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2月出版的《科技分析与战略管理杂志》刊登了荷兰特文特大学教授卡拉克·J.米勒等人撰写的文章《政府在科技创新园区发展中的作用》。文章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的企业体制,并对当前世界上主要的科技园区进行了归类研究,指出由市场驱动的英美发展模式不是经济成功的惟一道路,且其自身也存在许多弊端,因此中国应该重视政府在企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文章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敦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的阿萨·胡塞恩撰写的《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趋势》一文对当前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探究。文章首先从制度层面概述了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当前  相似文献   

3.
英国《发展研究杂志》2005年2月号刊登了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国际商务与亚洲研究系副教授利奥.H.刘题为《中国与新自由主义的对抗:路径依赖、地理与党的自我改造》的文章。该文认为中国获得成功的经济改革遵循了一种介于计划经济和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之间的发展模式,而中国的历史、地理情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创新是导致中国采取现有发展模式的三个主要因素。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一、导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它所带来的快速的经济增长对减少中国的贫困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学者,如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对国际…  相似文献   

4.
英刊《亚太商务评论》2007年第7期刊登了执教于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系的埃里克·巴尔克题为《中国的知识创新:历史遗产与制度变迁》的文章。该文分析了中国进行知识创新的社会结构,论述了中国的历史遗产与当代的价值观念对创新实践的影响。现将文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引言胡锦  相似文献   

5.
美刊《外交事务》2008年1-2月号刊登了美国学者约翰·桑顿题为《任重而道远——展望中国民主》的文章。作者从选举、司法体系与监督三方面对中国目前的政治民主发展进行了分析,肯定了中国的进步,也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文章的分析是从西方的视角展开的,有其偏颇之处,但其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仍有可借鉴之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相关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有必要进行阶段性总结。如何看待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缘起与发展?如何评价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知识贡献?既有的理论研究存在哪些不足,还有哪些改进空间?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刘毅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田野教授。田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著有《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国家的选择:国际制度、国内政治与国家自主性》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备受关注,但学界却鲜有文章关注《中国季刊》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中国季刊》作为近现代中国学研究的重地,汇集了大批毛泽东思想研究大家的文章,其发表的文章既具有学术偏向,又反映了现实政治的发展导向。本文从有关毛主义独创性的争论、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毛泽东的政治思想、毛泽东的外交思想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季刊》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方面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治理与公务员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迪·豪威尔所编的《中国的治理》(Gov- ernance in China,edited by Jude Howell,Lan- 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4)一书对中国治理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分析。我们从中选取了香港大学政治学系美籍教授约翰·P.伯恩斯题为《治理与公务员改革》的文章,该文根据善治的五个要素分析了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中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现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美刊《外交事务》2008年12月号刊登了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约翰·伊肯贝瑞题为《中国的崛起与西方的未来——自由制度能否延续?》的文章。该文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会导致美国单极时代的结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的暴力斗争,也不意味着西方体系的覆灭。作者从美国的利益出发指出,只要华盛顿现在着手强化西方自由体系,那么,领导国际秩序的魁首——美国,在中国整合得更加强大时,也能保持其在国际秩序中的支配地位。文章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美刊《政治观察》(Perspectives on Politics)第6卷第1期(2008年3月号)发表了玛格丽特·M.皮尔森的书评文章,介绍了玛丽·E.加拉格尔的《传染性资本主义》一书,认为加拉格尔在全球化对中国的劳工阶层的影响方面作出了新的理解。加拉格尔重新强调了劳工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认为它是当前中国稳定和发展的关键,这改变了之前十多年的研究中强调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降低导致在国家中重要性下降的观点。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险在构建保护居民利益新模式中的作用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经济学家》杂志2003年第8期发表了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社会政策司专家Ю.米赫耶娃题为《社会保险在构建保护居民利益的新模式中的作用与功能》的文章,认为在俄罗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必须建立完整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应以社会保险原则为基础。社会保险是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最有效经济机制,是协调社会劳动关系中各基本主体利益的最完备的组织形式。与此同时,市场关系的形成也从客观上要求改变社会保险的理念和模式。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出版的《当代中国杂志》刊登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C.W.肯尼思·肯题为《中国不平衡经济增长》的文章。文章以大量的研究发现和成果为基础,预测中国在21世纪早期将出现10个大都市经济圈,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进一步在宏观策略和实际政策方面就中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中国经济在过去25年中取得了年均增长超过9%的奇迹。在21世纪之初,当全球化推动世界走向成熟的知识经济之际,中国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成为国际事务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关于中国政治经济的前景有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交政策中的能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刊《中国政治学杂志》2006年第1期刊登了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查尔斯.E.齐格勒题为《中国外交政策中的能源因素》的文章。该文认为,中国的发展日益受到能源的制约,这种情况已影响到中国的外交政策。文章还论述了中国对中东、俄罗斯、中亚、亚太地区、非洲和拉美的能源外交,以及中国通过多边组织进一步确保能源安全的努力。种种迹象表明,经济上的互相依赖能够促进国际合作,中国将通过参与多边组织和其他论坛的方式与其他石油消费国进行合作,这将缓和中国外交政策中冲突性的一面。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前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日…  相似文献   

