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怎样?它们是不是一对矛盾?对此,毛泽东同志有过明确的说法:“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8页)陈延政同志在与周抗同志辩论的两篇文章中则提出,民主与集中不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特别是在第二篇文章中针对毛泽东同志的论点,公开指明“‘民主是对集中而言’的说法不对”(见《社会科学》1983年第9期第12页)。那么这两种观点究竟谁是谁非呢?毛泽东同志的论点是否就站不住脚了呢?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同志的观点是正确的,而陈延政同志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他想推翻掉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正确论点是不可能的。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陈延政同志用否定毛泽东同志论点的论据、思维方法及其后果究竟能否成立。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09,(18):36-37
毛泽东是个终生与书为伴的人,他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目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先后到几个省参加一些民进的会议,与会内的同志接触,先后有几个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民进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我原来就是一个教师,我就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不参加民进不也在为社会主义服务嘛。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参加民主党派有什么意义?民主党派是干什么的?它的特点、特性是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回答。我反复考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假如  相似文献   

4.
最近国内的许多报刊,都报道了云南省长斥退“列队欢迎”的消息。徐荣凯省长到一家公司考察,见这家公司组织了身穿工作服的工人,列成两队正等着欢迎,便厉声对迎上前来的公司领导说:“谁让你们这样安排的?你们这样安排想达到什么目的?我们是来考察你们企业,不是来折腾你们企业。你们要这样欢迎,我就不进去看了。”公司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读书札记诠释(连载)——出入佛道(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爱读书,尤重历史。古今中外,佛学儒学,无不涉猎。毛泽东思维独特,在读书之中常有心得。陈晋同志诠释的毛泽东读书札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脉络,对于爱读书的同志,不无裨益。陈晋同志的这组文章,我们将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6.
日前,读臧克家同志的《毛泽东同志的新诗观》一文,颇有点感触——当年毛泽东同志曾就新诗说过这样的话:"我不看新诗,除非给我一百块大洋".此言不乏幽默,却也足见毛泽东同志对新诗的不够喜欢.但是否可得出贬抑新诗的结论呢?臧老的回答是否定的.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给臧老和《诗刊》编委同志的信上曾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他还说过:"新诗的成绩不能低估".显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时候,虽说整天忙得很,但他对群众生活的大、小事总是样样留心。每到一个村子,他就问长问短:粮食价钱怎样?盐贵不贵?日子困难不困难? 有一次,毛泽东同志在村边,看见一个扛着锄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6,(15)
北大教授丁石孙,曾在1988年考察过美国的哈佛大学。他后来回忆说,那里的不少留学生,都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你看我们现在是回去好呢,还是不回去好?”我也总是给他们同一个回答:“这要由你们自己来决定。我这里只能告诉你们这样一个情况,如果你们现在回去,国内正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你们的才干。如果你们留在这儿,过10年8年再想回去,就不如现在回去的好。因为那时许多位置上  相似文献   

9.
一年冬天,彭德怀同志到祖国南海视察。来到一个军营的时候,礼堂正在举行舞会。彭总径直朝连队驻地走去。某班战士正在讨论时事,彭总进门后,说:“我是彭德怀,来参加你们的学习好吗?”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外语许凤清1913:我学习写英文大家都熟知毛泽东有着渊博的中国文史知识,其实,毛泽东也历来重视外国语言的学习和对世界知识的了解。1910年毛泽东在湖南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就开始学习英语。当时教英语的是一位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年轻教员.他对...  相似文献   

11.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6月7日发表文章,题为《为什么我们害怕崛起的中国?》,文章称:显然中国的崛起整体而言对全球经济是有益的。但几乎没有人是这么看待中国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担心崛起的中国,却不担心崛起的印度?或  相似文献   

12.
沉重的政工     
我今年43岁,从1983年初调到厂宣传科后,风风雨雨16年,倍感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艰辛。概括地说,搞政工有四累: 一是学习累。自打干上了政工,从自己到工作,从同事到领导,都要求我要一刻不停地学习,学理论,学各种新的文化知识,不然,怎么能适应繁重的工作呢?别人可以不读书不看报,而我们不行。更何况当初我只是一个初中文化呢?  相似文献   

13.
正毛、萧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有点特别。1938年3月22日,毛泽东听说萧军到了延安,想见又担心造次,就派秘书和培元先行到招待所探望,并向萧军询问:愿不愿去见毛泽东?萧军回答:我打算去五台山打小鬼子,只是路过,住不了几天,毛主席公务很忙,我就不去打扰他了。这个回答似也在理,但透出的傲气容易给试探者带来心理波折。毛泽东毕竟是大政治家,你不来我就去。他专程到延安招待所拜访,还邀上丁玲、聂绀弩等萧军旧识相陪,  相似文献   

14.
这里记述的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两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一是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开学那天,副校长彭真同志问兼任校长的毛泽东同志:党校是不是应该有个校训?毛主席答:就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后来,中央党校新建了礼堂,毛主席题写了“实事求是”4个字,由石匠镌刻在汉白玉石板上,嵌于礼堂墙上。1947年胡宗南军队进犯延安,这块石刻被延安的群众悄悄珍藏了起来,1948年延安重回人民手中,这块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石刻才又恢复了原样。二是抗日战争初期,除云同志从莫新科回到延安,毛泽东同志和他谈过三次要学哲学,特别是强调实事求是。50多年后的1990年1月24日,陈云同志在杭州,把他题写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15个字的条幅,送给了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并对他们说:在延安时,我把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读了一遍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实事求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当时我的体会就是这15个宇。  相似文献   

15.
这一次年会我没能从头到尾参加,看了大椿同志的年会开幕词和荫华同志向年会所作的工作报告,看了会议上介绍的几篇主要经验和宣读的沧文材料,很有启发。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一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有这样两句话:“认识新鲜事物,创造新鲜事物”。我想在今天这个会议上,也把这两句话作为对年会的祝贺,并与同志们共勉。现在,借年会闭幕式这个机会,向同志们提几点希望。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6,(42)
最近,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移民开发局局长漆林同志就三峡移民的有关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记者:有人担心,三峡库区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来就地安置三峡移民,而有些移民又不愿意外迁,政府打算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漆林:首先我要介绍的是,党中  相似文献   

17.
正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同志的实际领导地位缘何得以确立?某红军老战士一语中的:"军事顾问李德是没有本钱还想打洋仗,毛泽东同志则是有什么本钱打什么仗。"有多大本钱打多大仗,内中蕴含的哲理实在是今天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价值依归、行动指南。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主政一方,明明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对什么情况都还不了解、不清楚,但心态  相似文献   

18.
正论机遇挑战南方日报: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他还说当时就是好机会,担心丧失机会。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下,如何理解小平同志所说的机遇?李君如:重温南方谈话,首先要学习小平同志怎样判断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从而找到适合中国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五月的羊城,榴花红似火,玉兰香满树。我专程来到这南国的名城,访问任仲夷同志。 然而,事有不巧,任仲夷同志正在参加和主持一个重要会议——广东省领导干部学习讨论会,一时难以抽出空来接受访问。这点小小的“不顺利”,倒使我认真想了想这次访问的任务:要同任仲夷同志谈些什么好呢? 对任仲夷同志,人们是不生疏的。粉碎四人帮”  相似文献   

20.
李健 《党政论坛》2009,(13):56-56
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过—句话:“我们的队伍里面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对机关干部来讲,克服本领恐慌,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加强学习。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坚持读书学习,并将所学知识与工作融会贯通,通过学习提高自己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的情况是少之又少。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机关干部在读书学习上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