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熹仕泉州府同安县主簿期间,积极整顿县学,创办书院,其诲人不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对同安及泉州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朱熹往来于泉州各地开展讲学活动,直接推动了书院在泉州的发展,给泉州树立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之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使泉州成为人文鼎盛的海滨邹鲁。  相似文献   

2.
陶有浩 《求索》2010,(1):224-226
朱熹以重现三代之治作为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理想,他提出了教育教化、礼法相济、提供基本物质保障和进行财富调节等措施。在众多治理手段中,因为对教育教化作用的看重,朱熹以它为社会治理的根本方式。其治理思想体现了官方系统与民间资源相结合的特点,并从正反两方面为我们分析现实问题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朱熹与张栻的思想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代湘 《湖湘论坛》2010,23(1):71-76
朱熹与张栻二人思想有相同点也有相异点,他们相同之点表现为,在性之善恶问题上,都认为性为至善,在心性关系上,都认为心统性情或心主性情。在对仁的解释以及涵养识察之先后问题上,二人都存在一致或相近的看法。二人观点相异之点表现在,对太极的解释上,朱熹认为太极即理,张栻则认为太极即性,对心的主宰性,二人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朱熹把心的主宰性只限于性、情,张栻则把心的主宰性放大为对宇宙万物的主宰。  相似文献   

4.
魏涛 《理论月刊》2013,(3):64-68
朱熹与司马光的关系成为准确把握和理解司马光思想历史影响问题非常重要的环节。据考,过去在有关司马光与理学之关系中被引以为证的《六先生画像赞》和《沧州精舍告先圣文》不可纳入到朱熹道统理论的发展脉络下予以解释。以二程学说作为儒学正统,其它各家在他看来可能都不够纯粹,故弃置不录。此乃朱熹未将司马光列入儒家道统的最为重要的因缘。经史观及在对孟子理解上的分歧,只能说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朱熹那里司马光认同的重要影响因素,却不能成为朱熹未将司马光纳入到其道统理论谱系中的重要缘由。  相似文献   

5.
朱熹办教育     
林爱枝 《政协天地》2010,(12):54-55
朱熹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宋朝理学集大成者,人生70多年,从仕累计不超过8年,余时均在收徒讲学,著书立说。  相似文献   

6.
7.
自明末清初传人台湾以后,朱熹思想作为一种主要思想价值观念和官方意识形态主宰台湾思想精神领域数百年之久.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朱熹思想早已褪去昔日的光环,在学术思想领域只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而存在.当代台湾是一个各种思潮汇聚之所,人们对朱熹思想的评介更多是从自身的学术视角出发,无论是来自传统儒学内部的观点,还是来自新儒家的批评意见,其任何陈述都必定是在特定场合,必定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意图,因而都自有其特定的情境.因此,我们从外部的角度去审视朱熹思想在台湾的学术存在,必须重视这样的特定情境.  相似文献   

8.
石兰荣 《求索》2012,(8):139-141
对格物的不同理解,导致朱熹与王阳明不同的修身义路。朱王对格物理解的不同表现在格何物和如何格。朱熹认为外物包括客观事物也包括主观事物,格物是向外求索的认识过程。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格物是向内反思的道德体验过程。朱熹的格物学说更有利于新知识的产生,王阳明的格物说更注重主体的自由和张扬。  相似文献   

9.
艾涛 《春秋》2013,(1):37-40
宋朝南移.赵氏皇室内迁临安.杭州就成了南宋的首都.上饶在南宋为信州州府所在地.这里离首都300多公里.不远不近.赣闽通往首都的官道在这里汇合,这里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10.
朱熹是我国文化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建立了十分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其道德修养论尤有独特创获。"明天理,灭人欲"是其道德修养论的核心。他指称的"人欲"亦即人之"私欲"。为了达到"存理灭欲"的目的,朱熹提出了一系列自我修身的重要方法。朱熹的道德修养论给我们当代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德育教育以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1.
汪远忠  李红英 《人民论坛》2012,(20):170-171
朱熹的行政伦理思想,由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阶级地位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不等于说它在当代就失去了使用价值。文章以《朱文公政训》为例,从平易近民、为政之本,忠于职守、勤政敬业,秉公去私、勇于任事,求真务实、严信执法等几个方面梳理了朱熹的行政理论思想,以期对当今行政伦理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表达上,朱熹与王守仁关于欲望的论述是相似的,他们都认同"去人欲、存天理"。同时,他们指出欲望不仅指固定的外在现象,还与心的状态密切相关,如朱熹认为欲望并不仅指声色货利之娱、宫室观游之侈,还应该表现为"心失其正";同样,王守仁也指出非外诱之心,有其私便是"欲望"。可是,两人领悟欲望的方式却不同,朱熹认为"欲非本性所有",而王守仁却认为"欲非本心所有"。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乃是心与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杨健康 《求索》2007,(9):210-212
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诚为道德的形上本体,信为诚体之用,朱熹将两者分疏,把诚信之德的合理性确立在天道与人道的基础上,完成了天与人的合一和自然之理与人文之理的贯通,实现了本体世界与意义世界的联结。  相似文献   

15.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哲学对于工作学习和成长进步的重要作用,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有很多感悟。  相似文献   

16.
在《辞海》“朱熹”词条的析义里,看不出朱熹是尤溪人。但朱熹出生在尤溪的事实已经被学术界认定,并达成共识,同样也引起相关出版部门的重视,读者将会在新修订的2009年《辞海》中,读到这样的解释:(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生命的学问,非常重视对人性的探讨。孟子"性善"和朱熹的"性本善"思想,在中国人性论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孟子和朱熹对于人性的诠释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径。孟子的"性善"是即心言性,强调性由心显,以心善言性善,走的是一条逆觉体悟的道路;朱熹的"性本善"是即性言心,强调天理下贯为人性,以性善言心善,走的是一条顺思论证的道路。"性善"与"性本善"的内涵存在一定差异。从"性善"发展到"性本善",实质是人性论的一种理论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18.
朱火金 《台声》2001,(3):43-43
朱熹( 1130- 1200),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朱熹一生除任 9年地方官和 46天宁宗皇帝侍诏兼侍讲外,均从事教育。他生前曾竭力推行书院教育,亲手创办兴复福建武夷、考亭、庐山白鹿洞、湖南岳麓书院等书院,在书院讲学和著述终其一生,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我国古代教育和书院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与厦门隔海相望的金门,是朱熹最早办学的地点之一,岛内的“朱熹燕南书院”是朱熹最早的授课之所。宋神宗熙宁年间( 1068- 1077),金门始立都图,归统于…  相似文献   

19.
安宁  ACE 《福建乡土》2006,(5):12-14
朱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是一位继孔子之后儒家文化的主要代表。他不但在中国国内,而且在海外,都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朱熹一生多次来到福州地区。即使在避伪学禁时期,由于他的名望,也出于  相似文献   

20.
在我28岁的时候,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做了一次清点。 我的生活很有趣。有一些愿望得到了实现,有一些则没有,我并没有觉得沮丧。但是我希望从生活中得到更多,我觉得还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