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伯特.马尔库塞以技术自主性为理论基础,对科学技术展开了具体而系统的批判,认为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取代传统的政治手段而成为一种奴役和异化人类社会的新型控制形式;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意识形态。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批判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理论基础和思想内容本身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  相似文献   

2.
石文学 《人民论坛》2015,(8):204-206
马尔库塞的著作《单向度的人》把"单向度"作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根本特征来进行揭示和批判,在现实层面上深化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西方理性文化内核的批判。文章围绕"单向度"问题展开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分析,同时结合海德格尔的哲学形而上学批判和马克思的社会制度批判进行对比理解,并揭示他们批判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王小岩 《新东方》2009,(3):59-61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马尔库塞被称为“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学生运动的先知”“青年造反者的明星和精神之父”“新左派之父”,是“新左翼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他出生于德国,后移居美国。他早年曾师从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后又师从多人并注重吸收先哲们的优秀思想成果。无论始终,他总是关注着社会现实,关注着人和人的历史、人的本质和人的最高价值问题。马尔库塞生活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勇于直面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现实——  相似文献   

4.
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而马尔库塞关于知识分子作为新阶层的论述,无疑可以算作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他从知识分子的固有特征审视成为新阶层的可能性,从知识分子的新变化折射作为一个新阶层的知识分子已经诞生,并就知识分子社会地位改变这一新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鲍德里亚认为,他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从生产社会进入到了消费社会,消费构成了社会的主导性逻辑.对于消费社会,他一方面从马克思的生产逻辑出发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又借用了符号学的成果,揭示消费社会中由于符号的编码作用而导致的身分的社会区分过程,这是消费社会确立自身合法性的根据.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消费社会,就必须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走向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相似文献   

6.
马睿 《思想战线》2004,30(6):108-111
具有特定含义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文知识对“消费时代”的一种文化阐释 ,但当前出现在中国社会的消费文化有其特殊性 ,它由“消费时代”尚未全面来临和消费主义已经形成这两个部分构成。对“消费时代”这一议题的抽象化 ,掩盖了社会不同群体的感受差异性 ,因此应当反省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和当前学术话语的生产机制 ,以剖析“日常生活审美化”、“消费时代”与当下中国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马尔库塞对“劳动”概念的一般属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由对劳动概念的探讨涉及到对人的研究,要求完整地把握劳动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这对于现今我们的相关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丽霞 《前沿》2012,(11):58-60
在马克思那里,批判就其存在形态而言,它包括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和物质形态的实践批判活动,即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马克思不仅仅强调理论批判,强调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更强调将理论批判变成实践批判。就理论批判而言,社会批判是思想家、理论家的事情,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主体当然是马克思本人,而实践批判的真正主体是把人的自由解放作为自我意识贯穿到实践中的群众。  相似文献   

9.
消费社会的物化逻辑不但演绎了物质世界的社会关系,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命运.物化逻辑以社会符号系统的方式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使欲望释放的自由个性成为一种需求幻象.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当代视阈,持续不断地揭露和反思物化处境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超越消费社会的意识幻象,引导时代精神的文明转换,依然是现时代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霍耐特试图复苏物化批判,以解释现代社会新的社会病理现象。他采取的步骤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并没有从社会维度、经济维度、文化维度对物化批判实施构建,而是在批判卢卡奇的基础上,选择了海德格尔的解决方案,并试图把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与社会批判结合起来。但是,他却滑入了对先验的考察,并且他没有顾及到物质中介在物化现象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性,而且他对卢卡奇的批判更是存在谬误,所以,有必要对他的物化批判施以诊断,有必要回到社会批判。事实上,只有重新回归社会批判,才能发现物化批判的真正根据。  相似文献   

