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接上期)援闽粤军东征后,广东的亲段势力和桂系势力重新抬头。一直暗中与北洋军阀勾结的桂系军阀陆荣廷、莫荣新乘机排挤孙中山的在粤势力。他们暗杀了海军总长程璧光;纠集西南势力抵制护法军政府;利用桂系力量,重新控制广东实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社会政治转型过程中,中日两国先后制定过限制军人参政的差别主义法规,也都出现过军人突破法规而干预政治的军阀政治现象。中日两国的军人政治态势与军阀现象实质上具有较大差异,终结方式也完全不同。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始终未能约束好军权,形成军国主义体制,致使当今日本仍处于“非正常国家”状态。近代中国的军阀现象存续十余年后,先后确立国、共两党政党政治,执政党领军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军阀政治之弊。  相似文献   

3.
程刚 《求索》2013,(2):78-80
高宾原为北齐政权将领。为躲避“勋贵”的迫害,被迫投靠了西魏政权。由于高宾适应了西魏(北周)政局的变动,他先是依靠“武川镇军阀集团”的主要成员独孤信,后又攀附于“宗室集团”的骨干宇文宪。得以使其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步步高升。高宾的政治经历见证了西魏、北周之际,中心集团之间的血腥政治斗争,斗争的结果导致“武川镇军阀集团”最终无奈地将中心权利让于以宇文护为首的“宗室集团”。  相似文献   

4.
周谷 《新东方》2000,(2):11-15
举世闻名的国际间谍和尚照空,出家前涉足世界大战中扑朔迷离的间谍活动。他曾仰慕美国林肯总统,同英国首相劳合&#183;乔治有过深交,向中国军阀吴佩孚献计镇压工人运动,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也曾被各国政治驱逐出境。最后。他看破红尘。削发为僧,在中国与佛结下后世缘。  相似文献   

5.
蒋跃波 《求索》2014,(2):146-150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身份率军攻打吴佩孚,而抗日战争时蒋介石却在吴氏死后对其既痛悼,又褒奖。究其原因,尽管与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的抗战形势、吴佩孚对日伪势力的态度以及蒋吴之间交情等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与吴佩孚和蒋介石有着敌视中国共产党的相似政见相关,也就是说蒋介石悼念吴佩孚并非真情所致,而是政治见解相近使然。通过分析蒋介石悼念吴佩孚的原因,还引发对如何评价吴佩孚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 北洋时期,湖北曾是直系军阀长期控制的一个重要省份。直系在这里的统治达十年之久,可分为三个时期:王占元时期(1916年——1921年);萧耀南、吴佩孚时期(1921年——1926年2月);陈嘉汉、吴佩孚时期(1926年2月——1926年10月)。直系在湖北统治期间,对湖北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给鄂省各阶层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其在湖北经济活动的内容与近代军阀的反动本质紧紧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白坚武。可是出了校门之后,李大钊与工人给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白坚武却成了反动军阀吴佩孚的狗腿子,两个人站在了两个不同的阵营里。1923年爆发的“二七惨案”(反动军阀勾结帝国主义血腥镇压工人运动)发生以后,作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积极领导者之一的李大钊,气愤极了。他立即给白坚武写了一封长信,痛斥反动军阀的罪行,痛斥白坚武为虎作伥。妻子赵韧兰在一旁劝他说:“白坚武是你从小要好的朋友,怎么好绝情呢?”李大钊坚决地回答:“什么朋友,我们是水火不容!”后来,敌人下令通缉李…  相似文献   

8.
<正>兵败出关随着直、奉冷战的加剧,张作霖、吴佩孚的矛盾和斗争越发尖锐激烈。张作霖深感吴佩孚是他扩张势力、问鼎中原的主要对手。吴佩孚更把张作霖当做他武力统一中国的潜在敌人。张作霖本来就看不上吴佩孚,也没把吴放在眼里。但近来吴佩孚取得两湖巡阅使头衔,手中握有5个师的重兵,并占有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地盘,势力与张作霖不相上下,因而张作霖心中老大不服气。为此,他大骂国务总理靳云鹏偏袒直系,并亲自进京,发动倒阁。12月17日靳内阁宣布辞职。24日张作霖一手扶植梁士诒出任国务总理,控制了中枢。  相似文献   

