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师群教授的论文《老子政治思想批判》深入批判了《老子》政治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实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扬弃和开新的学理探索。“杨文”的批判对象指向比较模糊,在批判中存在多重逻辑,个别论断有失公允。一是把理论与实践、价值与事实相混同,有断章取义之嫌;二是以现代学科分化视角审视《老子》思想,不予以历史的分析,有苛责古人之嫌;三是没有辩证地看待《老子》思想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厚今薄古之弊。《老子》政治思想的扬弃和开新,应当明确批判的对象和进路,整体把握“南面之术”和“有道治世”的思想主题,以及“正言若反”和“形而上学”的言说特征,在“《老子》注我”和“我注《老子》”的辩证统一中探析《老子》政治思想跨越时空的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2.
张涅 《理论月刊》2001,(7):18-20
本文认为老、庄思想有本质区别。《老子》侧重于政治哲学范畴,表现出经验独断的思维形式,与兵家理性有渊源关系。《庄子》则从孔子儒家传统走出来,侧重于人生哲学范畴,表现出开放、流动的思维形式。从“黄老”到“老庄”的演变乃基于对《老子》的误读,《庄子》涵盖了《老子》。老、庄都没有形而上的自觉建构,“道”依附于经验层面,并非思想核心,因此现代学者据此把老、庄作为一个思想学派没有把握本质。汉以来的“九家”说已经不适合现代思想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肖菊 《传承》2007,(5):94-95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上善若水”是老子处世哲学之理想。本文将水之德与处世之道相结合,从“柔弱胜刚强”、“川谷之于江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三个方面分析老子的处世哲学,探讨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大吉 《求索》2011,(9):136-138
老子运用自然观照人生和社会,虚拟“自然无为”之道并将之视为宇宙万物之源和运行活动之则,以此规约人的安身立命,构建他的社会蓝图。因此,《老子》这部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虽没有出现“人性”一词,但老子的道家立论宗旨是出于人学的终极关怀,寻求人类生存根据,由此,“自然无为”便成为老子对人性的最高追求,自然人性思想也必然成为该部著作的支撑点和主导思想。本文就人性浊化的原因、后果及自然人性的回归三个方面浅析老子的人性思想,体味老子“道”“德”之人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老子之“道”,其内容涵盖了他对生死本质的认识,生死价值实践观和生死之超越的思想。老子对生死问题的重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对待生死的认识上,老子有一种自然的生死观、辩证的生死观,在生死的价值实践上,老子信奉返朴归真的养生之道,追求长生久视的精神境界。老子还认为如果人的精神与自然之道融为一体,就能摆脱死亡对生命的限制性。老子的生死观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建筑学最基本的空间概念到独具一格的中国传统建筑乃至现代许多建筑大师提出的“自然主义——有机建筑理论”,都是脱胎于《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维模式。后工业化社会人与自然的对立 ,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人们要求“回归自然”的呼声日益强烈。以意大利建筑学家赛维、美国建筑学家赖特为代表的现代有机建筑学派和以英国建筑学家查尔斯 -詹克斯为代表的后现代建筑学派 ,正是在老子智慧的启迪下 ,把道家的“有无相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转变成现代建筑的灵魂 ,强调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和谐。本文旨在探索老子智慧中“有无相资”、“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等观念对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 ,说明老子及其道家思想的永久魅力及其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的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蒋伟  胡良桂 《求索》2014,(1):42-45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思维的总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道”的思想体系。然而,对“道法自然”的分析,学术界已经形成了“道自己如此”、“道无从效法”的抽象思维定论,忽略了“法自然”具象的一面。其实,如果从水与老子思想的关联来看,会发现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维不仅具有唯象理念的色彩,更具有水原型的意蕴。水原型的提出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对“道法自然”的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向军 《求索》2011,(12):147-148
《道德经》是一部有着宏伟完整思想体系的智慧之作,它以其特有的视角,探究了万物的本原、宇宙的形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概念,也是老子哲学中最为根本的概念,要了解老子的思想及影响,必须首先探讨《道德经》之“道”,揭示老子“道”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谭文革 《当代思潮》2012,(11):46-47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其所著《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被誉为“万经之王”。而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个涉及全民的难点、热点问题,在历时八年争议后,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今年四季度出台。两者有何关系,老子思想对收入分配改革有何启示,笔者谈谈初浅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0.
老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实践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晶 《湖北社会科学》2006,1(10):168-170
《老子》是一部德育思想的经典。老子倡导“见素抱朴”的德育思想,是培养独立人格的思想依据;老子提出“行不言之教”的方法,作为一种潜隐的德育方法,对于实施隐性德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老子德育思想中所蕴含的真义,我们从事当代德育实践活动时,都应当认真思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卢璐 《青年论坛》2014,(2):145-148
唐代以来,在统治者扶持下,崇老崇道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在唐玄宗时期,把道家道教推向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唐玄宗也成为第一个亲自注疏《老子》的皇帝,在《御注道德真经》和《御注道德真经疏》中,玄宗以“妙本”思想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研究《老子》中的政治理论,也就是“帝王理身”与“无为理国”思想。  相似文献   

