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10月初,中共闽赣省委与国民党江西省地方当局,在福建省光泽县寨里镇大洲村举行谈判,达成了合作抗日协议,促成了闽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当时,部署在闽北游击区的国民党军队有第75师、76师、3师和独立第6旅,此外还有第80师、16师、63师、52师的部分及福建、江西的保安队,兵力达10余万。卢沟桥事变后,在全中国不断高涨的抗日呼声中,蒋介石才将“清剿”闽北红军游击队的国民党第3师、75师、76师撤出闽北。  相似文献   

2.
闽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一九二八年秋,闽北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在斗争中产生了闽北的红色武装——民众队。在同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艰苦的斗争中,由民众队到红军第五十五团;由闽北独立团至闽北独立师乃至苏区各地的地方武装,闽北红军和地方武装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整个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武装的坚强一翼。主力红军长征和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发后,闽北红色武装成为闽浙赣地区的重要支柱,驰骋于闽浙赣三省二十余县,  相似文献   

3.
在北伐战争中,作为福建战场一翼的闽北,有两大特点:即中共闽北地方组织和闽北人民对北伐军的大力援助,促进了战争的尽快胜利,而北伐军进入闽北后,又推动了闽北工农运动的发展。这段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福建战场开辟之前,闽北在军阀周荫人的反动统治和控制下,共产党组织的活动是秘密的,国民党的地位是非法的,人民群众的爱国言行,仍然受到反动军阀的压制和迫害。北伐战争开始后,一九二六年九月,周  相似文献   

4.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一面玩弄假和平的手腕,一面积极准备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武装力量,独占抗战胜利果实。一九四五年九月,国民党福建当局在全省设立了闽西、闽南、闽中、闽东、闽北五个“绥靖区”,配备五个省保安团,纠合各县保安中队和其他反动武装,开始向各地人民武装进犯。九月四日,中央华东局给福建省委发来急电,指出:绝对不能依靠谈判,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闽北各地农村游击战争的蓬勃发展,闽北各地的城镇的革命斗争,也逐渐掀起新的高潮。城镇的革命斗争,是在城工部领导下开展的,它的斗争方式,既有以发动领导城镇各阶层人民,进行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罢工、罢课、罢教以及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又有建立武装队伍,与国民党地方保安团展开灵活多变的武装斗争。由于开展这些斗争的地点,一般都位于闽北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因而影响面宽,震动性大,牵制了敌人  相似文献   

6.
<正>新四军是国民革命军建制的正规军队,具有合乎国民政府之"法"的社会地位。因此,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是被国民党福建当局唯一允许在城市公开活动的有中共背景的机构。这种特殊的社会"合法"地位,使其对外是新四军驻闽办事机构,对内则是中共地方组织秘密领导机关。1938年6月,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决定,以闽北、闽东、闽中三块游击区党组织为主,正式成立中共福建省委。王助、范式人当选为省委常委,分别担任省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为加  相似文献   

7.
闽北是山区,山峦重叠森林茂密,容易为土匪窝藏,历史上这里就曾是匪患不绝的地区.1949年,国民党军在溃逃前有计划地潜伏下大批特务武装,他们勾结地主恶霸、地痞流氓、地方土匪,进行各种破坏活动,严重者还袭抢我支前运输物资,骚扰攻打我地方政府,妄图配合国民党"反攻大陆"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8.
正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战斗在鄂豫皖边区的红二十八军与国民党当局在安徽岳西县境内举行谈判,最终在青天畈上青小学签订协议,决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史称"岳西谈判"。岳西停战谈判,是南方8省14块红色根据地中最早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达成的局部停战谈判,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对于皖鄂特委书记何耀榜及其为岳西谈判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则很少有人知晓了。  相似文献   

9.
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军闯进了苏区,疯狂地"围剿"红军游击队.国民党地方当局一方面实行保甲制,移民并村,村村都筑起碉堡;另一方面对群众发放"良民证"、"户口证",实行计口购粮,妄图把红军游击队困死饿死在大山中.  相似文献   