11.
魏俊雄 《求索》2012,(9):127-129
马尔库塞的思想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言,时刻处于极其矛盾的状态中,纵观其思想变迁的历程可看出其发展逻辑的连续一贯性,这尤其体现在他学术探索的根本问题———主体解放思想上。马尔库塞主体解放思想的理论逻辑是:人的本质是感性的实践活动———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成为控制一切的意识形态,技术(工具)理性排斥了价值(批判)理性,劳动成为歪曲人的本质的异化存在。克服异化的关键点在于重新实现传统的技术理性和价值(批判)理性的统一,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恢复个体否定、超越、批判的主体理性能力。而实现主体解放的现实路径是树立新感性和进行艺术革命,因为感性是人的最真实最具体的存在,也是理性的源泉和基础,艺术则是使感性与理性协调的中介。  相似文献   

12.
周桂芹 《前沿》2010,(1):29-33
"总体异化"理论是马尔库塞第一次提出的,也是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表征。他认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病态社会、人是单向度的人、劳动是工具性的、爱欲是压抑的、需求是虚假的,这些理论观点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综合",有其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对我国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但他对异化现实绝对否定的思维模式和对社会历史演变所作的形而上、非实践性的考察视角则是致使他这一理论有违历史唯物主义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3.
刘冠君 《求索》2008,(2):112-114
消费社会中,审美时尚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表现,已经不仅具体为一种事物的形态,而成为一种事物运作的普遍方式。在资本的整合下,审美经验的性质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审美曾经具有的启蒙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内涵已经变质。审美时尚紧紧与消费粘合在一起,作为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而存在。其运行机制大致经过了从时尚制造者经由文化媒介人实现大众传媒的推广,再通过市场最终推销给消费者的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4.
谢耘耕 《理论月刊》2001,(12):27-28
报告文学的理性精神表现在它的社会批判功能上。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在社会批判功能的发挥方面也经过了一个曲折的探索过程。报告文学的社会批判性质及其是否具备了同生共存的政论色彩始终是甄别中国报告文学文体属性的试金石,成为中国报告文学观念发展与嬗变的一条内在线索,对其的继承或颠覆,都极大地影响着那一阶段的报告文学的观念及创作。  相似文献   

15.
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的必然性产物。消费文化注重于意义消费和符号价值的消费,其意义的核心指向是感受和体验性的审美活动。消费文化的审美表现,可以从商品艺术化、消费时尚化、消费景观化、消费文学文本化等四个维度进行审视。消费文化的审美优先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具有一定的限度。因此,揭示和批判其由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决定的局限性,是美学上的逻辑必然和具有现实意义的精神劳作。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基石.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具有"破中有立"、"以破求立"的理论特征,"破"即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否定,"立"即对共产主义理想和唯物史观的建构与阐发,这两方面的重要内容是随着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社会-政治批判和政治经济学解剖的深入进行而得以展开的.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对现代社会理论的发展、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值得深入理解与开掘.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之所以发展滞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理论的缺失。社会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具体人文社会科学衔接的中介,历史唯物主义需要通过社会理论,才能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精华,从而进行创新发展。从方法论、具体内涵,以及思想史和实践意义的层面来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与古典社会理论具有同构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与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支持来自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独特的社会理论意义,其方法论核心是社会历史结构分析。因此,当代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的突破点在于,要以社会结构“解剖”为逻辑中轴,建构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既是一种社会发展理论,也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邓小平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对"左"右倾错误思潮、错误政策的批判,对传统体制、具体制度的评判,对严重社会问题的批判,对西方社会的批判等方面。建立在价值性、实践性、科学性、建设性基础之上的邓小平的社会批判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的空间,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文明社会的普遍堕落状况,卢梭主张"回返自然"。在自然状态,人是自由幸福的,而文明社会导致人的道德堕落和人的异化。卢梭对科学与艺术的批判对于科技理性肆虐、消费日盛的现代社会无异于一副清醒剂和解毒剂。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消费: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倪瑞华 《理论月刊》2003,(5):120-121
西方国家已进入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成为其主流意识形态,并且通过文化输出向其他非西方国家传播,消费主义正在向全球蔓延。消费主义的消费实际上是一种炫耀性和挥霍性的过度消费,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不可持续的消费。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消费就是要批判和摒弃消费主义,做到适度消费、公平消费与和谐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