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当代世界性文化美学思潮出现在80年代的台湾涛坛,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与社会背景。在涛思方面,台湾后现代女性涛歌的本质特征是"消中心"和"反理性";在涛艺方面,台湾后现代女性诗歌主要采取了边界消失与即兴演出、后设语言与意符游戏、博议拼帖与谐拟手法、形式实验与"零度写作"等多种艺术策略。台湾后现代女性涛歌独特的涛学品格更在于其将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有机融合,对男性权力、秩序和统治进行瓦解性与破坏性书写,重视日常化生活形态的表达。因此,在台湾当代涛歌史上,后现代女性诗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亮 《青年论坛》2009,(2):25-29
从“80后”的诗歌文本入手,结合其历史境遇进行阐释。在文学层面:切入当代,追求诗的时代活力的写作向度;在美学层面:继续沉溺于后现代,用个人化了的“反崇高”和“冷抒情”呈现其审美趣味;在生命学层面:通过体验主体生命与客观世界的关联,唤醒自我的本真和精神的自明;在社会学层面:恐惧和希望的折叠,构成了一种存在的自卫机制。  相似文献   

3.
闫顺利 《岭南学刊》2007,4(6):90-94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性已经终结,代之而起的是与现代性断裂的后现代性;一种观点认为"后现代死了",根本不存在一个后现代性,所谓后现代性不过是现代性的激进化或现代化的第二波,因此拒绝后现代。无论是现代性主张还是后现代性主张都直指现代社会发展之弊,在解决现代性的重大后果问题上具有异工同曲之妙。他们的争论对于处在一个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背景下的中国发展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清 《求索》2014,(3):186-190
我国后现代文化的产生发展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改造力,也使我国的后现代艺术摆脱了西方艺术的某些负面色彩。本文旨在从艺术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后现代艺术的发展,力图全面厘清后现代文化的本来面目,为我国当代艺术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后现代艺术的健康发展创设一个客观、积极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5.
周发财 《求索》2008,(7):108-110
后现代性是鲍曼构建社会理论的视角,鲍曼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对比研究,认为后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思维状态,它既是毁灭性的,也是建构性的。鲍曼不认为后现代性意谓着现代性的终结,但由于“后现代”的滥用,鲍曼用“流动的现代性”代替了“后现代性”概念,并认为消费主义是在后现代性视角下构建社会理论的中心范畴。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流行与普及,诗歌有了新的媒介和载体,网络诗歌随之出现。受社会环境、创作主体、网络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诗歌的语言在继承传统诗歌语言特征的同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可归纳为口语性、叙事性和反讽性,每种特征都有其显著的表现形态、成因以及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7.
包扬 《前沿》2012,(13):174-177
本文以动态图像为实例,运用视觉修辞与影视审美的方法,对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阐述。后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互相影响,后现代性带给视觉文化的不仅仅是弊端,更有优势。而视觉文化本身也会对后现代性在个性发展上有所促进,总结起来就是消费文化霓裳与大众文化审美的重塑同构。  相似文献   

8.
张莉莉 《前沿》2007,(8):130-133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有着不同的内涵,前者以形式理性、经济人、个人自由观念为精髓,后现代性则包含实质理性、社会人、实质自由的理念。经济法具有浓厚的后现代性:首先,经济法对弱势经济主体的保护、对结果公平的强调体现着实质理性;其次,对主体参与性与责任感的重视彰显了经济法领域社会人的特质;再次,以实质理性和社会人理念为基础,经济法中的自由实际上是社会自由和实质自由。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在西方历史、社会中的至高地位,是一切西方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背景。作为发端于西方社会的学术理念,后现代法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对后现代法学的影响具有层次性,既在源头上促成了后现代法学的诞生,也对后现代法学特点的形成、发展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同时不乏对后现代法学具体学派的影响。这其中有后现代法学对基督教及其衍生物的继承、吸收和发扬,更多的是对后者的批判、反思,进而形成自身独到的见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督教在诸多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后现代视角下的法学与社会有了新的影响。后现代法学在基督教的变迁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鲍曼停用了"后现代性"而代之"流动的现代性"。对鲍曼而言,这不仅是一种"术语的置换",更是一次"思想的转向",即由"后现代性"思想跃升到"流动的现代性"思想。"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的生成、提出,既是鲍曼对当代西方发达社会结构性转型深入反思的结果,也有后现代性概念局限性的原因,同时也是鲍曼思想发展的内在出路。  相似文献   