10.
<正>策反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鄂豫边境的中原解放区后,向其他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之后,国民党当局疯狂推行“戡乱救国”政策,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残酷镇压、血腥屠杀。同时实行“以军管政”。从1948年起,地方政府首脑一律委派军人执政,进行军事管制。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爆发后,光泽县地下党组织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利用合法身份,发动、组织各阶层人民,团结各党派和抗日团体,广泛深入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深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利用“抗敌后援会”开展活动“抗敌后援会”是国民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组织的一个社会团体,各地方后援会会长由国民党各级政府要员担任。在闽北,南平、建瓯、光泽、建阳、顺昌、崇安、浦城都有  相似文献   

12.
1955年美国与台湾国民党当局共同策划的大陈岛撤退行动,是在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下的无奈之举。在大陈岛撤退决定达成的前后5个月中,美国政府与国民党当局之间进行了多次谈判交涉。从表面上看,美国与国民党当局对大陈岛的撤退方案最终达成了一致,但从根本上来说,美国与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外岛"政策存在着明显分歧,这种分歧由始至终地贯穿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每一次美台交涉。  相似文献   

13.
各民主党派与第二次宪政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宪政运动由于国民党当局的压制而不了了之。三年后的1943年9月,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利用国民党统治的内外危机以及由此而被迫作出的宪政允诺,再度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宪政浪潮。  相似文献   

14.
王祖远 《党史纵横》2013,(10):34-36
“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国共合作之前的三年时间,项英和陈毅一直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得知国共第二次合作后,项英和陈毅果断转变斗争鼻潞.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谈判,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游击队员想不通:共产党人怎么能与斗争多年的敌人“合作”?其中思想斗争最复杂的便是谭余保领导的湘赣游击队。他们坚持在江西武功山区与国民党军对抗,  相似文献   

15.
1937年11月28日,在松溪县甲墙乡进行的谈判,是闽北国共和谈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促成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局面。但是,国民党当局采取“北和南剿”的反动方针,对南方各省的根据地仍然坚持“围剿”的政策,妄图消灭南方红军游击队。中共建(瓯)松(溪)政(和)党组织坚决执行中央抗日民族统  相似文献   

16.
1935年1月,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团在浙赣交界的怀玉山地区被国民党军包围,29日,方志敏不幸被俘。当天晚上,敌团长一再要方志敏“写点文字”,方志敏借此机会,奋笔疾书,写下了表现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的“方志敏自述”。敌人在方志敏口中得不到任何东西,第二天把他押送上饶。国民党上饶地方当局兴高采烈,为了升官晋爵,特令国民党弋阳县县长张抡元等人前去探视、游说。以下“谈话记录”,便出自张抡元之手。余是方志敏家乡的地方长官,奉命率弋阳地方绅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崇安上梅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全国爆发的100多起农民武装起义之一,它和平和的长乐、龙岩的后田、上杭的蛟洋、永定的金砂暴动,并称为福建"五大"农民暴动.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领导的闽北武装斗争的成功尝试,它为创建闽北红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催生了闽北苏维埃政权,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和闽北成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33年6月间,顺义、三河、平谷、密云四县交界地区发起反蒋抗日的穷人会运动。短时间内,穷人会便成燎原之势,席卷当地几十个村庄,入会群众近千人。后虽被国民党地方当局镇压,但中共河北省委通过领导穷人会运动,在京东顺义等地发展了第一批共产党员,建立了第一个地方党的基层组织,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以后开展革命活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闽北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境内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革命战争时期,闽北人民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展开了长达23年不屈不挠的斗争。1949年6月,闽北全境解放。8月,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分别在建瓯和南平设立了第一、第二地委、专员公署和军分区  相似文献   

20.
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后,湘赣边界的武装力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令国民党当局坐立不安。1928年6月中旬,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军奉蒋介石之命,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剿":湖南国民党第八军吴尚部,由平江调防攸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