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市一男子刘某精神空虚,一天傍晚喝酒,酒醉后遂想打人。当晚11点钟左右,刘某闯入其邻居的屋内,用砖块将熟睡中的两个小孩头部打伤,次日凌晨4点左右,刘某又闯入另一户人家,用同样的方法又将另一人打伤,经鉴定,被打伤的三人都是轻微伤。在处理此案的过程中,形成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2.
八面来风     
告读者:八面来风是我们广大读者的栏目,欢迎大家书海拾贝,踊跃荐稿,推荐费从优。糊涂锁匠成帮凶入室盗贼竟请其开锁入室作案一家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郊的超市,由于种种原因,常有商品被盗,总经理王某对此大为恼火。7月30日,超市保安抓到小偷刘某后请示王某如何处理,王某心生一计:何不将小偷的情况在超市门前的公告牌上公告,既可对小偷刘某给予惩戒,又可警告他人。主意拿定后,王某安排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小偷的基本情况,在超市公告牌上作了公告:“为便于顾客自我保护和维护超市的利益,本超市特将抓获的小偷刘某的情况公告如…  相似文献   

3.
案例:马某因其妹妹前不久被刘某打伤,便纠集李某、徐某等来到刘某家寻求报复,以致引起双方斗殴。打斗中,刘某用刀将马某、李某二人扎伤,马某、李某二人被扎后跑出刘某院子。徐某见状也急忙逃跑,刘某紧追不舍。慌乱中徐某被院内的杂物绊倒,刘某趁势用刀扎向徐案例:某。经法医鉴定,马某、李某、徐某三人伤情均为重伤。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刘某扎伤马某、李某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范某等人是某渔具制造厂职工,在参加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多次要求用人单位改善劳动条件,范某等人的车间温度很高,职工热不可耐。要求用人单位采取降温消暑措施,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范某等人认为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条件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相似文献   

5.
<正>案情回放邓某以能将曾某的子女杨某安排到部队为由,与其约定分三次收取曾某30万元人民币并分别出具借条3张,约定于当年3月底至9月底还清,并口头约定如果未能成功安排曾某子女去部队,则返还原款项。后邓某未能将杨某安排到部队,也未按时归还款项,经催收未果后,曾某将邓某告上法院,请求法院判令邓某立即归还借款30万元。  相似文献   

6.
日前,年逾五十的女教师王某在某连锁快餐店内.被一名男青年以侵犯他和一名女青年的隐私权为由打伤。王老师将这家快餐店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是各种合法权益最直接最有效的保障,但为防止其被滥用,刑法规定了严格的正当防卫合法条件,由此构成了极具我国特色的正当防卫理论。认真分析防卫时间、防卫限度的司法实践问题,深入探讨防卫过当行为人和假想防卫行为人的罪过形式,有助于正确界定各种防卫行为,有效保护并引导正当防卫权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8.
是调解解决还是给予治安处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情简介2001年4月29日,王某(女,36岁)与邓某(女,39岁)在共用的厨房内因用自来水发生口角。双方言语冲突激烈,惊动了各自的丈夫,他们各自将自己的妻子劝回家。劝阻中,王、邓仍不相让,恶语相加。王回家后找出一根木棒欲打邓,这时邓冲上前用手抓王的头发。双方再次互相抓扯到一起,王被邓扯掉一撮头发,脸部被抓伤,衣服被抓破;邓的脸部也被抓伤,左手臂有硬物打伤痕迹。王事后去医院诊治伤情,支付治疗费310元,邓未去医院治疗。辖区派出所接报后民警赶赴现场,经过调查后当场作出调解处理意见:各自治疗,医药费…  相似文献   

9.
谯冉  张楠 《公安研究》2023,(7):64-73
治安正当防卫是正当防卫的一种重要类型。治安正当防卫的规范构造既要保持正当防卫制度整体的内在统一性,又要体现治安行政法治的特殊法律价值和功效,防卫意图、防卫起因、防卫实践、防卫对象等方面与刑事正当防卫类似,由于存在于治安案件范畴,因此不需要设置限度条件。同时,治安正当防卫的认定还应在常规的正当防卫构成要件判断的基础上着重考虑防卫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法制》2010,(22):63-63
编辑同志:刘某、张某、费某三人合伙承包经营一食品厂,每人各出资10万元,合伙协议约定盈亏共担。后刘某以经营无利可图为由要求退伙,但另两人不同意,也不进行结算.自此刘某便不再参与经营。请问,在合伙账目未结算时如何要回投资款?  相似文献   

