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和日元在东亚货币合作中有着"名义锚"之争.尽管孰高孰低尚难以定论,但这种竞争将不可避免,再加上人民币面临着各种国际化困境,就使这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为此,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来增强人民币的竞争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人民币的汇率机制进行改革.通过优先完善汇率机制,可以降低金融市场风险;可以为中国争取更好的国际环境;可以有利于优化出口结构,降低贸易不平衡,改善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崛起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和对外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加深,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设计,不同初始条件和目标选择会产生不一样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依赖.因此,在地域维度上要遵循“周边化→区域化→全球化”由小到大的原则;在国际货币职能维度上应选择从“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锚货币”由低到高的次序.同时,探索“自由贸易区”和“双边协定”等多种方式,而人民币实现“东盟10 +3”区域化是国际化路径中条件最为成熟的.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被东亚货币合作的"集体行为"所推动,并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东亚货币合作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着诸多的机遇与困境,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存在悖论的重大课题,面对一种全新的尝试,人民币国际化也只能是根据国际国内的形势发展而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4.
邹建华  ;李江涛 《求索》2008,(4):12-14
与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人民币必将走向国际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将是利用CEPA框架把香港建设成为人民币的离岸金融市场,进而把人民币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价值货币、流通货币、储藏货币,在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东亚国家首先以汇率联动机制EAERM(East Asia Exchange Rate Mechanism)货币合作机制向亚洲货币单位(ACU)合作形式过渡中,人民币国际化将以“共同货币篮制货币”中的重要权重货币,在未来亚洲货币一体化合作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化货币。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建设同样面临制度建设与国家金融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1,(10):38-39
欧元之父蒙代尔(Robert Mundell)最近提出成立新世界货币体系的构想,认为可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组成一个大货币区以保持汇率稳定。这个构想的可行性仍待评估,但凸显了人民币在新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性,中国大陆亦正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台湾金融机构短期虽可取道香港累积经验,但最关键的仍是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务期两岸共同努力促成。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复杂、动态的过程.从地域范围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应分三个阶段:首先是周边化,其次是亚洲化,最终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本文从建设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与东盟的货币金融合作、与日本的货币金融合作三个方面剖析人民币区域化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1,(4):53-53
“十二五”规划中广受台媒关注的一点则是提到未来应“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这也意味着两岸经贸制度化的层次日益提高;继贸易、投资、金融产业合作之后,货币面的议题应是下一阶段的重头戏。尤其是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正目益提升,2015年以前让人民币可自由汇兑也已排入改革进程。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虽然仍有待努力,但至少已具备区域货币的实力。可以预见,  相似文献   

8.
货币国际化是开放型经济大国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全球政治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反映。全球经济严重失衡和次贷危机引发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需求,人民币国际化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从2008年底我国陆续与多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到2009年确定在香港试点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再到2010年6月的人民汇率机制改革,无不彰显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意愿和能力。人民币国际化将对我国中央银行造成重大挑战,同时也将有利于促进中央银行与国际接轨,转变为更加科学高效的现代化中央银行。我国中央银行需要在独立性、职能目标和政策工具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周光友 《人民论坛》2023,(22):32-35
数字人民币是数字金融的重要内容,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保障。本文从计价货币、投融资货币、储备货币和动态回流四个维度,分析数字人民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机制。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数字人民币通过提升对外贸易计价结算、对外投融资的使用量,以及增加外国央行储备货币的比重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以人民币动态循环回流体系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海红 《人民论坛》2023,(18):86-90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著进展,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和计价等国际货币功能全面增强,使得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了稳定地位。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持续推动金融开放。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从经贸层面看,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重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直接用本币结算有利于降低成本,更加便捷。从对中国经济信心层面看,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为中国经济在国际社会赢得更多“信任票”。未来,要进一步加强人民币的吸引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6,(3)
在经济金融全球深化、国际资本频繁大规模流动,以及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和人民币国际化等宏观背景下,2014年中俄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开放外交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国际战略相对接和融合的重要举措。中俄货币互换不仅能促进双边经济贸易合作深化、提高共同抵御经济危机的信心和能力、稳定金融市场、降低汇率风险,而且有利于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提高国际地位与实力。中国在未来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时应注意提高货币互换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注意并管理货币互换协议存在的风险,关注和提高政策沟通的必要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东亚汇率合作有各种方案建议,但是东亚汇率合作现实的选择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次区域汇率合作。本文将东亚地区分为中国-日本-韩国次区域、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次区域、中国-东盟次区域,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变量GARCH模型,分别研究人民币与次区域内其它货币之间的风险传递关系,判断开展次区域汇率合作的市场基础。结果表明,现阶段人民币应选择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次区域开展汇率合作;在中国-东盟次区域内,人民币应选择泰铢作为汇率合作伙伴;目前还不具备开展中国-日本-韩国次区域汇率合作的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后,国内外有利的经济环境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机遇.但也存在很多未知风险,在分析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收益和风险,并对美元、日元和欧元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要审时度势,慎重前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8月10日在央行上海总部揭牌仪式上发表讲话,细解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尤其就“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主要内涵做了详细说明: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是主要的篮子货币,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时事半月谈     
《小康》2021,(23)
正媒体最新报道,各国央行中,有三成计划增持人民币,有两成想减持美元和欧元。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是正常现象,从国内角度看,国家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社会治理良性稳定、抗疫成功、经济恢复迅速;从国际上看,一些主要大国滥发货币、动辄金融制裁、疫情控制不力等。这些都是人民币国际化加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才真正开始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直到目前,东亚合作一直是东盟牵头.然而,现阶段东亚合作停滞不前,东亚一体化更是遥不可及.一个重要原因是东亚区域内没有一个“带头大哥”担当倡议者和执行者.东亚区域领导权问题应看成是东亚有实力的国家选择领导方式的国家策略,这种国家策略与东亚各国的利益结合形成共同利益,既成就了国家未来的领导地位,又可以通过主导国家建立相应的机制,规范国家的行为,从而形成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掀起了大规模货帀互换合作的浪潮。我国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初衷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但伴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和"欧债危机"的蔓延和扩散,我国中央银行加快了与世界各国货币互换合作的步伐,其目的是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竞争导致两国贸易摩擦将是一场持久战,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面临新一轮的重构。从短期效应来看,中美贸易摩擦损害人民币币值稳定和我国贸易市场份额,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效应来看,贸易摩擦对完善我国营商环境产生的倒逼机制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应对内审慎制定宏观政策,对外促进区域经济合作,通过数字货币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东亚经济地位迅速提升,对促进东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徘徊,进而鼓吹“中国威胁论”,要求人民币升值,但人民币币值稳定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东亚乃至世界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人民币要想成为强势货币,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都在谈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我认为,中国应将人民币国际化这一目标置于更广阔、全面的金融战略之下,使之符合中国经济、货币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