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SPAC作为一种特殊空壳公司,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反向并购此类公司,实现美股上市。与其他上市方式一样,通过反向并购SPAC实现美国上市必须要遵守上市地与离岸地的制度安排。通过反向并购美国SPAC壳公司实现美国上市的境内企业必须明确并遵守上市地美国对于此类壳公司及其上市,并购,转板的规定与我国现有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与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制度。因此,在我国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不完善、适用不明确等问题的情况下,当务之急便是明确其适用。本文以SPAC模式为出发点,对适用于SPAC模式的上市地美国与离岸地中国的法律规范进行整理研究,明确我国此方面制度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法律绑定"假说对投资者水平保护较低国家的公司去投资者水平保护较高国家上市的原因提供了合理解释,即公司为了吸引投资,愿意适用更好的公司治理和监管制度,从而进行一种法律上的"绑定"。不过,近年来实践中出现了投资者水平保护较高国家的公司去投资者水平保护较低国家上市这种"反向"跨境上市的情况。这类公司选择反向跨境上市并非为寻求"法律绑定",而是与"消费者和商业市场绑定"。这种绑定的好处具体包括:对公司的产品、服务和形象进行广告宣传;将发行人打造成具有当地认同和当地股东的跨国公司;对产品的主要市场以及该市场的消费者和监管者表明承诺;表示对该市场所属国家主权和法律监管制度的尊重;意图获取该市场的监管者的特许经营或者许可规则方面的优惠。  相似文献   

3.
张舫 《现代法学》2012,(2):152-163
股东控制是美国公司法的基础,而"一股一权"则是该基础的核心。纽约证券交易所在20世纪初迫于政治压力,在上市公司标准中确立了一股一权原则。但在1980年代,纽约证券交易所因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的竞争压力,放弃了这一上市标准,引起了美国学者对该原则的广泛争议。一股一权原则的合理性尽管经过了学者的多次论证,但大部分国家公司法并没有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底。实证研究表明,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并不存在确定的关系。允许公司按实际情况设计股权结构,可能更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但其前提是健全公司治理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4.
谭平 《检察风云》2013,(13):12-13
事有巧合,在中国证监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同一个月,美国也开启了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这就是2012年4月5日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初创期企业推动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简称JOBS法案)。JOBS法案应运而生这项法案的目的是使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更为便利。由于此前《萨班斯法案》的严厉监管与金融危机的重创,使得中小企业融资越发困难,发行新股上市的性价比越来越低。在美国,拟上市公司需要向美国证券交易监管委员会(SEC)提交申请,并披露足够的公司信息。  相似文献   

5.
"红筹上市"是间接上市的主要方式,即境内企业到海外注册或购买壳公司,海外公司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境内资产的控股权,并以壳公司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的方式。在沪家律师事务所代理的涉及境外上市公司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到境内企业在安排红筹上市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婚姻、继承等家事纠纷,将会对公司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这些纠纷处理不当,很可能会  相似文献   

6.
2012年1月24日至25日, "全球技术影响论坛"在瑞士举行.深圳新产业技术产权交易所与美国Ocean Tomo公司也在会议期间联合发布了全球第一个基于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价值的"中美知识产权200指数".据深圳新产业技术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常进勇介绍, "中美知识产权200指数"中样本股由无形资产(知识产权)价值最高的100家在中国内地、香港、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与100家在美国本土上市的美国企业构成,指数聚集了中美两国拥有最高知识产权价值的200家上市公司,突出反映了代表世界两大经济体在科技创新、专利布局和科技产业化的中坚力量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整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姜敏 《行政与法》2015,(2):65-80
香港监管层认为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违背了"同股同权"原则,马云坚持该制度,这是阿里巴巴选择到美国上市的根本原因。此现象涉及的根本问题乃公司治理结构的自治问题,其理论基础是"公司契约理论"。而立法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干预的理论基础则是"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制度预期理论"。美国资本市场之所以能容纳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是因为其信奉自由市场理论并以严格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责任作保障,此外,英美法系法官在填补公司合同漏洞上的独特作用亦是一个重要保障。我国公司法、证劵法应以此为导向,改股票发行核准制为注册制,给予公司治理结构更大的包容,以促进公司文化之多样性和资本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上市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邢会强 《中外法学》2010,(1):131-140
@@ 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6月22日,美国黑石集团有限合伙企业(Blackstone Group L P.)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次首次公开发行(以下简称IPO)共募集资金41.3亿美元,为美国历史上第六大IPO.黑石是华尔街最能赚钱的公司,被称为"华尔街新霸主"(New King of Wall Street).[1]作为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以下简称PE)的领头羊,黑石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业界产生重大影响.黑石的上市,代表了PE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即公开融资.虽然上市会面临公开透明经营的压力,但这也是PE引入公众投资者、快速发展的契机.黑石上市后,其他的PE(如KKR、凯雷、华平投资等)纷纷效仿,或向美国证监会进行注册登记,或正在考虑发行上市.就连中国的PE,也在研究是否可能发行上市.[2]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案情2013年,A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将甲公司列为上市重点培育企业。同年,甲公司进行股改并着手准备上市,A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参与该公司改制上市工作,由时任A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邹某和该局企业上市办公室主任蔡某负责该工作。期间,邹某、蔡某指导帮助甲公司审核、申报材料,协调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及相关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10.
各律师事务所: 最近一个时期,一些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以下简称境外公司)在香港创业板、美国那斯达克等境外市场发行股票和上市。针对境内律师就上述股票发行和上市事宜向我  相似文献   