11.
忠告与提示     
“捉奸”伤人被判刑“二奶”受辱获赔偿安阳女工刘某与其兄姐四人 ,破门而入将丈夫李某姘居的“第三者”付某当场抓住 ,痛打一顿 ,剪掉她的头发 ,并将付某和李某光着身子反绑在一起。刘某认为捉奸拿双 ,铁证如山 ,接着报警称有人非法同居。但是 ,经检验 ,由于已构成李某和付某轻伤 ,刘某兄妹四人被依法刑事拘留。去年6月22日 ,法院审理此案后认为 ,刘某兄妹对付某实施了侮辱行为 ,已构成侮辱罪。结果 ,刘某兄妹四人分别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至6个月不等 ,并赔偿付某医药费等损失1000元。此事在当地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法律界人士认…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13,(6):81-81
编辑老师:你好! 我是一名在火车站工作的保安员,今年2月27日,我在车站候车室外执勤时。旅客董某向我走来说自己的手机被骗走了。经询问得知事情经过是这样的:2月27日上午10时许,刘某正在火车站内候车,见坐在身边的董某使用一新款手机,便心生贪欲。在搭讪中刘某佯称自己手机没电了。要借董某手机给自己的朋友打个电话,董某不好意思拒绝,便将手机借给了刘某,刘某以候车室内信号不好为由走出候车室并趁董某不备逃走。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法制》2010,(16):65-65
编辑同志: 某销售公司的经理孟某和业务员范某一同去外地出差,处理业务。孟某想把范某介绍给以前的同事董某认识,以方便其在业务上联系。晚上,三人一同住进某销售公司安排的旅馆,后去吃晚饭,席间三人都喝了酒。在回旅馆途中,孟某和董某发生争斗,被公安机关带至当地派出所。而范某独自一人回旅馆。结果,范某在路过旅馆旁边的垃圾中转站时,坠入旁边的河里身亡。公安机关未作死者酒精含量检验。请问,范某是否构成工伤?  相似文献   

14.
保安人员,由于其保安服务工作的性质,处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前沿。因而,如何认识和依法实施正当防卫,对保安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试就正当防卫谈些浅见。保安人员实施正当防卫的条件实施正当防卫必须有危害社会的...  相似文献   

15.
将执勤民警打伤,应定何罪?编辑同志:某晚,外地歌舞团在物交大会上演出,青年吕某醉酒后强行闯入演员更衣室,被执勤的民警陈某制止,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将其逐出场外。不料吕又回到场内,趁值勤的陈某不注意,用石头将陈击昏,经法医鉴定,陈某颅骨骨折,构成轻伤。请...  相似文献   

16.
案情:2009年1月5日,被告人刘某、钱某、李某、王某等4人以梁某的丈夫屈某拖欠其4人工钱和找不到屈某为由,来到梁某租住的房屋,要求梁某代丈夫支付工钱。面对突然找上门来的讨债人,梁某一再声明自己与屈某已分居多年,目前正在等待法院的离婚判决书,且自己对屈某是否欠钱不知情。但刘某等人根本不听解释,他们赖在梁某家中,每天白天除了吃喝、打扑克外,晚上也睡在客厅内。梁某和妹妹先后几次劝刘某等人离开.侣他们不予弹睬。  相似文献   

17.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08,(16):15-16
做你的眼睛和盲杖 2005年2月26日晚7点,有4名青年男子来到宁夏爱德盲人按摩中心,拿起邻床患者的皮包就跑。患者大喊“抓小偷”.盲人医师们闻声进行堵截,不顾歹徒“谁过来就捅死谁”的威胁恫吓扑了上去!从楼内打到楼外,持续了20分钟,直到110赶到,参加搏斗的盲人个个受伤,有的鼻子被打伤,有的肘部被蹭破,有的鞋子被踩破,白色的工作服血迹斑斑.依然死死抓住小偷不松手.直到小偷被缉拿归案、患者的财物失而复得……  相似文献   

18.
韦某将其所有的发动机存放于南宁市某汽修部内代销。2009年2月2日,刘某急需一台发动机,遂通过该汽修部与韦某取得联系,欲购买韦某存放在该汽修部内的发动机。双方经过协商约定,由刘某购买韦某的发动机一台,价款为6.5万元,预付款1万元,试用期一个月。双方约定:如刘某一个月内退机给韦某。韦某则只适当收取发动机磨损费;如不退机,刘某一个月后交清余款给韦某。当日,协议签订后,韦某将发动机交付刘某。试用期满后,刘某既未退机,亦未向韦某支付余款5.5万元。韦某向刘某发出付款通知,要求其支付发动机余款,被刘某拒绝,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刘某付给发动机余款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法制》2011,(28):61-61
星月公司有两名股东,其中范某持有公司15%的股权、陆某持有公司85%的股权。后范某与陆某签署了协议书,双方约定,范某将持有的公司15%股权及附随的其他债权债务转让给第三方,范某出具了授权书,授权陆某全权办理转让事宜,待陆某与第三方签订股权转让合同后.范某直接与新股东办理工商变更等手续。而不决  相似文献   

20.
困惑之一,如案例一:2004年5月,刘某与杨某协议离婚,双方对财产和子女抚养权、探视权达成了协议,约定孩子归刘某抚养并单独负担抚养费,杨某不承担孩子的抚养费,也无权探视。几个月以后,孩子因十分思念母亲杨某,要求与母亲见面,刘某以协议为由拒绝孩子与杨某会面,此案的问题是:子女是否享有探视权?探视权是一种权利抑或也是一种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