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正说到"骂皇帝",许多人都会想到海瑞。海瑞确实骂得痛快淋漓,直接说嘉靖皇帝"薄于父子"、"薄于君臣"、"薄于夫妇",有刺激性的是这一句:"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不过,别以为只有海瑞才敢这么痛骂皇帝,宋人骂起皇帝来,比海瑞凶得多。  相似文献   

2.
官场上,海瑞以刚烈著称,不仅敢抓顶头上司的儿子,而且拒绝给巡访京官提供食宿,甚至把皇帝骂得狗血喷头;在民间,  相似文献   

3.
他以一人之力反抗当时满朝贪污腐化,便注定了悲剧命运。官场上,他以刚烈著称,不仅敢抓顶头上司的儿子,而且拒绝给巡访京官提供食宿,甚至把皇帝骂得狗血喷头;在民间,他深得百姓爱戴,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海青天”,在他去世时披麻戴孝,沿途百里相送。海瑞,数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景仰。  相似文献   

4.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世界 邓小平作为领袖人物,一生中接触的人数以万计。 邓小平的女儿邓林说:“不爱串门,不拉关系;除了 几个极个别的老战友、老邻居,他谁家都不去。”但这并 不影响邓小平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邓小平自有他做人处世的原则,有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独特魅力。 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 邓小平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这在对待他的“上级” 毛泽东问题上表现得很鲜明。 在中国历史上,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大人物”的态度,往往看他对另一个人生前身后的评价有什么不同,是“鞭尸”还是始终如一,由此判断一个人的品质。 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号召学习海瑞精神时说,海瑞敢于进陈,不怕杀头,他被关到监牢里,但当海瑞听说嘉靖皇帝去世时,抱头大哭。这说明海瑞对嘉靖皇帝始终如一。毛泽东对海瑞这一点特别推崇,他号召学习海瑞精神。在毛泽东生前,邓小平对他十分尊敬。他关心毛泽东,尊重毛泽东,是毛泽东的优秀学生和得力部下。  相似文献   

5.
郭庆晨 《前线》2009,(6):58-58
听骂的态度,很能看出一个人修养的深浅高下。 宋朝的富弼曾官至宰相,这与他的胸襟宽广有直接关系。富弼的大度突出表现在听骂上。少年的富弼就练就了听骂的“童子功”。一次,有人莫名其妙地骂他,他听而不闻。旁边的人以为他真没听见,就提醒他说:“喂!有人骂你啦!”富弼回答说:“他大概是骂别人吧。”旁边的人说:“哪能呢,他是指名道姓地骂你呢!”富弼则说:“天下之大,  相似文献   

6.
叶茂 《廉政瞭望》2013,(10):21-23
历史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曾发出如此一个疑问,作为清官模范的海瑞,行为古怪,开罪众人甚至皇帝,为何能顺利做官,直到死去?作为当时的“先进人物”,“海瑞从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然而,他是必要的,是体制的产物,作为“软规范”和调和剂的合体。体制有什么样的需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凝聚力,我们就要产生什么样的先进人物。哲学家弗洛姆说,“每一个时代模范,都是意识形态的形状,他们要说的话,就是体制的话。”先进人物作为一种符号,流变至今,还可以看到时代风物的印记,无论是社会的变革、战争的激情、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的风霜,都可辨析。  相似文献   

7.
于溟跃 《奋斗》2014,(12):63-64
海瑞,人称海青天,明朝时期的著名清官,一生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虽然清贫却坚持清廉做官,洁身自爱,敢于和贪官污吏,豪强势力作斗争,是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他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海瑞对国家和君主,可以说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嘉靖皇帝掌握着全国最高权力,可他却迷信方术,沉迷于修道,20多年守在西苑,没有上朝,终日与经文和青词为伴;海瑞出身于穷乡僻壤,原本朴实无华,却被卷入政治漩涡,他虽然成了一个吏治的典范,但其世界观却与现实不和,他的道德观念在当时看来似乎过于理想了,在那样的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有人说他是“性格古怪的模范官僚”(胡忠信:《极权主义下的道德抉择》)。  相似文献   

