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可持续消费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 《桂海论丛》2006,22(3):64-66
消费主义是一种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不可持续的消费,它给人类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类要走出困境和危机,就必须在批判地反思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伦理。这种新的消费伦理从人的合理需要、从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角度出发,力求使人们的消费方式由奢侈性消费转向生态型消费,由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由贫富悬殊的不公平消费转向均衡性消费。  相似文献   

2.
消费主义与消费伦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社会的出现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延伸。在消费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通过制造出一种消费的平等和身份的差异来维持自身。在消费主义的神话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应从制度和文化两个层面来克服消费主义,并努力建立一种健康积极的消费伦理。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是对消费文化的歪曲,其实质是和消费文化背道而驰的。消费主义倡导单纯物质消费和享乐主义而忽视消费的文化含量,正是消费文化所反对和批判的。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无穷的贻害。在对消费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同时,要善于识别哪些是消费主义,哪些是真正的消费文化。以免把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混为一谈,不恰当地对消费文化的整体进行错误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徐建 《长江论坛》2006,(2):33-35
消费主义作为西方国家的一种影响广泛的意识形态,正在向全球蔓延,其实际上是挥霍性的过度消费,是一种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不可持续的消费。目前,消费主义也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分析了可持续消费提出的必要性以及可持续消费的伦理内涵及其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5.
毛勒堂 《思想战线》2006,32(2):7-13
消费主义俨然成为现代商品社会人们顶礼膜拜的价值理念。“消费”控制着人们的生活,主宰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并深刻地影响到人类存在的自然根基和社会精神家园。从根本上超越消费主义,就要大力倡导消费正义,消费正义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价值主张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6.
消费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但是在当代消费主义却面临着一系列值得反思的问题。本文从消费主义的根源、消费主义的社会转向、消费主义的价值分析、消费主义的辅助工具—广告的产生、消费主义人生观五个方面对当代的消费主义和当代消费主义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面对消费主义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社会呼吁消费伦理。但现实中消费伦理的实现面临着巨大困境,经济发展优先的个人与国家的选择严重冲击着消费伦理,狭隘幸福观对消费伦理产生强烈排斥,消费活动私人化特征使人们对消费伦理漠然甚至反感。只有克服消费伦理的这些困境,消费伦理才能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8.
福克纳立足消费文化语境的欲望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毓 《求索》2010,(3):184-186
目前对福克纳《圣殿》的研究基本从人性善恶的视角展开,立足当代文化语境,消费主义为重读文本提供了阐释的视角。作家通过欲望叙事揭示了美国爵士时代的根本特点,消费主义崇拜欲望、享乐至上的人生观导致虚无主义横行和罪恶的滋生;传统的清教伦理被彻底颠覆,南方人失去了精神的圣殿并沦为单向度的人。面对消费文化所产生的社会罪恶与伦理危机,是恐惧退缩还是勇敢直面,这是小说提出的对当今世界仍有启示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理论来解读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和实质,认为它是资本主义所奉行的以人的异化和人的异化消费为根源的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盛行的必然结果,而要克服人的当代异化,消除“异化消费”,走出消费主义的迷途,破除经济危机循环的魔咒,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消费伦理是建设生态文明必不可少的道德支撑。工业文明时代的现代性消费伦理是人类中心主义在消费领域中的体现,由它主导的消费方式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超越现代性消费伦理,倡导生态消费伦理,将会引导人类走向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社会,消费成为社会中占主导位置的力量,消费也成为人们构建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青少年期也是个体身份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青少年在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中受到消费主义的极大影响。更多的青少年通过消费彰显个性、品位,消费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身份认同的路径,然而青少年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加剧了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从民族志的视角,以交通工具之独轮车、汽车与高铁车辆发展的现实回答有关消费、消费主义文化与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认为应对符号消费或者"凡勃伦效应"的出口在于践行"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消费:对消费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倪瑞华 《理论月刊》2003,(5):120-121
西方国家已进入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成为其主流意识形态,并且通过文化输出向其他非西方国家传播,消费主义正在向全球蔓延。消费主义的消费实际上是一种炫耀性和挥霍性的过度消费,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不可持续的消费。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消费就是要批判和摒弃消费主义,做到适度消费、公平消费与和谐消费。  相似文献   

14.
消费生态化直接针对消费主义的种种弊端,主张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规范人类的消费活动,因而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实践消费生态化不是无条件的,从认识论角度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认识能力、现代科学技术都是其重要前提。必须立足于人是"自然—人—社会"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的生态生存是其实践生存的前提等基本事实,从人的认识能力的非至上性、社会存在必然有某种程度的非属人性、现代科学技术具有高风险性等方面,从认识论的高度,解读为什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通过消费生态化来引领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孙续功 《前进》2009,(3):35-36
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自觉地转变社会生活消费方式。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大力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条件下,提倡文明、健康、合理的生活消费方式,防止消费主义的误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闫顺利  王雪 《前沿》2008,(10):39-41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揭示了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指出消费逻辑是“生产和驾驭社会符号的逻辑”,消费系统是“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的系统。无论是媒体非真实性的传播还是消费的发展,符号象征性的消费以及符号可能引起的虚拟世界,其极端化趋势必然会加速社会生态平衡的丧失和人类精神的并化,使人类走出历史局限而陷入了另一个异化世界。由此,需要人们对此引起足够警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目前少数学生已出现消费主义倾向,表现为大学生消费过分倚重于名牌;精神消费的欠缺和畸形;消费行为中爱心观念淡薄。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消费方面的教育。从根本上加强大学生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消费道德和理财教育,祛除消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8.
与前辈相比,中国“新世纪一代”有其独特的群体文化,“嬉皮消费主义”亚文化便是其中值得关注的文化形态之一。它体现了新一代青年对传统消费文化的解构与抵制,是青少年同主导文化争夺话语权的文化体验,意象化、享乐化、反传统化与非稳定化是这种亚文化的基本特征。从哲学与社会学层面来看,消费社会语境中的消费观嬗变、新价值理念对传统价值的犬儒主义抵抗、传媒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导向,以及“青年期统合危机”的个性化表达,是“新世纪一代”的“嬉皮消费丰义”亚文化的多维牛成因素。  相似文献   

19.
西方现代性消费伦理是一种极度应享性消费伦理,其实质是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在消费领域中的体现,由它主导的消费方式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并已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12年第6期《河南社会科学》刊登邓先奇的文章,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的消费是实现人的幸福的手段。消费主义作为西方发达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消费文化,已随着各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全球蔓延,它的盛行给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