11.
苏焕杰 《传承》2013,(2):48-49,51
现代性、后现代性问题越来越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人们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认识已经由原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深入到从中获取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启示方面。深入探讨二者关系对于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混乱、指导思想的虚无性、教育目标的模糊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振华 《求索》2014,(1):144-148
陈代诗歌的历史评价存在较大争议,但陈代诗歌的语言技巧、创作手法等对后世诗歌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后世文人多化用其佳旬,袭用其篇制,显现出对陈代诗歌的积极接受与继承。  相似文献   

13.
蔡英辉  刘晶 《学习与实践》2008,(12):107-112
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难以还原明晰的元话语体系以探求本原,这使得府际争议的求解鲜有头绪。行政主体间性正是为破解难题而来,其基于行政主体范式和主体间性理念。构建行政法学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桥梁,使之应用于公共行政之府际关系领域。行政主体间性倡导理性、创制规则,尊重多元行政主体的独立性,破除行政级别窠臼以实现多元行政主体间的全方位交流。营造排除强制力介入的自生自发秩序,实现后现代语境的多元政府间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大约五年前,关于“后现代”的议论一时甚嚣尘上,使许多人大惑不解,难道现代化还没有实现,我们就提前进入了后现代?现在,“后现代”的声浪已经消歇(近来又有所谓“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一种最新的论调认为:我们不仅离开后现代尚远,甚至还没有进入现代,只应老实承认我们是处于“前现代”,这更加令人迷惑,难道我们真的被抛下时代的列车,成为历史的弃儿?关于什么是现代、前现代、后现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性,以及如何对待前现代的遗产和后现代的新潮,人们也是众口纷坛莫衷一是,亟待商榷。本文试就上列问题略陈鄙见,或…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出现的后现代价值观已经影响到广大青年各方面的价值取向,这种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解构和颠覆。流行音乐作为透视青年价值观的一面镜子,承载于其中的价值观也逐渐向后现代价值观靠拢。通过对香港、台湾歌手的数十首蕴涵后现代理念的流行音乐进行内容分析可以看出,流行音乐中所承载的青年后现代价值取向有:快乐至上、解构传统、反叛权威、多元与宽容。  相似文献   

16.
倪万 《求索》2007,(10):192-193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当代世界文化艺术,特别是电影艺术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以及中国后现代电影创作的本土化问题是绝对不可能也不会避免的。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后现代电影兴起并获得发展,陆续出现了冯小刚的“平民化”电影、王家卫的后现代电影、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王朔小说改编的调侃电影以及其他的后现代影片。本文通过自我的文化体认、游戏的叙事方式、怀旧的武侠情结三个方面的分析,解读中国后现代电影创作的本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主体建构性和主体行为宣成性--一种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后现代女权主义以解构主义为目的,放弃了对女性解放具体目标的追求,尽心去解构父权制及男权思想导致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性别规定性、主体建构性、主体行为宣成性等理论观点,希望通过打破一些诸如性别、阶级等重要界线,来消除性别不平等.本文试对后现代女权主义这些理论观点、主要代表人物及不足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后现代女权主义有一个较为深入和准确的把握,推动女权主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思京 《湖湘论坛》2012,(2):95-100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文学之源和民族文化瑰宝,走过了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落的痛苦演变。其历史地位早有定论,其前途命运值得关注与期待。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必要重新认识古典诗歌的现实意义,重新审视古典诗歌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台湾后现代散文差异空间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后现代散文在思想与文体上的新变令人瞩目。以林耀德为首的台湾后现代散文作家形成四度的时空观念,其散文作品呈现出差异空间的多重象征系统,散文的时空形态也表现为差异的、多元的、解构的与未完成的多种特征。台湾后现代散文的差异空间美学是后现代散文空间诗学的重要理论创生点。  相似文献   

20.
黄立华 《求索》2011,(5):210-212
本论文首先讨论生态文学话语生成的生态环境,然后以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洼地》和吉姆·格雷斯的《石头的礼物》这两部后现代小说为研究文本解读其中的环境隐喻,阐述自然和人类融合形成相互联系的主体间性和自然话语,揭示出后现代小说变得越来越以生态为中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