11.
一个是NBA传奇人物、美国前篮球巨星、如今夏洛特山猫队的主要股东、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一个是中国东南部福建省一家正准备融资11亿元人民币上市的体育公司,一个两度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一年前,前者起诉了后者,指控对方滥用其姓名和形象;一年后,2013年3月29日,后者又反诉了前者,指控对方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正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乔丹。这也是双方发生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其实,无论是诉  相似文献   

12.
正2014月17日,江苏太平洋石英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首次公开发行A股暂缓发行。原因是"老冤家"江苏阳山起诉"石英股份"专利侵权一案的再审申请已经被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审查。石英股份不得不取消了当天的路演活动。由于专利纠纷导致上市进程中断,在国内非常少见。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科技类企业上市前难免经受来自同行或"专利海盗"的诉讼威胁。处于同一行业、拥有大量"专利弹药"的竞争对手会利用专利诉讼阻碍"上市审查",降低投资者的  相似文献   

13.
张驰  贺涛 《法人》2007,(12):48-50
"阿里巴巴"商标事件,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商标注册预警机制的建立已刻不容缓虽然阿里巴巴已在香港成功上市,但最近的一起官司却让该公司很是头痛。近日,北京正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正普公司)一纸诉状将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阿里巴巴)告上法庭,要求阿里巴巴立即停止侵犯其"阿里巴巴alibaba"商标专用权,作为共同被告的还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石油和中石化要约收购旗下上市子公司的现象入手,指出我国现有的公司并购法律制度在相关问题的规定上存在空白和缺陷。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类似的公司并购行为也将愈来愈多。本文介绍了国外在相关问题上采用的制度,即"排挤式公司合并制度"、介绍了国外的相关规定,提出对我国公司并购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本质上说,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就是空壳公司,它们上市时,能够展现给投资者的就是管理团队和一份融资协议多夫·查尼(Dov Charney)是美国成衣公司(American Apparel)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他从来就不是一个传统主义者。他在美国生产休闲服,而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在国外生产。他的广告更像是黄色杂志,而不是像Neiman Marcus  相似文献   

16.
案件追踪     
《科技与法律》2008,(4):2-2
迅雷起诉超级兔子侵权案;日电气株式会社为“NEC”商标告四中国公司侵权获赔115万;苹果就语音邮件侵犯专利官司达成和解。  相似文献   

17.
李华  鹿跃 《法人》2014,(8):52-53
正实践中大量的"200人公司"徘徊在资本市场门外,这源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和旧有的政策规定。不久前先后出台的关于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办法和审核指引文件,为200人公司公开发行上市或新三板挂牌开启了一扇门200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的"属于公开发行,需依法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依此规定,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下称"200人公司")无论是公开发行上市,还是新三板挂牌,都受到限制,致使很多公司被挡到了资本市场以外。  相似文献   

18.
美国政府涉及PAE的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种以发明专利为驱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引起业界关注,世界范围内诞生了众多专利运营公司(NPE)。2013年6月4日,美国白宫宣布将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专利投机活动【1】。同一天,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和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发布了名为"专利主张与美国创新"的专题报告。报告指出,专利主张  相似文献   

19.
沈朝晖 《中外法学》2011,(4):849-869
随着上世纪末公司上市配额制的取消,金融监管的地方分权理论失去制度基础。21世纪,中国证监会培育的保荐人群体取代了上个世纪地方政府在公司上市中的角色——搜集分散的公司信息并担保其真实,形成金融监管向市场组织分权的内在结构。中国证监会对保荐人的治理属于混合模式——契约治理"混搭"的行政治理:行政控制与计划手段表现为直接的行政管理、公司上市项目的数量限制(隐形配额)与券商分类监管形成的行政声誉。契约治理"混搭"行政治理的原因至少有三个:正式执法机制的失灵,表现为中国证监会对保荐人的处罚力度弱;条块分割的中国证券业;中国证监会难以依赖脆弱的市场声誉机制约束保荐人。  相似文献   

20.
蒋大兴 《现代法学》2013,35(1):71-84
在中国目前法律实践中,有限公司如欲成为上市公司或行使公开融资的权利,需先透过"公司改制"环节,成为股份公司,再以股份公司身份申请公开发行。显然,目前公开融资的权利是根据企业组织形态来进行配置的。可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很少仔细去思考——企业公开融资的权利到底应当如何配置?在中国,有限公司占据公司数量的绝对多数,目前盛行的"先改制,后发行上市"的法律安排,存在诸如"引发上市包装"、"导致纠纷隐藏"、"引发PE腐败"、"不当增加企业融资成本"等弊端。"改制上市"并未有效地改观公司治理,反而无谓地增加了企业融资困扰,影响了企业的公平发展权。无论是从资金融出方还是融入方观察,公司组织形态都不是配置融资权利的核心要素,融资权利的配置应当交给投资者,主要根据是否有"合适的项目"去判断。现行的企业改制发行方案,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企业真实状况,极易推动形成"融资骗局"。因此,应当修改《公司法》、《证券法》相关规定,摒弃改制上市的习规,让有限公司乃至合伙企业等各种企业组织形式可以直接公开发行上市,在公开发行成功之后,直接变更/转换为股份公司。根据"好项目",而非"好的公司组织形态"配置融资权利,可以节省企业融资成本,加快融资过程,公平地实现"企业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