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昱 《台声》2013,(6):96-97
外婆和母亲她们用对故乡的眷恋、对工作的热情,鼓励、支持着我  相似文献   

2.
我这土生土长的毛南族姑娘 ,离开岭南故乡多年 ,村中的往事 ,老一辈人的传说 ,就像山间的小溪 ,在我心中不停地流淌 ,那淳朴的民风 ,那女儿的情怀始终在我心头萦绕。棉岗和外婆的压箱子礼十几年前 ,弥留之际的外婆 ,在病榻前郑重地将她仅有的10元积蓄 ,悄悄地交给我的母亲 ,她说 ,我要走了 ,没有福气 ,等不到见淼(淼是外婆给我起的小名)出门的那一天了 ,这10块钱就算是我将来给她的出门礼吧 ,到那时候 ,你替我买样东西给她压箱子底。外婆去世的时候我正在几十里外的县城上高中。按照我们的民俗习惯 ,姑娘出嫁的嫁妆里面 ,有一个“棉岗…  相似文献   

3.
秋月白     
<正>一母亲是在一个湿漉漉的早晨,知晓了自己的身世。那段时间外婆重病在床。外公十年前就离开了,母亲作为唯一的孩子,要挑起照顾外婆的担子。每天天未亮,母亲就背着刚出生不久的我,从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的路东村杨柳坡家里,赶往邕武路路西村新直大队的外婆家,路上要走一个多小时。进了门,连额头上的汗水都来不及擦干,就又忙着为外婆做饭、擦身、洗衣、熬药,直到一切都安排妥当,才又背起我赶回家里务农。  相似文献   

4.
<正>小时候,我与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常常会拿出一个用塑料袋包着的书信和照片,拿出照片告诉我,哪一位是她的父亲,哪一位是她的母亲,哪一位是她的姐姐和妹妹,教我该如何称呼他们。稍微认字,外婆会从那一包塑料袋里拿出书信让我念给她听,我想,这也许是20几年后我到了台湾对繁体字没有障碍的基础吧。我常常在想,时空与缘分的奇妙之处,小时候外婆常常跟我提起的故乡竟是我如今生活的地方。1988年10月,外婆托人辗转从香港带了一封家书到了金门,联络到她的胞妹——七妹,并在1988年12  相似文献   

5.
外婆     
儿时记忆的画面大都是有外婆的。或许是相连的血脉,或许是她温和的性情。无论何种因由,我知道,自己生命中的许多温情和感动都起源于她。我爱外婆甚至超过了爱母亲。始终相信属相与一个人的性情有关,属牛的人天生具有"牛"的韧性,外婆就是这样的。16岁,少女天真烂漫的花季,对于现在的大多  相似文献   

6.
黄语扬 《当代广西》2008,(21):59-59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您是个成天忙于工作,很少陪我玩的人。只有我生病了,才有机会依偎在您的怀里,听您讲《雷锋小时候的故事》。在模糊的记忆里,曾几次在您要出门时搂着您的腿不放,被您“恶狠狠”地推给了外婆。我好羡慕邻居家的妞妞,她扎着两个小辫子,辫子上还系上红绸带,好漂亮。  相似文献   

7.
故乡情思     
故乡情思图白妞文韩四清泥土的真诚带着乡音亲切地呼唤游子回到家中故乡,遥远的记忆嵌入了古铜色的皱纹里月亮,陪伴着飘浮的白云风儿,摇动着醉了的竹影古老的传说从庭院飘出锁住了一双双顽皮的小脚牵来了浣衣的少女外婆带着安详和微笔走进了镶有黑边的镜框带走了童话般...  相似文献   

8.
姥娘     
徐洁 《福建乡土》2012,(2):23-24
姥娘,是中原颍河一带对外婆的称谓。姥娘是我童年的母亲。 46年前深冬的一天,我来到人间,姥娘迈着三寸小脚独自乘火车,中途转车四次,从老家河南临颍来到闽南漳州,为的是帮着喂养初生的我。  相似文献   

9.
周琪 《台声》2011,(3):56-56
我是生活在大陆的第三代台胞。同据时期,外公自台南来大连做生意,与外婆结婚生下我母亲。1945年5月前后外公回台湾对账,很快日本投降,无法赶回大连,从此与我外婆失去联系,天各一方。  相似文献   

