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亚关系的新进展邬九懿一两极格局时期,西欧国家重视欧洲本地区而对亚洲不大重视。进入90年代以来,西欧各国纷纷调整对亚洲政策,政府首脑、高级官员接连出访,企业家也纷纷涌向亚洲。西欧出现"亚洲热",是基于他们对亚洲形势有了新的认识以及出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2.
二次大战以来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次大战以来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的演变徐州师范学院张秋生二次大战以来,一直认为属于西方并面向西方的澳大利亚,开始与亚洲国家建立关系,并逐步确立了"面向亚洲"的政策。笔者拟就产生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原因与发展轨迹作一概要论述。一、二战与澳大利亚对亚洲认识的转...  相似文献   

3.
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德国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利益,在积极推进西欧联合向纵深发展,在维系同美国的伙伴关系,在重视发展与俄罗斯等原苏联、东欧国家关系的同时,也把目光注视着亚洲。德国总理、外长、经济部长等重要政府官员纷纷出访亚洲。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西门子公司董事长等企业界大亨也频繁前往亚洲经济活力较强的国家进行活动。德国政府与印度、新加坡、印尼、中国等签订了一系列财政、金融、贷款协定和经贸合作项目。德国官方积极开展对亚洲的经济、政治、外交活动,充分反映出德国对亚洲政策有了新考虑和新调整,这己引起欧亚各国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后,大量国际资本纷纷撤走,投资者对亚洲普遍抱着谨慎的投资态度,这里一度陷入“门庭冷落”的窘境。但从1999年开始,随着亚洲经济戏剧性地快速复苏,美欧众多超级公司和巨商大贾不辞远途纷纷光临旧地,曾经创造出令全世界为之瞩目的“经济奇迹”的亚洲再度焕发出新的生机。《纽约时报》对此评论说,“在经过一年黯然失色之后,亚洲的天空现在又布满了礼花”。美欧超级公司纷纷抢滩亚洲如果说1999年世界经济发展中长盛不衰的最大“热点”莫过于以美欧公司为主角的跨国大购并的话,亚洲公司再度受到这些世界“巨无霸”公司的青睐称…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国家对亚洲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这与冷战时期欧洲对亚洲的“忽略”态度形成巨大反差。1994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走向亚洲新战略》文件,标志着欧盟新亚洲政策的形成。1996年首次亚欧会议召开,确立了欧盟与亚洲对话和合作的固定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万国公法"在近代日本逐渐为"公法"及"国际法"概念替换之际,美国人为了达成"门户开放"的对华政策而寻求同盟时,向日本人提出了伸张"亚洲门罗主义"的建议。这一建议暗合了日本的扩张意图,为日本不断利用"公法"张扬"亚洲门罗主义"提供了口实。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初成立的伪满洲国是这一建议带来的最大成果。然而,在伪满洲国承认问题上,"亚洲门罗主义"达到顶峰的同时又背离了"公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多年来美国注重发展同东亚地区的经济关系出发,追溯了战后长期以来美国在亚洲政治、经济、军事政策演变的历史,分析了自APEC西雅图会议以来,以"新太平洋共同体"为目标的美国亚洲政策的基本特征,提出在未来亚太地区各种力量的较量中,美国始终是争夺领导权的重要角色,但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将是这一地区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8.
新亚洲正在地球的东方崛起,亚洲将再创辉煌。随着世界经济政治重心向亚太转移,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从其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需要着眼,注意抓住机遇,积极参与,纷纷调整亚洲政策,展开了以争夺亚洲市场为目标的"亚洲攻势"。研究探讨西方发达国家的"亚洲攻势"特征,有助于探索亚洲发展中国家如何回应并利用这一"亚洲  相似文献   

9.
再论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原因、教训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再论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原因、教训与启示陈继勇1994年年底和1995年年初,墨西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不仅对墨西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而且波及南美国家以及部分亚洲新兴市场和欧洲市场,造成可转让股票价格的纷纷下跌。90年代以来,一...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亚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期,亦即“亚洲觉醒”的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起来向殖民主义、封主义展开猛烈进攻。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更是风起云  相似文献   

11.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大国竞争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湄公河地区是亚洲新兴的经济区域之一,加之所处的重要战略位置,日本、印度、美国等近年纷纷以投资和经济援助的方式参与当地的经济开发合作,发展该地区国家经济,扩大本国影响力,使其成为亚太地区战略局势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12.
1993年世界形势的发展说明,冷战结束后的变化继续冲击着全世界,各国已进行多年的战略和政策调整,重点发生了新变化。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过程中,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增长。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政治持续稳定,使东亚模式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各国纷纷凋整对亚洲的政策,是今年国际形势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继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是美国大选年,这是美政界和学界为即将上台的新政府出谋划策的大好机会。他们纷纷著书立说,阐述美外交政策,以期影响下届政府的外交政策。美国亚洲基金会2004年底组织编写的《美国在亚洲的角色:美国的视角》①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汇集了美一批亚洲问题资深专家向新政府的政策建言,对我们了解美国新一届政府的亚洲政策及对华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20多年来,亚洲国家和地区根据内部外部的不同情况,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措施和亚洲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并已成为牵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近年来,勇于求变迎新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对其经济进行了结构性和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亚洲的“经济奇迹”,不仅结束了西方国家长期支配亚洲的局面,而且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西方国家开始纷纷调整其发展战略,加强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东亚经济增长速度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已有20余年之久。在80年代世界经济环境恶化的形势下,东亚仍保持了高增长,表现出很强的经济活力。进入90年代,西方经济萎糜不振,世界的注意力进一步转向东亚。近年来,美国、西欧和日本政府纷纷调整对亚洲的政策,世界各地的企业家、银行家纷至沓来,各种研究机构都大力加强对亚洲的研究,形成了一股"亚洲热"。其实所谓  相似文献   

16.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期,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亚洲经济迅速崛起,与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一世界经济格局戏剧性变化,标志着世界经济的重心正从美、欧转向亚洲,亚洲将成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中心;世界政治斗争的主战场也将从欧洲移向亚太。面对这种局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纷纷调整其亚洲政策,将本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的重点放到亚洲,从而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亚洲热"。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国一些相关研究机构纷纷就伊拉克战争对亚洲经济的影响进行评述和预测,大多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亚洲地区将受美伊战争拖累.  相似文献   

18.
胡娟 《东南亚》2013,(2):20-24
中国的海洋权益正在遭遇严峻的挑战,中国的海洋安全问题尤其突出,而南海则首当其冲。如何处理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崛起道路上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下,域外国家纷纷介入,其中印度的介入格外引人注目。印度介入南海问题,是与他的大国梦想、海洋战略以及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对他的“鼓励”等因素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亚洲整体性崛起是当前世界格局最突出的变化之一。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带来的效应将更加复杂多维,地区内部的联动和整合持续加强,主要国家的政策调整和关系重组加快,同时带动域外力量纷纷加大对该地区的战略投入,进而推动世界权力中心和战略互动持续向亚洲聚合。  相似文献   

20.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继续推行"阿富巴战略",南亚地区形势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在此过程中,美分别调整了对印、巴政策,以求实现有关各国之间关系的平衡;同时,南亚内部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也愈发微妙。作为阿、巴重要邻国的伊朗继续成为影响南亚局势的重要因素。"阿富巴战略"还将对亚洲大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