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国国民党7月26日举行党主席和党代表选举,马英九当选党主席。马英九表示,党主席是份学生的责任。他将推动国民党好好规划未来几十年台湾的发展,“至少为台湾海峡带来几十年的和平”。  相似文献   

2.
兰崇仁 《廉政瞭望》2013,(21):57-57
因王金平关说案引发的纷扰,还在台湾政坛持续。回想事件之初,马英九亲自召开记者会,宣读了措词强硬的声明稿。他还在记者会上声色俱厉地痛批:“我们每个人可以问自己,如果这不是关说,什么才是关说?”在台湾,“关说”一词不时见诸报端,普通民众自是熟稔。但在大陆,许多人却不明就里,对于“什么才是关说?”这一马英九之问,大多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3.
3月9日是台湾海基会成立20周年的大日子,马英九亲临庆祝大会致词并追赠海基会已故董事长辜振甫“两岸和平特殊贡献奖”。他强调,身为炎黄子孙,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22日,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以高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曾被蒋经国称赞为“没有缺陷的年轻人”,但人无完人,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是不真实的。马英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5.
马英九的大陆政策将两岸现状界定为“不统、不独、不武”,坚持“一中各表”,否定“两国论”,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提倡“外交休兵”,总体上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但他的大陆政策基本上是政经分离,仍有不利于统一的复杂内容,对此我们应该全面分析,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6.
获稻 《党建文汇》2010,(1):13-13
不论是在香港中文大学,还是在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金溥聪永远都是“离马英九最近的人”。国民党在“三合一”选举失利后,马英九邀请昔曰的战友金溥聪回台。2009年12月16日,金溥聪正式接任国民党秘书长。  相似文献   

7.
2007年是台湾政坛公认将会非常混乱的一年,也是外界普遍认为蓝绿恶斗会更加严重的一年。在这种气氛下,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近日突然表示,未来将致力于推动“朝野和解”。有岛内评论认为,马英九的表态“充满了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3,(2):40-40
台湾的高官新闻,经常是一片欢乐。比如最近大家的调侃对象是负责大陆事务的“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他在“立法院”接受质询时,民意代表们拿着大陆高层的照片让他辨认,这哥们的眼镜厚度和他的认人能力成反比,闹出了笑话。在接任这一职位之前,王郁琦曾担任马英九的发言人。这名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布鲁明顿分校的法学博士在从政前曾是台湾世新大学的法学老师,  相似文献   

9.
新当选的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台湾被称为“不沾锅”,在接受凤凰卫视吴小莉的访谈节目中,马英九说自己“不沾黑金的锅,不沾台独的锅,不沾酒色的锅”,是谓“三不沾”。(7月28日《东方今报》)其他两不沾暂且不说,单说他“不沾酒色的锅”这一条,就颇有意思。马英九一表人材,留洋博士,家有巨资,又身居高位,身边美女如云,公私应酬无数,各种活动频繁,他却能洁身自好,从不出任何绯闻,成为“狗仔队”最不喜欢的人物,甚至被人认为有“洁癖”。这里不是表扬他的廉洁自律,只是想探讨一下他洁身自好的诀窍。他的经验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不沾”,譬如色字,他坦诚地说:“我不是柳下惠,美女坐怀我还是会乱,所以惟一能做的,是不给美女有坐怀的机会。”所以,那些声色场所他从不涉  相似文献   

10.
王贵华 《党建文汇》2009,(11):13-13
国民党再次做承诺和保证 马英九在担任台湾当局领导人后又兼任党主席,此间舆论普遍认为国民党开始了一个全新的“马英几时代”。在就职演说中,马英九强调,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正面积极作用,建议本次党代会继续将其列入国民党的政纲。  相似文献   

11.
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梳理马英九当选后十来天的言论,很容易发现,“九二共识”是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语。  相似文献   

12.
面孔     
《廉政瞭望》2012,(2):8-8
马英九:击败蔡英文获连任 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与民意代表选举结果揭晓。马英九以689万多票、51.6%的得票率获得连任。获选后的马英九称,他一定会践行承诺,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让台湾脱胎换骨。这一选举结果显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得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尤梓 《廉政瞭望》2014,(8):68-68
马英九第一次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肘,在一家寺庙参拜,突然火灾警铃响起,但他不动如山,依旧上香祭拜,并和庙望的师父辟室密谈。最近,台湾水利官员很火。4月3日,台湾“中央”到地方水利官员在台南天后宫举行祈雨仪式。  相似文献   

14.
涟中 《廉政瞭望》2013,(20):56-57
10月10日,台湾“双十庆典”,马英九与王金平见面密谈,双方至少6次握手,除寒喧外,还谈及天气和运动,被评为“已为缓解马王关系跨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6月19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倡议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施光亨看到消息后,马上给国台办写了一封信。后来国台办负责人回复说:“我们知道您编的《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但是马英九说要合编,我们支持他们。”  相似文献   

16.
姚新强 《党建文汇》2008,(10):17-17
近日,在马英九“外交休兵”战略下,当局又提出“五不外交”,即“不增加友邦、不涨机密预算、不强调以国家名义参与联合国、不主动建交、不墨守121个外馆数字”。  相似文献   

17.
任内首度出访的马英九在参加台湾在南美洲唯一“邦交国”巴拉圭新任总统卢戈的就职典礼后,对台湾随行记者表示,将致力推动两岸“外交休兵”。如果成功,未来台湾的“邦交国”不会再增加,但也不会减少,而是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11,(19):58-59
近两个月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多次私下拜会地方大佬,称“有人像波斯猫只是好看不会抓老鼠”,被台媒解读为“暗批马英九”。之后更频频现身电视访谈节目,为自己试探明年“大选”的水温。近日,宋楚瑜正式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副手人选则为台大教授林瑞雄,这被媒介解读为宋楚瑜“弓上弦、刀出鞘”。不过,宋的成功率微乎其微,这次“蹦跶”仅是不甘寂寞罢了。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2,(15):30-31
有人说,从“行政院”秘书长变成阶下囚,已不仅是林益世个人的悲哀,更给马英九和国民党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2012年6月27日,这个日子对台湾“行政院秘书长”林益世绝对是刻骨铭心。当天,台湾《壹周刊》大肆曝料其索贿。  相似文献   

20.
据岛内媒体报道,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倡导下,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将编入台湾高中必选课程。对此岛内的“50后”、“60后”们表示赞同,因为他们这一代就因熟读四书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