10.
我的故乡离井冈山不远,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内陆小城,依山傍水,赣江从城中央流过,养育了沿岸的祖祖辈辈。长大后,每次回到故乡,我都要去江边走走,那里是我记忆的源头,也见证了这个小城不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卢琪 《台声》2013,(5):96-96
家里的相册中一直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小时候外婆抱着我站在墙边台湾地图前的瞬间记忆  相似文献   

12.
悠悠情牵故乡海李厚东浩瀚的渤海,波涛汹涌,奔腾不息,注入无际的太平洋,融进茫茫的苍穹。告别渤海已整整二十年了。这些年来,每当我登上舰艇在南海中巡弋,每当我乘上轮船在东海里航行,我的心油然飘到了故乡的渤海。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手.常常漫步在海边,看辽阔...  相似文献   

13.
王亮 《前进论坛》2009,(11):41-42
乱世情缘1941年仲秋,广袤而贫瘠的鲁西北平原上,到处是日本人扫荡后留下的残垣断壁和参差不齐的庄稼茬子。赖以生存的家被日本人付之一炬,村庄化为灰烬。母亲八岁时长得瘦弱矮小,面容黝黑,她一只手拎着一件蓝花包裹,另一只手紧紧攥住外婆的衣角。母亲在外婆的牵引下混杂在逃难的队伍里,走啊,逃啊……稚嫩的眼睛里流露出茫然和惊恐。一连二十几天,母亲跟着外婆四处流浪,饿了跑到地里啃几口生玉米,  相似文献   

14.
我生在平果县农村,二十年前,我告别故乡来到田林县工作。不知怎的,最近几天,每当夜阑人静,我常常想起我的故乡,想起故乡的嘹歌来了。  相似文献   

15.
<正> [主持人语]记得两年前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推开窗,突然闻到了柠檬洗发水的味道,于是心里一阵感动。那温暖的香味总会让我想起千里外的故乡。在我的记忆中,感觉柠檬就像春天一样,暖暖的会一直种植在心底。我知道,那是一种思乡情  相似文献   

16.
童年     
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起点,回忆过去,记忆深处还有那孤山落野中的土坯屋,枝叶相连的大樟树,清澈幽静的池塘……十四年前的一个夏日,我被妈妈带回湖南老家,然后直接去看望外婆和两年多没见面的哥哥。外婆家在青山中,当我第一次走在乡间小路上时,被深深地吸住了,蒙蒙细雨,微风轻抚,青绿无边的梯田,粼粼波纹的池塘……一切的一切无不勾起我浓浓的兴趣,这使我忘记了坐火车的痛苦。老远就看见一位灰白头发的老人家,叫着妈妈的名字我的小名,蹒跚走来,那就是我外婆。在她老人家抱起我时,我看见青瓦屋檐下的圆形柱子下傍着一个小孩,我料想那就是哥…  相似文献   

17.
许绮燕 《黄埔》2008,(1):15-18
我从小是和我的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 七岁那年,母亲接我回家,我开始上小学。在家里,我发现一个问题:我的爸爸和弟弟、妹妹都姓张,妈妈姓王,而我姓许。这是为什么呢?我很想问问大人,但又不敢问。生活像一个谜,我好些年都解不开。  相似文献   

18.
我不责怪母亲那善意的欺骗, 她反而让我明白了故乡的月为何总是那么圆、那么亮, 犹如母亲的心永远照耀着我和小妹成长。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11)
正两年前,阿零给我发来她的小说片段,我说,这不是萧红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吗?但阿零和萧红还是不一样。萧红笔下的乡村,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而阿零笔下的故乡,人不慌不忙地生,不慌不忙地死。萧红对故乡的记忆,如血滴在雪地里,雪白血红,如她31岁的人生。阿零对故乡的记忆如水滴在水里,死是生的一部分,不慌不忙,如她温婉的一个回眸。故乡,离得越远,离开的时间越长,越清晰,清晰到有些晃眼,围着每一个晃眼的光点,他们变成故事,铺陈在阿零的笔下。那些曾经的挣扎、恐惧、无奈、抗争,都  相似文献   

20.
苏州,是母亲一生的梦,是一叶飘在’我记忆里的小舟,它因母亲的梦想而成为我一生中遥远、遥远的漂泊着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