8.
微观     
《廉政瞭望》2013,(13):12-13
@老外被骂洋五毛 @雷克小流氓:“我说中国还有些不完美,就被骂个‘臭老外’。我说中国发展的方向是对的.就被骂个‘洋五毛’。说德国好,被骂。说德国不好,也被骂。最悲剧的是,我说在家里换了个灯泡而已,被骂个‘没内涵的傻瓜’。”  相似文献   

9.
最近,农一师塔里木水管处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职工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代表很特别,有平时爱说的“大炮筒子”,有喜欢上访告状的“跑衙门”,也有勤劳肯干的“老黄牛”,还有能主持公道为人正直的“包黑子”。这个处党委和工会用红贴子把他们请到阿拉尔。开会之前司志文处长说:“今天,把你们请来是荐贤献策、提宝贵意见的,请你们该说的说、该提的提、该骂的骂,说真话、实话,说出心里话。你们骂得对的,我们坚决改正,提得对的我们能办到的当场答复”。工会主席李立立也要大家“打消顾虑、畅所欲言,大事、小事、黑事都可以讲,希望大家为单位  相似文献   

10.
人的五官中,嘴巴是最容易惹祸的,因而让嘴巴防祸于未然的学问也就应运而生。   “谨防病从口入”是从卫生角度总结慎用嘴巴功能的格言。敢于不屑此训者,就得准备饱尝上吐下泻、腹痛难忍的滋味。一句话:须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   “莫谈国是”则是封建时代从政治角度总结慎用嘴巴功能的格言。那是人们无数次地目睹了屈原谏言被逐投江、海瑞上疏打入死牢之类史实的的凄楚惨烈后悟出的保身秘诀。斗胆邈视此训,其代价往往是牺牲自由和生命。在“祸从口出”的阴影下,谁还敢忧国忧民呢 !因为,“国”者只是皇帝的“家天下”,轮不着…  相似文献   

11.
快乐大叔 《党课》2009,(9):95-97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里面的“老大”,有句形容一个人有权有势的老话,叫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一人之下”的“一人”最初指的就是皇帝。皇帝是真正的万人之上,所谓的“九五之尊”。皇帝说一不二,皇帝还是“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即便错了,也就错了,难道有人还要跟皇帝较真吗?不过,皇帝也有没辙的时候,咱先不说历史上那些被“垂帘听政”或者被“架空”了的“名义上的”皇帝,即便是牢固掌握权力的皇帝,也有他把握不了的东西,也有被“潜规则”的时候,不信,咱就来看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国家,皇帝之多堪称世界之最,“皇帝情结”也渊远流长。就说当下影视作品对皇帝的情有独钟便令人刮目。什么秦始皇、武则天、唐明皇、康熙、雍正、乾隆,一拨儿早已尘封的人物在黄金强档时间被隆重推出,闪亮荧屏,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火爆得很。我们的荧屏不是不能出现历史人物,文艺作品也不是不能表现古代皇帝。现在毕竟是打破了僵化思想、搞改革开放的年代了,文艺创作理当遵循百花齐放的方针,为广大群众提供优秀的丰富多彩的作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再像“文革”期间那样,将…  相似文献   

13.
正海瑞还是那个海瑞不知不觉,一转眼,时间已经过去16年了。万历十二年,张居正去世了。人亡政息,在台上永远正确的张居正现在处处错误了。万历十三年正月初十,亲政的万历皇帝下旨,起用海瑞为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同年三月,又"升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海瑞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这一年,海瑞已经72岁了。孔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6,(11):12-13
做皇帝梦的人古已有之,但尤以如今为甚:“戏说”完了“正说”,“正说”完了又“补说”,君不见市场上有关皇帝们的书已经形成了“书系”?唐、宋、元、明、清,每一位皇帝都有了自己的“传记”,有的还不止一本。图书市场如此,影视剧自然不会落在后面,唐国强、张国立、陈道明都成了皇帝专业户,现在陈宝国又有后来居上之势,演完了汉武帝刘彻,又演朱元璋。  相似文献   

