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商和利 《青年论坛》2008,(5):160-160,F0003
档案的安全管理与开放利用是档案工作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把好开放档案的审查、档案的解密关,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健全安全监督机制,都是确保档案安全管理与开放利用两不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田建民 《前沿》2008,(12):126-132
对于中国来说,公众外交是一种崭新的外交理念。公众外交是指一国以本国外交民主化寻求国家利益充分、准确的表达为起点,以信息和思想的流动为核心,以他国公众为对象的非传统性外交形式。公众外交是内向性维度与外向性维度的结合与互动。公众外交的内向性维度是指一国公众对本国外交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强调公众对本国外交事务的“主体参与性”。属于一目国内政治范畴。公众外交的外向性维度是指一国政府以他国公众为对象的宣传和文化交流活动,强调外交的“对象性”,属于一国对外事务范畴。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与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抉择,必然要求把公众外交纳入中国总体外交中来。文章进而对中国公众外交的理念和现实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开放档案的审查,档案的解密,以及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健全监督机制等,提出了利用档案,做好保密,服务社会,加强管理,在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要正确处理档案资料保密和利用的关系,从而使档案资料得到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共外交包括国内维度和国外维度两个方面。国内维度指本国政府与国内公众在对外政策或外交议题上的双向互动。国外维度不仅包括本国政府对外国公众的单向影响,还要包括本国公众对外国政府或外国公众的影响。当今的政府间外交因对国内与国外公众舆论保持的高度敏感而不同于传统的政府间外交,往往也具有公共外交的性质。当前,中国公共外交国内外维度间的关联性在增强。本国公众和本国政府在参与国内外维度的公共外交时,还面临着难以克服的政治—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5.
胡腾蛟 《求索》2011,(12):94-95,221
冷战后,美国将公共外交作为“塑造和平”的新范式加以广泛应用,其内容日益拓展到社会学层面上;从特点上看,美国公共外交与地缘政治战略、反恐战略和国家形象修复战略紧密结合以维护其软实力优势。从发展趋势看,美国开始探讨公共外交“去中心化”。更加强调以公众为主体,着手解决“有效性”问题,以最大程度地维护美国全球利益。  相似文献   

6.
周蕾 《前沿》2008,(10):198-200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各国民众对政治生活参与意识的提高,外交这个过去一直被视为特权和专门职业的领域也日益公开化、大众化,由此公众外交成了全球化时代实现国家利益的新的战略工具。  相似文献   

7.
刘朋 《理论月刊》2012,(8):29-32
政党形象是历史与现实的客观存在,其实质是一种外交行为。政党形象的概括和抽象,是形象主体对全世界作出的政策宣示和政治承诺,决定着政党外交的发展走向。政党形象有着其内在的生成逻辑,在中共政党外交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与特质。在政党外交的未来发展中,政党形象的定位将走向更加民主、开放、向前。  相似文献   

8.
倪波 《社会主义研究》2007,3(1):122-124
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大”。从主体上看,“大外交”包括以国家(政府)外交为主体的政党外交、首脑外交、民间外交等;从对象上看,“大外交”包括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国际组织等;从内容上看,“大外交”包括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等。邓小平“大外交”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外交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江泽民的外交思想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是从某个领域研究江泽民外交思想。主要从战略观、安全观、开放观、外交的特点、外交工作的任务和党际关系上来研究江泽民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举办“抗日战争与上海”档案图片实物展 7月30日,由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联合主办、上海市档案馆承办的“抗日战争与上海”档案图片实物展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向公众免费开放。这个展览从上海市档案馆馆藏中,精心挑选了图片200多张,档案文献和实物100多件(组),并在市收藏欣赏联谊会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11.
齐前进 《中国人大》2013,(18):53-54
美国长期重视和大力推行公众外交。美国会通过立法和研究听证等途径,积极参与公众外交。我应适当借鉴经验,考虑加强我公众外交立法建设。美国会公众外交立法历史悠久,经历了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在冷战的几十年间,美公众外交目标主要针对前苏联。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史密斯·蒙特法》,规定美国对外信息传播的目的,是"促进别国对美国的了解,加强美国民众与别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据此,美国国务院任命专管公众外交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08,(10):9-11
妇女外交,是国家民间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妇女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期,妇女民间外交以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在对外交流中发挥了独特优势。围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服务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服务首都妇女儿童事业,在全国妇联的指导下,北京市妇联不断完善和加强外事工作建设,对外交流工作实现健康、稳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涛 《人民论坛》2014,(9):183-185
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完整、科学、系统性的。南海问题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邓小平时代,中国运用邓小平外交思想较好地维护了南海问题的大局面,为中国南方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当前,南海问题日益冲突化,成为中国周边安全战略的一个矛盾热点,我们需要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正确处理南海问题,为“中国梦”宏伟目标的稳定实现提供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   

14.
郑伟 《青年论坛》2009,(5):16-19
青年外交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外交活动走向多元化的重要标志。目前,青年外交日渐呈现出由边缘走向中心、由补充走向主流、由双边走向多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朱全国  肖艳丽 《前沿》2014,(11):202-204
公共外交中文化一直都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直到20后,文化才真正成为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文化成为公共外交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由文化在当代国家软实力构成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当前中国公共外交在文化中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即个体化与信息化、学习交流、旅游、中国传统文化的细化传播。  相似文献   

16.
谷宁 《新东方》2012,(6):38-43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我国推动外交多元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的时代背景下,地区政府主导,以服务中央整体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城市外交登上了历史舞台.海口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的代表,本文以之为案例,首先回顾了城市外交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海口市开展城市外交的主客观条件,进而在总结海口当前城市外交特点的基础上,为其外交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毒品外交是20世纪之初美国大国外交的内容之一.伴随着美国毒品外交政策的实施,以多边合作为特征的国际禁毒运动也应运而生.美国毒品外交除了具有理想主义外交的独特外延,更有着其强烈追求国家利益以及服从国家战略需要的内涵所在.对外延与内涵两个方面予以考察,应是探析美国毒品外交乃至整个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视点.  相似文献   

18.
朱全国  周子渊 《前沿》2014,(7):189-191
公共外交在当代外交活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其主体来看,存在着三种形式。一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政府公共外交;二是以政府主导,由各种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公共外交;三是以政府为主导,民众个体为主体的公共外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个体公共外交提供了技术基础,而大规模的、不同国家民众间的流动与交流成为个体公共外交的现实基础。个体公共外交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个体公共外交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与外交活动,有必要提高每一个个体的公共外交意识。  相似文献   

19.
从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 中国外交的重要特色就是政府外交与人民外交的相辅相成。新中国成立时,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几乎同步开始运行。中日建交的历史进程中的“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中美建交前的“兵乓外交”,都是民间外交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案例。在1957年,周恩来总理曾经对中国的整体外交有过界定,即“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我国的民间外交在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记入史册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廖周 《八桂侨刊》2009,(4):69-71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归国工作异常艰难。本文通过一份外交部的解密档案来解读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留学生归国政策,体现出中国政府以最大诚意和细致的工作来争取广大留学生归国。充分地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留学海外人才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