9.
护法运动后,福建成为革命党和革命军的大本营和复兴基地。孙中山是援闽粤军的创建者,是与派系斗争中的纵横家,是闽南护法区“刷新政治”的推手,同时也是福建护法运动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10.
宋金南北对峙时期,沿袭宋辽建立交聘制度,泛使是交聘中重要的使臣之一。与宋辽交聘相比,在宋金交聘中,不仅宋朝的泛使占据交聘的主动性,而且宋廷派遣泛使人次繁多,名目丰富。在不同历史时期,南宋向金国所遣泛使频率与数量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政治、军事政策;文人对遣使的不同态度,是其战争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10年代中国军阀政治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并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辛亥革命造成清王朝的覆灭以及民国宪政体制的建立,此种巨大的政治变革势必造成一时的政治失序,从而为民初军阀政治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其后上台的袁世凯意识到地方都督割据的潜在威胁,试图推行“军民分治”,却未成功。与此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列强在东亚的均势格局,致使日本一家独大,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助长了中国军阀政治的兴起。一战期间,日本寺内正毅内阁采取金融外交的方式,大力扶持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通过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排斥或侵占欧美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随着一战的结束,美国威尔逊政府和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列强卷土重来,试图利用徐世昌、直系军阀和西南军政府等军事政治力量来打压皖系军阀,从而削弱日本在中国的优势地位。其手段就是通过1919年的“南北议和”来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从而在中国建立一个亲英美的“文治政府”,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事实证明,要结束中国的军阀政治,单靠欧美列强的外交支持以及文人政客的政治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军阀政治的终结必须依靠新兴的革命力量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2.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廉政文化是散落其间的厚重章节,蕴藏着令人景仰的史绩。《五瘴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反腐檄文桂林市区“桂海碑林”里由南宋广西经略安抚使朱希颜于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跋文,请著名书法家石侥用端庄肃穆的隶书书法书写的《龙图梅公瘴说》,就镌刻在龙隐岩旁古代出城官道旁的石崖上,用以警醒过往行人。  相似文献   

13.
伏效平 《人大论坛》2006,(12):24-25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政治民主和法制健全条件下的产物。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是指政府基于公共利益将其掌握的公共信息依法定条件、程序、方式、时间通过适当的信息渠道向社会公布,以及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获得、使用公开信息的制度模式。民主政治要求集中多数人的判断.这就要求公众了解政府的有关信息.并以法律制度保证。一方面用法律规定公众的“知情权”(或称“了解权”),扩大了公众的基本权利范围,给个人带来利益;另一方面公众通过行使该权利,参与国家政治并监督国家政治,有助于消除国家机关的腐败,保证民主政治的实现和发展。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既是公众的要求,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政府信息公开在这种依法而治的模式下,法律的权威得以树立、法治的价值得以张扬、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效率得以提高,最终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公共福利。各国信息公开立法的目的和具体制度多有不同.但客观结果是规定公众知情权和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公开信息的义务及说明责任,最终目的是使政府活动透明度加大,扩大了公众对国家政治的参与,最终促进和保障政治民主,有助于消除政府腐败。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政协公报》2002,(6):41-41
窃国独夫袁世凯在1912年2月暗中与南方革命政府达成清帝退位后选袁为临一时大总统的协议后,即胁迫清帝退位,并推翻孙中山建都南京之议,妄以清帝“委任”建立民国和以北方各省军阀政客“拥戴”的名义,在北京组  相似文献   

15.
史要回放     
《传承》2004,(5)
9月-10月孙中山莅桂督师1921年,旧桂系军阀陆荣廷部主力被粤军歼灭,陆荣廷通电下野。孙中山决定以广西为北伐基地,讨伐直系军阀。10月15日,孙中山、胡汉民等由广州乘军舰出巡广西,17日抵达梧州,23日抵达南宁,12月4日抵达桂林,设北伐大本营于桂林王城。孙中山在桂林先后作《三民主义是建设新国家之完全方法》、《知难行易》、《军人精神教育》等演讲。23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抵达桂林,孙中山多次与马林会晤,商讨中国革命以及中国与苏俄合作等事宜。后因粤系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等离开梧州返广州。孙中山出巡广西半年,对广西的国民革命…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转发的《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 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确保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切实掌握部队,使全军官兵自 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新形势下对军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的重要保证。学习贯彻文件精神,切实从思想政治上掌握部队,落实江主席在新时期对军队 提出的“打得赢”、“不变质”的总要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思想政治上掌握部队是我们党特有的政治优势  我军初创时期,部队成份相当复杂,军阀残余、雇佣思…  相似文献   

17.
历史把贵州由边缘推到前沿,地处偏远的贵州,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护法、北伐战争中都走在前列。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南方蓬勃开展,“黔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系列,计有彭汉章的第九军,王天培的第十军,周西成的二十五军,李粲的四十三军。第十军是北伐军中的一支劲旅,“血战徐州纵横扫荡三千里”,被称为“钢铁铸成的军队...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重庆永荣局发电厂对职工关心的十大热点问题上墙公开,找到了一条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效结合的新方法。 该厂“十公开”的具体内容是:领导联系班组公开,领导工资收入公开,领导谈心  相似文献   

19.
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来检验厂务公开工作,感到在企业积极有效地推进厂务公开,就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和贯彻,我们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提高对厂务公开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天津人大》2009,(4):33-34
南开区人大常委会自2004年开始.对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实行了“三公开”办法.即每年区人代会后,将确定的代表议案、建议件.通过天津日报南开时讯专刊向社会公开代表议案及建议内容、公开办理部门和办理意见,年底公开办理结果。实行“三公开”办法.使办理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扩大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创新了督办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