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治“热”的同时要考虑如何启动“冷”,才能避免出现新一轮经济不振,从而真正走出“过热-硬着陆-通缩”的尴尬循环。  相似文献   

2.
我国明年将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谈及其与东北税改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税改研究颇多的辽宁省财政厅厅长邴志刚指出,前些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带来财政负债较大、一些国债投资效益不明显、个别地方政府充当投资主体等同题。政府投资容易造成过热,财政赤字又有风险,因此积极财政政策转为稳健财政政策是明智的。但退得太快,又容易造成通缩,所以退出国债拉动的政策,应当及时跟上减税政策,这样有利于政策的衔接,也避免出现经济波动,因而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实施可谓正逢其时。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宏观经济形势是通缩还是投资反弹存有判断差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张立群为此进行了五点分析经济增长由上升期转入稳定期,加上各方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发展积极性, 使得今年经济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全年GDP增长继续保持在10%左右。具体分析全年走势,得出如下判断:  相似文献   

4.
新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宏观经济日益显示出其运行的复杂性,刚刚还为通缩而苦恼,一转眼,局部过热已迫在眉睫,而如果我们采取一刀切的调控方式,转过年来很可能又要重新“启动经济”。因而,新宏观调控,也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宏观调控,某种程质上将更加依赖市场。  相似文献   

5.
十年首变:“稳健”转为“从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好字优先,科学发展,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在现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急速上升的通胀开始迅速逆转,2009年始通缩压力已初现。这一变化过程主要在于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由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的通胀是不可持续的,其必然会转化为更严重通缩。只有有效地解决有效需求不足,才能保证我国通胀平稳运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急速上升的通胀开始迅速逆转,2009年始通缩压力已初现.这一变化过程主要在于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由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我国的通胀是不可持续的,其必然会转化为更严重通缩.只有有效地解决有效需求不足,才能保证我国通胀平稳运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逆城市化”:一个美丽的转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城市化”向“城乡一体化”这一美丽的转身,既破解了治理“大城市病”的难题,促使城市化更加稳健地可持续发展,又注重了城市发展对农村的带动和利用农村的发展来支撑城市化,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9.
电力改革:重理思路求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缺电的严峻形势下,电力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该如何推进?联手治理电力交易市场,使其“稳健”运行是改革攻坚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孙国俊 《党政论坛》2011,(13):60-60
成熟的领导干部应当更稳健,善于与方方面面和解,但这种“和解”,不是不要原则,不要批评,不要指责的“好好先生”,而是善于抓大放小、求同存异、化干戈为玉帛的一种能力和智慧,最终达到和谐团结的目的。为此领导干部要善于做到以下几种“和解”:  相似文献   

11.
近日盛传一则消息:国际投资银行瑞士信贷波士顿第一公司驻新加坡首席经济学家巴素指出,中国目前高达15-20%的投资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和通缩危险。认为“中国目前正面临潜在危机爆发点。这个获得最热络资本流通的地区,将会是下一个危机发生的地区”。 另一个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大通虽然说得没有这样可怕,但其日前公布的经济报告也指出, “中国经济出现过热情况”,并有可能“导致进一步的产能扩张和加重通货紧缩压力”。 这种判断和分析有多少根据?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内外著名研究部门和机构,期望从站在中国经济研究最前沿的专家、学者那里找到问题的真相。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继续“稳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稳健”不等于保守与偏紧目前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的比率已与经济最热的10年前相差无几今后重点在于解决执行过程中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3.
债务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起源,经济主体的不同动机有着不同债务融资需求,处在不同经济周期也有不同债务选择,债务累积使得债务风险有可能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从机制看,债务风险传导的机制包括流动性机制、资产负债表衰退机制、“债务—通缩”循环机制。从实践看,系统性金融风险表现为提高经济主体的负债水平,降低经济主体的可持续性,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从路径看,治理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设置经济主体负债率阈值,健全债务风险监管体系,建立债务风险隔离机制。  相似文献   

14.
河北钢铁集团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战略目标,以“调整结构、做强做优”为中心任务,突出抓好“深化整合、精细管理、科技创新”三大重点工作,经受住金融危机和行业困难的考验,实现稳健经营,较快发展,连续3年跻身世界500强。集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确立“融人中心抓党建、争创一流促发展”目标,以实施“四大工程”为抓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党建工作上水平。  相似文献   

15.
袁元 《瞭望》2005,(39)
逐渐回落的物价,表明中国开始进入高增长、低物价区间,预计全年GDP增长在9%左右,CPI涨幅约为2%。随着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创下2003年9月以来新低,学界有关通胀通缩、过热趋冷的争论再度响起。是什么原因导致8月CPI仅同比上涨1.3%?回落的物价涨幅,其究竟意味着通缩的开始?还是宏观调控目标到位的方向标?就此,《瞭望新闻周刊》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05,(2):47-48
财政部长金人庆说,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三个意义,即“适度、避险和公平”。适度——指通过政府财政支出的逐渐减少来降低经济发展对赤字财政的依赖程度。避险——即通过稳健财政政策对政府支出的抑制,规避因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可能形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和过去7年积极财政政策发行的9100亿元国债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创业者”表彰大会上,一位架着金边眼镜、头发花白的老者,庄重地从颁奖人手中接过了奖状与奖杯。他步履稳健,宽阔的前额和炯炯有神的目光闪烁着智慧与奋斗精神,引起在场人们的注目。他就是“创业者”铜牌获得者、南京民革党员、金陵国际语言进修学院院长涂元晞。  相似文献   

18.
黄蕙 《瞭望》2005,(27)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指出,当前CPI处于较为理想的区间,近期不会发生通缩。从目前我国情况看,CPI在1%-3%之间是比较理想的区间,超过3%一般认为出现通胀,超过5%就有比较高的通胀;低于1%则视为通缩。目前我国四五月连续两个月CPI增幅为1.8%,应该说恰值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区间。应当说我们现在还存在比较轻微的通货膨胀,但在我们目前的经济条件下不可能是零通货膨胀。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经济  相似文献   

19.
李洁 《瞭望》2006,(48)
“十一五”期间,在就业、社会保障和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上,政府都将承担更多的责任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转发布实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长期专项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劳动保障事业向政策更加完善、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更加有效、运行更加稳健方向迈进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20.
南油物业公司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发展经济、提高效益为中心,以稳定主营业务为基础,转变观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起有效的经营激励机制,公司全体员工克服种种困难,致力开拓创新,增强企业信誉,提高企业形象,使企业获得了稳健有序的发展。该公司为了塑造企业外部形象,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