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志 《前沿》2008,(12):57-60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波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济波动趋缓,无论是90年代以后的周期下行区间还是2000年开始的本轮经济周期的上行区间都明显延长且平缓。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引起周期自身的波动机理发生变化的角度解释这一变化的原因,发现改革前后由于经济制度发生变化,经济周期自身的乘数一加速数作用机制、产业关联机制、上下限缓冲机制发生重大变化是经济波动微波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继续向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偏大,物价上涨面临较大压力。要继续加强货币信贷调控,坚决清理整顿土地市场,认真清理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确保稳定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3.
西方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理论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求索》2006,(10):19-21,4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周期与国际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四个周期(刘树成认为,从1977~1981年为第一个周期,1982~1986年为第二个周期,1987~1990年为第三个周期,1991年开始为第四个周期),最近一轮周期从1991年开始,历时10年,1993年以来,经济周期进入收缩阶段,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13.5%,下降到1999年的7.1%。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周期就要开始;但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中国经济增长似乎并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5.
张丰友 《前沿》2006,25(6):6-8
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邓小平认为周期性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大规律。社会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变动既有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上的原因,同时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社会主义经济周期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李星  邹战勇 《求索》2011,(8):35-37
本文从全球金融传导角度,在充分考虑中美两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等实际因素条件下,对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金融途径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美国经济周期通过金融传导渠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信贷市场是美国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的传导渠道,其次是利率以及汇率渠道,资本市场则是影响最小的金融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7.
一、本轮经济周期的新特点从2000年开始的我国本轮经济周期呈现出一个显著的新特点:在我国以往历次经济周期中,上升阶段一般只有短短的一、二年,而本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到现在(2007年上半年)一直持续了7年半。这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出现了新的波动形态,  相似文献   

8.
陆岷峰  葛虎 《桂海论丛》2010,26(1):74-78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经济周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变化轨迹,同时对商业银行信贷质量具有非常明显的传递效应。商业银行要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除了要加强内部管理外,更重要的是要从经济周期的运动变化规律中找出防范风险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美玲 《求索》2011,(12):20-22
本文通过对中关经济周期同步性及其传导机制的研究,得知自从1990年以来,中美经济周期的同步性越来越高;其次通过因果检验及脉冲反应分析得知,两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往来是两国经济周期同步的GRANGER原因,并且贸易往来更加有助于两国经济周期的同步;再者本文最后利用高斯一牛顿迭代法证明了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非线性的关系。故本文用充分的数据说明了中美经济周期之间的同步是一种属于锁模的内部机制,文章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在中美经济周期同步过程中的主动权之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艳丽 《传承》2011,(11):50-51
通过回顾职业倦怠的概念,阐述了职业倦怠形成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职业倦怠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的发展除了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外,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创新机制来驱动。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重配及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创新日益成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经过近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速度及质量虽稳健上升,但也暴露出管理机制不健全、创新方式不持续及支撑体系不配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倡导自主创新和培育支撑体系的方式,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以发挥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所谓经济的周期波动,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涨与低潮连续反复出现,即经济运动不断经历“高潮→下落→低谷→回升→高涨→…”的循环。按经济波动的性质划分,存在两种波动形态,一种是古典波动,一种是增长波动,我国经济波动主要是增长波动,波动时间跨度多为短周期。从50年代到80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区域差异的日益拉大,我国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方兴未艾。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区际协调发展和区内协调发展。区际协调发展研究集中在影响因素、协调机制和模式等方面;区内协调发展集中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协调发展度的测定方面。针对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的不足,对今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李星 《求索》2014,(6):81-84
根据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理论,从善国经济周期传导的角度,对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的整体协动与连续协动进行分阶段研究。研究表明,在美国经济周期扩张阶段,善国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协动性要高于收缩阶段,并且两者的协动性会随着波峰的临近而提升,而在收缩阶段,不仅善国经济与中国经济的整体协动性较低而且连续协动性也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饶南湖 《思想战线》2008,34(3):114-116
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区域产业竞争力形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在有关竞争力的研究中,现有文献几乎都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维角度,对竞争力的来源、发展和评价作分析,并提出了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及提升竞争力的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16.
齐绍平  张婧 《求索》2013,(2):230-232
协同创新是创新体系的一种新思路新模式.这种思路和模式的核心在于对区域内创新要素和资源的有效聚集和共生效应的产生。因此,区域协同创新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需要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创新主体、要素和创新资源间的壁垒,建立一种具有正向聚变效应的动力机制。这一动力机制通过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利益分配、资金投入和评估监控等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仍是对现代宏观经济运行有效的、科学的解释工具,特别是世界进入新常态,马克思这一理论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价值。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背后的马克思周期理论依据,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作出相应的解读,实现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8.
从“新经济”看当代经济周期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知识经济走在前列的美国 ,其经济周期出现了与以往大为不同的特点 :经济复苏期延长 ,周期性特征淡化 ,经济扩展期呈现出“双低一稳”。造成美国新经济周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信息产业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的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方式使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更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信息传输网改变了商品、货币与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方式 ;高新技术与信息产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同时又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陈连丰 《求索》2012,(11):49-50,184
1825年英国爆发了人类经济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经济危机每隔一段时期就发生一次,宏观经济繁荣与萧条亦因此交替出现。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经济学家相继提出各种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理论以解释这种经济现象。本文拟以经济周期理论考察经济活动的固有规律及宏观经济运行机理,释解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经济波动现象,并试图为我国当下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无效供给过多及企业员工下岗失业等现实经济问题提供可行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台湾GDP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剔除结构突变因素(重大冲击)后,原来为一阶差分平稳的台湾GDP序列为一趋势平稳序列.这表明重大冲击对台湾GDP序列的长期变动具有永久效应,改变了变量潜在数据生成过程的趋势函数.通过分离GDP序列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性成分,研究认为重大冲击是台湾经济周期形成的关键因素,在1952-2006年间,台湾经济波动可分为三个周期.台湾经济周期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台湾经济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景气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台湾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采用的经济发展策略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