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检视及其调整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许多问题:初次分配中,收入分配过分向非劳动要素倾斜而劳动要素报酬率过低;在再分配环节中,存在“五高五低”;第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有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既不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也影响宏观调控效果,更带来诸多经济社会问题。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战略举措主要有:完善生产要素市场,通过市场发现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诸多体制性因素的推动和制约,因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也就有其体制性根源:分权式的财政税收体制造成"经营城市"大行其道而导致企业税费负担加重,土地转让产生的巨大收益成为某些利益集团获取的主要目标;选拔式的干部任用体制造成投资偏向、资本偏向和企业偏向,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资本倾斜及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集权式的资源控管体制造成国民收入分配越来越有利于政府利益集团、垄断利益集团、资本利益集团和权贵利益集团,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而断裂式的社会保障体制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正向调节作用并不明显,有时甚至是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国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国民收入分配问题高度关注。贵州作为欠发达的西部省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不容乐观,问题十分突出。增加贵州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差距,一方面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壮大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严重失衡有其体制性成因:分权式的财政税收体制导致企业税费负担加重,土地转让产生的巨大收益成为某些利益阶层获取的主要目标;选拔式的干部任用体制导致国民收入分配向地方政府、资本倾斜及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集中的资源控管体制导致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断裂式的社会保障体制有时甚至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5.
在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中,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较强,然而我国目前是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考察间接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机理可从生产要素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状况、一定时期的税制结构、居民消费品的不同类别和不同税种的调节功能等几方面进行研究。我国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主体税种功能缺失,现行税制对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着逆向调节倾向,致使初次分配中"两个比重"持续下降,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状况。间接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着以下问题:间接税比重不合理、流转税制设计不科学、资源税功能相对弱化等。为此,强化间接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功能,需要从优化增值税制、完善消费税制、加快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步伐与完善直接税和其他配套改革相结合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要从投资拉动转向居民消费拉动,着力点应在国民收入分配改革上。要想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一次分配时,应该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保证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力增长与利润增长相匹配上采取切实措施。现在,由于劳动力相对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好像工资上涨的问题不是很突出。但从整个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比例来看,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所得比例并没有上升,建议下大力气解决。  相似文献   

7.
国民收入分配不公平、不合理,使普通民众缺乏扩大消费的支付能力,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在于推进以政府放权还利于民的市场化改革,建立起客观公平的市场初次分配机制和再分配的民主决策、公开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6年全国大规模抽样调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突破3.3倍,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非常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96的水平.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必须加快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的秩序,完善收入初次分配机制,提高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建立健全收入再分配机制,利用财政、税收杠杆以及其他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相似文献   

9.
从最终需求看我国长期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即从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个方面,对影响中国当前和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中国外向型经济所可能造成的实际影响,指出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是有限的,有可能通过增加内部需求来消除;其次分析了影响中国内需的主要因素,并着重指出近年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导致了国内需求的失衡,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是扩大内需、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某种向个人倾斜的势头。人们忧心忡忡,疾呼:“现行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导致了财力分散、宏观失控,必须尽快扭转这一态势”。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这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仍十分突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谁来分配",即国民收入的分配权属于人民,在我国就是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分配权。市场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不可能使收入分配自然而然公平合理,需要一系列法律制度作保障;在再分配过程中,则主要依靠法律、政策,特别是财政、税收杠杆来调节;另外也要通过慈善事业引导第三次分配,帮助完成国民收入合理分配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只有改变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转换政府的职能,改革农村的治理结构,确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综合发展的科学的发展观,并辅之以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分配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补充,其最主要形式为慈善捐赠。我国当前第三次分配功能弱化的关键性因素在于慈善捐赠税收体系的不健全。从世界范围来看,慈善捐赠作用的良好发挥均与税收政策的支持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美国、英国、日本等西方国家都针对慈善捐赠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我国虽也有相关的规定,但相比之下有不足之处。对此,应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尽快完善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增强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在国民收入中的调节力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注目的焦点。本文扼要讨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变动趋势、面临的问题,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若干政策调整和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按一定的标准分配给消费者的活动过程.分配就是产品或价值形式的收入分配.收入分配也可指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或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分配.十六大报告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收入分配不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在收入分配领域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就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在参与分配的过程中同等重要,不能只强调资本、技术和管理而忽视劳动.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一是要明确界定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二是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三是积极寻求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能够有效结合的微观基础;四是加强收入分配的政策法律调节.  相似文献   

17.
国民收入城乡分配长期失衡是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日益深化的重要诱因之一。调整国民收入城乡分配结构,构建和谐的国民收入城乡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8.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行业领域收入分配不合理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进程。通过收入分配格局、垄断经营、宏观调控、灰色收入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原因。解决行业领域收入差距就要采取引进竞争机制,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在30年内经历了由平均主义向差距逐步扩大趋势的发展过程。从总体上看,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6上升到2007年的0.50,其增长的速度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其原因在于劳动要素所得比重下降和资本、管理等要素所占份额过高,国家对收入差距的治理采取放任的态度和缺乏足够的自觉性,以及教育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现行的利益分配格局还不健全,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利益矛盾凸显。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已经具备了解决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可以通过发展经济、健全法制和利益分配格局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