15.
海瑞字汝贤,号刚锋,广东琼山县(今海南省海口市)人。他的性格和他的号一样,“刚锋”异常,在浙江淳安当知县的时候,竟敢直言上疏皇帝,又敢与总督大人抗衡,因而给当地人留下“海刚锋”“海知县”“海青天”的名气。海瑞的疏文,洋洋洒洒数百言,据理而谈直斥君非,实在算得上一篇历史文献。其大意如下:日前严嵩罢相,也不过就是严嵩受到极刑,也算是略快人意吧。不过严嵩罢相之后,也不过就是严嵩没当宰相以前的状况罢了,政治并不怎样清明,比起汉文帝来那就是差远了。天下人不满意陛下已经很久了。古代君王有过,靠臣子们来匡正。今…  相似文献   

16.
老六月雪 《党课》2011,(8):102-105
文化海瑞的形象,是中国文化塑造出的典型,其文化形象接近完美,是中国文化中呼唤“清明救世主”的体现。在国人心里,海瑞是正义的化身;在庙堂里,海瑞是神。  相似文献   

17.
正鲁迅在尖刻的同时也以幽默著称,而他的祖父也是既善骂又善谑。周作人回忆祖父周介孚,说他身上最突出特点之一就是脾气乖张、极善骂人。骂人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周作人说,上至皇帝老子下至子侄孙儿,都被他骂遍了,他骂起人来,"明示暗喻,备极刻薄,说到愤极处,咬嚼指甲戛戛作响,乃是常有的事情"。周介孚骂人总能一针见血,他骂慈禧是"昏太后",骂光绪是"呆子",骂夫人是"王八蛋"。有时拐了一道弯,则更蕴  相似文献   

18.
韩永 《党建文汇》2013,(11):22-22
河北省兴隆县孤山子镇党委书记梁文勇,栽在了“嘴”上。在一段或由同桌人偷拍的视频中,这位镇党委书记喝着五粮液。抽着中华烟,吃着龙虾、螃蟹,说了一段日后引发众怒的话:“现在的老百姓就是,手里端着米饭,嘴里吃着猪肉,最后还得骂你娘,老百姓就是这副德行,不能给脸,给脸不要脸。”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皇帝“受命于天”,是一国之主。他的个人意志就是“圣旨”,是政策,是国法,随便说一句话,既能让“鸡犬升天”,也能叫功臣“人头落地”。但也有个别“说话没用”的皇帝,宋仁宗赵祯就是一个。 据史载,赵祯当了皇帝后,有些亲近的嫔妃常在私下请求升职加薪。他告诉她们:“过去没有先例,大臣们会不同意。”她们不信,说:“皇上的话就是诏令,谁敢不听?”“仁宗笑笑说;“你们如果不相信,我下令给政府试试瞧。”果然,办事的人认为不合制度。他把政府的答复拿给嫔妃看,并说:“别看我是皇帝,凡事也得跟大臣们商量,才能成为正式诏令!”  相似文献   

20.
《太平广记》中记载着这么一件事:武则天时期,朝廷严禁杀生,大臣们因此苦于吃不到荤腥。有一次,御使大夫娄师德奉命到陕西巡视时,地方官员设宴招待他。厨师先端上羊肉,娄师德见到便斥责道:“皇帝好德,下诏严禁杀生,你们为何杀羊 ?”厨师回答说:“豺咬杀羊。”娄师德听后自言自语:“豺真懂事 !”于是举筷便吃。一会儿,厨师又端上鱼。娄师德又问:“为何杀鱼 ?”厨师又回答:“豺咬杀鱼。”娄师德听后便骂道:“笨蛋 !何不说獭 ?”厨师忙改口:“獭咬杀鱼。”于是,娄师德又心安理得地吃起鱼来。   在现实生活中,娄师德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