14.
从方法论、理论意义和制度创新三个角度把握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发展方向,是深化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和外交理论研究的重要保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也有力推动着理论范式的创新。这种创新表现为中国国际关系理念与价值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和话语创新。我们需要深刻辨识中国全球伙伴关系战略对开创国际关系新模式的理论意义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世界共同现代化的制度创新价值。21世纪的国际竞争具有新的特点,更多体现为纵向竞争、间接竞争、错位竞争。由于美国视中国为长期性的竞争对手,这使得国际体系中的大国战略竞争呈现长期化态势。我们应从更广阔的战略图谱中定位竞争,从管控竞争、化解竞争的角度去应对竞争,其中包括推动实现"真正的多边主义"。  相似文献   

15.
赵三保 《法制博览》2022,(11):55-57
合同是市场活动的重要凭证.《民法典》中的合同编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合同订立是民法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推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法典》合同编中的合同订立重要发展和创新,深刻认清《民法典》合同编回应我国经济和社会中的迫切需求,其实施必将对我国...  相似文献   

16.
美刊《每月评论》2003年7—8月号发表了依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萨米尔·阿明的文章《遭遇帝国》,认为美国正在系统实施一项霸权计划,这种霸权建立在一种双重标准的非对称的全球自由主义体系基础之上,它通过损害和掠夺世界体系中其他国家、尤其是边缘国家和建立军事优势得以维持,而并非建立在美国鼓吹的“发达”的生产力和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之上。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叶竹盛 《南风窗》2013,(26):24-26
党的法治化,实现个案公正,废除劳教,2013年的这三个法治主题,代表了从理念转变到制度建设,从体系的制度到个案的实践,从坏的制度到好的制度的不同发展过程。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回顾来路,2013年或许像启动了法制改革的1978年,通过了《行政诉讼法》的1989年和加入世贸组织的2001年一样,成为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不仅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遵循马克思主义,《决定》强调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在人类制度文明史上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学刊》2011年1月号刊登了美国中国政治研究学会主席、旧金山州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白永辉(J.M.F.Blanchard)题为《中国新长征之中国跨国公司:西方研究文献述评》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激发了大量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和机构都从各自的立场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多样的研究。本刊从众多文章中选取了下面三篇视角比较独特的文章予以刊发,它们分别是刊登在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The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网站、由林登·J.埃利斯与珍妮弗·L.特纳合写的《中国水产业和畜牧业中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刊登在"中国环境论坛"(China Environment Forum)网站、由杨扬与珍妮弗·L.特纳合写的《中国的食品安全》以及由娜塔莉.拜尔写作的《有机食品在中国的扩张》。希望这三篇文章能为我国研究者在这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