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玉林 《学理论》2012,(7):21-22
目前区域差距已经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和谐。区域和谐,不仅包括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也包括区域内经济和环保等问题的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和谐,区域经济发展应当与环境保护同步。以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污染转移为研究点,试图构建一个可行的区域和谐社会的环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郝未宁  张淑敏 《求知》2013,(2):46-49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民众的环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环境维权之中。而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维权的活动中,分量最重、影响最大的是以环保志愿者为骨干的各类民间环保社会组织,英文为  相似文献   

3.
郭秀丽 《求知》2015,(2):61-62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德国的生态环境遭受工业和战争的双重重创,日益恶化。到70年代,德国的生态破坏和污染程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灾难。德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生态治理。到本世纪初,德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已经成为世界上环境保护最好的国家之一。德国生态治理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始终注重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民主"的强大整合力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4.
《理论视野》2006,(4):64-64
《嘹望新闻周刊》2006年第18期刊登该刊记者陈泽伟的文章说,在日前由国务院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我国环保工作“三个转变”的重要思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飞速发展,形成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如蠡县的制革、满城的造纸、清苑的冶炼等。这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壮大了当地经济实力,促进了社会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企业是建立在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上的,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由此而引出的如何摆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引人深思。在工作实践中,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环保部门,常常遇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抉择: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0)
干部行为受到干部考核体系的制约与影响,其环境治理态度与成果亦是如此。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干部在环境治理策略层面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由传统的经济至上、忽视环保发展转变为在稳步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将环境保护置于重要地位。这种关系再造立足于环保绩效在考核中的权重变化,探究权重变化与关系再造对于环保制度构建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现时农村公路的发展现状,结合工程实践,从方案选择、质量控制、环境保护、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常仲农 《团结》2012,(2):13-14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职能之一,是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参政议政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人民利益的大局。近年来,环境保护因其社会公益性、发展战略性日益受到民主党派关注,成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除了政府进行积极、主动、有效地管理,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公众参与环保,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环境保护的巨大动力.公众的参与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环境保护的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环保事业发达程度和环境管理水平的高低.本文从提高哈尔滨公众环保参与度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公众参与环保的制约因素,提出提高公众环保参与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翠荣 《民主》2008,(4):47-47
广西南宁市于2007年12月16日下发了《2007年南宁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环保指标成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拨任用和奖惩监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32字环境保护工作方针,通过了我国第一个环保文件,促进了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端,在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36)
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了各个国家与群众的关注。文章从激进环保主义的特性与激进环保团体犯罪的特点入手,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环保暴恐事件与刑法现状,对环保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立法完善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秋丽 《学理论》2010,(5):21-22
本文以盐城市阜宁县几个村庄为个案,研究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情况,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环境知识缺乏;环境行为落后。通过调研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农村文化、加大物质投入力度、保障农民环境知情权四个方面来提升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8,(42)
农村环境保护压力大、任务重。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农村地区加  相似文献   

15.
陈益群 《民主》2005,(9):15-16
环境保护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对环境的要求都提高了。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几句话,道出了群众的愿望,表达了政府对环保治理的决心,也表明了政府对老百姓的承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种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从道德的维度,充分表达了当今时代对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整体进步;财富增长与财富分享公平合理;GDP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道德观。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开始快速迈入大规模消费时代。如何促进消费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发展,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促进消费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更新观念,在整个消费过程中采取切实有 力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汪金英  李名赫 《学理论》2012,(19):288-29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为改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理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和提高,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而教育是生态意识觉醒和提高的有效途径,所以说环境保护应以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根本手段,是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对环境教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公众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环境保护的时代背景下,在宪法中加入环境保护条款、成为"环境宪法"已经是世界各国宪法的普遍选择。但随着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上升,传统宪法"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在"环境宪法"的基础上适当纳入生态保护的内容、逐步转变为"生态宪法"正在成为各国宪法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宪法应顺因这一趋势,对现有条款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20.
潘度文 《团结》2007,(3):38-4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工作历来十分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多年来,我国环保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