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长明在2000年第3期《文史哲》上撰文指出,同农业文明取代原始文明、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必然一样,生态文明即将也必须取代工业文明;而文明作为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都有与自身相适应的生产力系统,建立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是产业生产力系统即工具生产力系统,而植根于生态文明的则只能是生态生产力系统即价值生产力系统。生态生产力理论认为,所谓生产力,就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以便人类与自然在高度和谐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和…  相似文献   

2.
徐梦野 《法制与社会》2011,(22):288-290
建设生态文明,达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仅靠科技、法律、经济及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的。人类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却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环——尊重自然,这是自然内在价值、传统精神信念、人性道德良知的本质要求。为此,应当通过倡导尊重自然理念来迎接生态文明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刑警与科技》2005,(2):42-43
广州市安居宝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住宅安防行业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公司始终以技术为依托,凭借强人的规模、科技、技术与服务优势,成为了目前国内住宅安防产品最重要的集成生产商之一,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与第三次法律革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第三次法律革命、社会变迁与可持续发展之法制整合(一)自然本位:可持续发展法制的法律新理念。从法本位角度言,无论是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皆是以“人为中心”,仍然没有放弃文艺复兴以来的所谓文明观——人是宇宙的中心,人定能胜天。然而,“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人自身是自然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①所以,笔者认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引,我们应构筑一种法律新理念——自然本位;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并…  相似文献   

5.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是侵犯公民住宅权利的犯罪,这种犯罪严重危害公民住宅安全、影响社会治安。近年来,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该罪在理解和掌握上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有必要从理论上作进一步的探讨。一、住宅的法律含义及其特征问题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是以他人住宅为对象的犯罪。什么是住宅,以及住宅有何法律特征?是实践中普遍感到不甚明确的问题。对于住宅我国刑法未作明确规定。刑法理论上所称的住宅历来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  相似文献   

6.
宫金萍  饶刚  赵男 《法制与社会》2013,(35):190-191
生态文明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同时特剐注意保护自然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对马克思绿色自然观的现实演绎,为谋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典赢,有必要继续探寻马克思自然观更深邃的生态文明意蕴、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7.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以不触动环境基本生态平衡为目的而用绿色材料建造的一种住宅,这种住宅不仅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而且十分有益于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科技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与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与立法乔玉君一、科技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所谓科技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就是指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实现其管理职能。这是现代科技管理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实现高效率管理的重要途径。大科技要求政府部门对科...  相似文献   

9.
上海道肯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掌形识别系统开发及住宅智能化集成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她同时也是“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企业”。  相似文献   

10.
谈“入户抢劫”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改后的《刑法》为了更有效地惩治抢劫这一严重犯罪行为,在第263条细致明确地列举了加重犯的8种类型,其中,“入户抢劫”是第一种加重情节。一、“入户抢劫”犯罪中“户”的特征对“户”的理解,在司法实践中尚有争议,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所谓“户”,是指公民私人住宅;其二,认为“户”不应局限于私人住宅,而应泛指封闭性场所,包括办公室、仓库、宿舍、宾馆等。理由是进人这些场所的抢劫危害严重,将其认定为“户”,符合严厉打击此类犯罪的立法精神;其三,认为“户”应指固定住所,即除私人住宅外,还应包括类似学…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吴珺 《行政与法》2014,(11):52-55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旨趣,体现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上个世纪的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时代反思,从而形成了生态文明观,体现了生态文明价值归旨的逻辑展开。生态文明观的树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发展和实践要求,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升华,集中体现为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理性选择和价值取向,是生态文明观名副其实的积极践行者。  相似文献   

13.
科技争诉中的技术鉴定初探姚健一、科技争诉中技术鉴定的概念所谓科技争诉中的技术鉴定是指在科技争诉案件的诉讼过程中,对争议的专门技术性问题进行评判的活动,评判的结论成为解决案件争诉的证据.它属于司法鉴定的一种.必须利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和检测手段对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余意 《检察风云》2011,(23):61-61
据官方数据,中国目前残疾人所占比重大于6%,数目自然不小。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马路、商场或公园,却鲜见有残疾人活动,究其原因.莫过于出行的不便了。我们都说残疾人的活动空间,丈量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明尺度,那么铁路部门此举,虽是制度上的一小步,但无疑是文明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5.
在人潮涌动的第九届安博会上,笔者来到了住宅、楼字智能化产品专业制造商深圳市正星特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就安防行业现状的看法采访了公司董事长付建国先生。  相似文献   

16.
每当晚饭后散步之时,我时常看见城管追得小商小贩满街跑。我毫不怀疑城管是在执法,但我觉得这种执法不仅不文明,恐怕也难以解决问题。情况难道不是这样吗?城管走了,小商小贩像“捉迷藏”似的又都回来了。看来,解决小商小贩乱设摊位,占道经营的问题,还得采取又堵又疏的办法。所谓堵,就是加强管理,严格执法;所谓疏,就是给他们找到合适的地方去卖,并使他们能赚到钱,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17.
“用垃圾书写文明,还自然碧水蓝天”。这是淮北宇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始终秉承的宗旨,更是铭记在淮北市杜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淮北宇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邓西勇心中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8.
所谓政治文明,简单地说,就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部分,是由这三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就三者的关系而言,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之"魂",是政治制度和政治  相似文献   

19.
杨兴培 《检察风云》2012,(13):58-59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对公权力的关注是成正比的,而对公权力的关注过程中,社会成员对司法公正给予了极大的期望。因为司法公正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睛雨表。所以当社会—旦出现司法不公,社会成员自然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舆论汹汹,物议难平也是必然的社会现象,《尚书》早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之论断记载。  相似文献   

20.
肖洪泳 《政法论坛》2022,(4):179-191
以寻求普遍原则作为实际法审查标准的自然法思想,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中国的法律传统中是否存在着类似的自然法观念,基于中西文明语境的不同,认识可谓错综复杂。西方汉学家对中西文明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或洞察,他们对中国自然法传统的思想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中西文明之间的隔膜,但也同样会存在一定的误解甚至错讹。李约瑟认为中国存在有法学意义上的自然法,主张礼即自然法,但否认中国存在科学意义上的自然法则。郝大维与安乐哲则严格区分逻辑秩序与审美秩序,否认礼是自然法。皮文睿则将儒家法学视为超越自然法的均衡论,而将黄老思想看成一种基础自然主义的表达,从而认为其“道生法”的思想主张是建构于基础自然主义之上的自然法观念。借助西方汉学家考察中国自然法传统的理论视角,我们可以就中西文明所寻求的普遍原则提供一条有效对话的路径,促成人类共同价值的达成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