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西政报》2008,(15):48-48
1.哪些单位及其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合伙合作律师事务所等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相似文献   

2.
《政策》2005,(4):62-63
《湖北省劳动合同规定》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必须实行劳动合同管理的范围为:全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3.
政策问答     
《劳动保障世界》2007,(11):42-43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8,(1):117-118
1.民办非企业职工有法可依。劳动合同法扩大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劳动者。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5.
一、《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由于新的用工主体、用工形式不断出现,《劳动合同法》扩大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一是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也就是在适用范围中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劳动者。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障世界》2005,(5):26-28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尚未与劳动者(包括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工作岗位上招用的全日制劳动者、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尽快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大幅提高,劳动争议发生率逐年攀升,实践中由于劳动合同不规范、不合理导致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不在少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书面化的要求,调岗、调薪、变更劳动合同等均要求采用书面形式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一旦劳动合同约定不清或者条款设计不合理,将给企业带来无尽的麻烦,那么如何设计一份完备的劳动合同文本及管理制度,从劳动关系建立之初就有效预防劳动争议呢?  相似文献   

8.
以合同管理为纽带建立和谐积极的劳动关系   保安服务企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保安员,所以,建立一种和谐积极的劳动关系,一直是保安服务企业和保安员双方孜孜以求的目标。目前普遍认为,正确处理劳动关系,调解劳资纠纷的重头戏就是要把问题解决在源头,即抓好劳动合同管理。合同作为劳资关系的法定形式,其双方,一方为劳动者 (保安员 ),一方为企业。由于事实上存在着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关系的不平等性,作为被雇用方的保安员处于弱势地位,侵害劳动者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在这里企业是矛盾体的主要方面,应自觉把企业的劳动关系切实引导到法制轨道上来。   1充分认识签定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其一,劳动合同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从哪抓起呢 ?应该从劳动合同管理抓起,管人首先要懂得管理劳动合同。其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法定形式。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劳动关系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确认形式,计划经济年代靠行政办法来确认,有个花名册就行了,而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契约经济。经济关系靠合同来法定化,劳动关系也要靠合同来法定化,合同是劳动关系法定化的基本表...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保障行政执法行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适用本条例。  相似文献   

10.
张颖慧 《求索》2011,(6):152-154
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企业组织形式变化的速度,我国《劳动合同法》为此已初步确立了劳动合同承继制度,为了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承继制度,引入劳动合同承继中的劳动者异议权已势在必行。劳动者异议权是劳动者享有的在企业组织形式变动过程中影响劳动合同承继效力的一项权利,在当今经济与法制土壤中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与实际需要。同时,建立劳动者异议权也必须持有谨慎的态度,并充分考虑异议权的形式、期限、具体内容、权利主体等因素,使这项制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琦 《湖湘论坛》2002,15(1):77-78
劳动合同是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合同类型之一,由于《劳动法》及其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是在1994年劳动用工制度尚未定型,劳动合同较为单一的情形下制定的,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新类型的劳动合同层出不穷,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对日趋复杂的劳动合同关系的调整已不适应,如何调整和规范日益复杂的劳动合同关系,使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是我们法律工作者研究的一大课题。一、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双方主体在我国,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维护各自权利的法律依据。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逃避义务。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不办理终止或续签手续.从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合理解读劳动条件与劳动合同内容的概念,从形式和实质层面明确劳动条件变更和劳动合同内容变更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劳动合同变更的应然界限。我国应完善劳动合同变更制度,在法律上给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单方变更合同内容的权限,使劳动关系得到合理、合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的背景、内容及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地区、行业和单位甚至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2005年全国人大常  相似文献   

15.
3月12日,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正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由此引发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种意见已达十几万份。有农民工在写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信件中说:“听说要制定劳动合同法,作为一个农民工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能给广大劳动者带来福音,成为劳动者的天使和保护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立法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这部法律的制订和实施不仅会为亿万劳动者提供维权“利剑”,同时也将对企业用人产生深远影响。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从理论上讲是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的基本法,它的立法宗旨就是向劳动者倾斜,劳动合同法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和宗旨,它依然需要向劳动者倾斜。在当前资强劳弱和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用法律保障平等自愿协商签订劳动合同,或许会改变劳动关系实际不平等的状况,从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关注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进程,审视劳动合同签订的现状,聚焦最敏感的欠薪扣薪问题,其实质是关注劳动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1.劳动合同须签订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协议,它用来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陈某是某厂的职工,与该企业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劳动合同。陈某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企业既没有与陈某终止劳动关系,也没有续订劳动合同。陈某看了《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条款,便要求该企业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但等了一个月后,该企业也未与陈某签订劳动合同,陈某随即以该企业违反《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请求其责令企业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8.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相似文献   

19.
王瑛 《传承》2008,(10)
用人单位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恐惧"完全是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解,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让员工端上"铁饭碗".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雇"的框架下还是拥有广泛解雇劳动者的自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弥补了我国劳动合同短期化的缺陷,为劳动者的职业生涯提供牢固的保证,推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长期和谐平等的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关系双方的和谐共赢,有利于用人单位增强自己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王瑛 《传承》2008,(20):104-105
用人单位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恐惧"完全是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解,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是让员工端上"铁饭碗",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雇"的框架下还是拥有广泛解雇劳动者的自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弥补了我国劳动合同短期化的缺陷,为劳动者的职业生涯提供牢固的保证,推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长期和谐平等的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关系双方的和谐共赢,有利于用人单位增强自己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