上帝。”上帝的要求,理应满足。为此,编辑部同仁聚在一起,研讨了一个解决方法,即每月大家喝一次早茶,早茶会上每人举出一条最近印象最深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中可外,看似零碎,但集中起来,或许就能反映一定的视野。就叫它“品茶说天下”吧。从本期开始,编辑部的茶客们将陆续亮相。读者朋友,愿您也能从中品出些不平常的“茶味”来。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胜利     
抗战的俏烟,- 已散去整整60年。 但几千万同胞的鲜血, 却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间。 怎能忘记, 侵略者的铁蹄, 是怎样践踏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河山。 怎能忘记, 帝国主义的魔爪, 是怎样撕破了炎黄子孙和睦的家园。 国民政府的消极抵抗, 更加助长了强盗的贪婪。 我们生存的家园, 从此一片生灵涂炭—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创造出平型关大捷的胜利, 爆发出百团大战的震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延安宝谱的灯光, 点燃了抗战的烽火, 汹涌怒吼的黄河, 爆发出全国人民与日寇决战的呐喊, 长城内外,塞北疆南, 抗日的烽火燃烧成一片。 国际主义的援助, 踏…  相似文献   

20.
来信     
苏力 《南风窗》2016,(4):12
正1家,是个大概念。读解的是你的心境。心境如何去读,是你的经历和体验。年年看回家,北方冰天雪地、南方大雨滂沱,人山人海,在雨中、在雪中。一张得来艰难的车票,一次次困苦的旅程,回到家了,心中的丝丝温暖放下,是生活的不易。如今,心理平静。通过网络,可以看到家人的一切。攒下的钱,通过网络给家里老人汇去,让他们吃好、穿暖,笑容多一些,不也是像过年一样温馨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