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略谈我国法律名称的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谈我国法律名称的标准化寇杰一、我国当前法律名称存在的问题(一)法律名称杂乱这是我国立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我国现有的法律名称(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采用广义说)有50种之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名称有宪法、法、通则、规则、条...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法学》1992年第3期发表了周伟同志的《地方性法规名称标准化与规范化论要》(以下简称《论要》)一文,提出,对于自主性地方性法规,应统一使用“条例”的名称;对于执行性地方性法规,其名称统一为“施行细则”。本文不同意这些观点,现就地方性法规的名称规范化问题提出以下拙见,与周伟同志商榷。一、关于自主性法规对自主性法规,《论要》主张一律采用  相似文献   

3.
雇佣人责任归责原则初探──兼与肖燕同志商榷冯建妹《政治与法律》1992年第2期刊登的肖燕同志的《试论雇佣人侵权责任》一文(以下简称肖文)中提出我国的雇佣人责任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并辅以公平原则为宜的观点,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一、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世...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1985年第1期《法学研究》上发表的尹田同志《我国经济合同仲裁机关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一文,读后得益不浅。它阐述了仲裁机关具有行政和司法两种属性。仲裁机关既不是一般行政机关,也不同于司法机关,而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机构,称为“准司法机关”;并谈到这种特殊组织机构的法律地位,应该由共性质决定,等等,这些论点我们完全同意。  相似文献   

5.
苏谦 《法学研究》1980,(1):59-61
读了李昌道同志文章《对旧法不能批判地继承,只能借鉴》(见《法学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三期,以下简称李文),很有启发。李文对林榕年同志的《略谈法律的继承性》一文(见《法字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以下简称林文)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6.
《法律适用》1993年第2期刊登了王宗同志的《谈离婚诉讼设第三人》(以下简称《王文》)一文,笔者对此观点持不同意见,现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与王宗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7.
也谈法与法律的区别——与郭道晖同志商榷蔡建东郭道晖同志发表的《论法与法律的区别——对法的本质的再认识》①及《论社会主义自由——当代社会主义法的精神》②把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十分充分。本人不揣冒昧,对两文提出意见,与作者讨论。从自然法学到理论法学作者对中国...  相似文献   

8.
<正> 读了《西南政法学院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二期发表的张学军同志《检察员在二审法庭上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很受启发,这是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且意见不尽一致,值得认真加以讨论。现也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愿与张学军同志商榷。一、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确定检察人员出席二审法庭的法律地位和任务。我国法  相似文献   

9.
也谈批捕权的优化配置——与郝银钟同志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学》1998年第6期发表了郝银钟同志的《论批捕权的优化配置》一文(以下简称郝文),在对检察机关行使批捕权提出质疑和批判的基础上,主张批捕权应由人民法院来行使。对于郝文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本文将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谨与郝银钟同志商榷。一、批捕权是法律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郝文认为,检察机关只是法律监督机关,并非诉讼行为的直接参与者,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仅指对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并不包括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这一观点实际上脱离了我国整个刑事诉讼体系以及司法实践。首先,从检察机关的性质来看,我…  相似文献   

10.
从《折狱新语》中看判词语言的形象性编者按:本刊于1995年第4期刊发了杨淑芳同志《试析法律语体选择语言材料的特点》一文,文章提出,法律语体以运用消极修辞为主,象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比喻、比拟等辞格,法律语体是绝对排斥的。本期再刊登田荔枝园志的《从(折狱新...  相似文献   

11.
《政治与法律》杂志1992年第1期刊孔德然同志《简评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以下简称《简评》)一文,认为“举证责任倒置”在理论上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确定的“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担原则相悖,在实践中不仅不存在需要倒置举证责任的情形,而且适用此种原则对于讼诉的顺利  相似文献   

12.
《河北法学》1992年第1期刊发了张淳同志《浅谈我国法律关于无权代理合同效力规定的冲突、取舍和完善》(下称《浅谈》)一文,文中指出了《经济合同法》与《民法通则》关于无权代理合同效力规定的冲突所在,并对完善无权代理合同法律调整作了有益探讨,其中不乏合理之处。但《浅谈》对《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之规定所作的解释,恐有所误。笔者拟就此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擅自使用他人电话号码的行为不应承担法律责任杜立平《人民司法》1995年第二期刊登了韩玉芬同志撰写的《对盗用电话号码行为的法律分析》一文(以下称《韩文》)。笔者与《韩文》)中介绍的甲厂不构成侵犯乙厂名称权、名誉权的观点一致。第一,《韩文》将甲厂未经乙厂...  相似文献   

14.
对“漫话律师行业”一文的商榷李芳莲今年《政法论丛》第3期上刊登了袁振江、田洪升二同志署名的《漫话律师行业》一文。笔者认为,其中有些观点值得商榷,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立足点不对。该文作者把律师称为"正规军",把厂企司法办、乡镇街道法律服务所、司法所等称...  相似文献   

15.
陈晓国同志在《法律科学》1991年第1期上发表了《对土地出租若干问题的探讨》(以下简称陈文)一文,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土地使用权出租这一法律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土地出租”的概念,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一、土地使用权出租是对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但在我国法律上存在两种保证人,一种是民事上的保证人,一种是刑事上的保证人,而作为刑事上的保证人,刑事诉讼法中只规定了保证人条件、义务及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却对于保证人名称、定义、法律地位,一直没有明确的称呼和法律概念。笔者认为,应当以法律形式明确其名称、法律定义及其特征,区分其与民事上保证人的异同,确立其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以及与刑事诉讼参与人的联系。一、从法律上确立刑事保证人名称、定义和法律特征为何从法…  相似文献   

17.
读《治与法律》1987年第3期所载张旭生同志撰写的《试论经济合同公证后出现纠纷的调解解决》一文(以下简称张文),我们对文中公证机关对公证后的经济合同产生纠纷进行调解解决的观点不敢苟同,故在此真陈管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与张旭生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86,(8)
本期发表的李光灿同志“从世界法律史的比较研究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文,是他为《唐律疏议·译注》写的序中的一节。该节主要从此较法律史和法制史的角度,指出《译注》的出版给攀登中华法系高一级的峰岳,创造了有利条件。该序全文一万多字,本刊将分期予以发表,以资治法制史和比较法研究者参酌。  相似文献   

19.
“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标记和原产地名称”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1条第2款确定的一项保护内容。在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体系中,对商标、服务标记的法律规定比较明确,相对地对原产地名称,货源标记的确认和保护则比较薄弱。本文拟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精神,结合一些国家的立法实践,着重对原产地名称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体系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什么是原产地名称?这是立法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将原产地名称作为保护对象,但对于原产地名称的含义并没有做出具…  相似文献   

20.
不宜增设“拒不偿还债务罪史兴用1994年第5期《法学杂志》发表了牛长勇、轩兰英同志撰写的《建议设立拒不偿还债务罪》一文,就设立拒不偿还债务罪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笔者读罢,颇受启发,但有不同意见,现提出来与两位商榷。首先,从现有法律规定看,对拒不偿还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