12.
徐保风 《桂海论丛》2005,21(2):25-27
《老子》中包含了丰富的军事伦理思想。具体说来,“无为”、“贵柔”、“不争”是老子军事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大国者下流”的军事外交思想、“不以兵强天下”的和平主张和“以丧礼处之”的军事人道主义思想是其军事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在今天,老子军事伦理思想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景之治”是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第一个太平盛世 ,它是在黄老“无为”思想指导下所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 ,故又称“黄老之治”。老子曰 :“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就是说 ,明古之理 ,可以治今之事。[1] 今天 ,我们研究黄老之学与文景之治 ,并借鉴蕴涵其中的现代管理意识与领导方法 ,对于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 ,提高现代领导水平和管理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启迪性。一、黄老之学与文景之治所谓“黄老之学”是指战国时期形成的道家学说的两派。“黄”指黄帝之学 ,既讲道也讲法 ;“老”指老子学说。它是以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关于老子的治理思想研究中,研究者对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论述,但系统地阐述其治理价值取向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从治理的价值取向方面深入探讨老子的治理思想,发现这一古典的治理理论中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即伦理上的“上善”价值取向,心理上的“无欲”价值取向,利益上的“不争”价值取向和行为上的“无为”价值取向。老子治理思想的价值取向理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代中国治理实践及其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美学思想蔡靖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①其隐居之后所作“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的《老子》,乃为阐发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而作,可以说是春秋时代兴于楚地的道家思潮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6.
王舒琳  傅长吉 《前沿》2013,(13):50-52
一些人对“无为”二字望文生义,认为“无为”是消极处世的观点,也是一种愚民政策.本文以新视角重新解读老子的“无为”思想,即要求顺其自然与返璞归真.老子“无为”思想中体现为“抱朴守真”“情景寡欲”“无知守愚”以及“以柔克刚”四方面.老子的“无为”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今日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应运用“无为”心态放下心中烦恼、作有为之事并提升社交技巧.  相似文献   

17.
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是“道”,所以解释老子思想的人,大都以论“道”为起点。然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一章),即语言所陈述的“道”,已不是恒常之“道”。那么,迄今为止,众说纷纭的“道”是不是老子所谓的“常道”呢?换言之,众人对“道”的解说,是否业已遮蔽了老子之“道”的本真?如果众人所论之“道”确为老子的“常道”,其理由何  相似文献   

18.
老子的领导思想虽属客观唯心主义范畴,但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无为”、“无为而治”、“无为无不为”这些概念,经常在领导学的应用研究中出现,一些人未能真正了解其准确含义,有的人甚至把“无为”、“无为而治”理解为领导者不做事、无所作为而达到大治。这是对老子领导思想的误解。笔者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是睿者的领导智慧,是老子领导思想中最精彩的方面,至今仍充满着智慧的光芒。一、充满朴素辩证思维的“有”、“无”发展观老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对中国哲学曾影响到后来的唯物、唯心两派。…  相似文献   

19.
刘白明 《求索》2008,(10):121-122
虽然老子的公正思想很少被国内外学者注意到,不过正是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次确立了公正的本体依据、公正的基本内涵、公正的实现途径,其思想境界超越了儒家的等级公正局限,基本上触及了近现代公正学说探讨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20.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者。他提出“无为而治”的管理理论,同儒家“和为贵”的管理思想、法家的法制理论相互辉映比照,成为中国传统领导智慧百花园中一枝奇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管理的理论基础是道的哲学。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无为。“道法自然。”道的本性是自然的,离开了自然的本性,道也不成其为道。“自然”的涵义,就是天然、自成、自然而然。詹剑峰先生解释老子的道时说:“凡物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谓之自然。”道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