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是圆明园罹难160周年,罹难纪念日10月18日之后,国家文物局于11月上旬以回应人大代表"重建圆明园"提议方式否认了近期内复建圆明园的计划,并称"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为多年来圆明园重建之争暂时画上了句号。可以说,罹难160年后,当今圆明园面临的问题,远比一个"该不该重建"的二元制争论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2.
《政府法制》2006,(20):1
新闻背景:最近,浙江横店集团传出消息,该集团将筹资200亿元、耗时5年在横店再造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初步规划占地面积350公顷,与圆明园大小一样。按照横店异地重建圆明新园总指挥的说法“,北京的圆明园遗址仍然记录1860年屈辱史,而横店圆明园的任务是重现1860年以前的艺术辉煌”。于是,残垣断壁的圆明园是否需要复建、能否成功复建等问题引来评论纷纷。各界评论各界评论我们可以狂热期待迪斯尼登陆中国大陆,却不愿意看到一个更加有趣更加恢弘的建筑群现身横店,这种奇怪的心理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社会此前过分渲染了遗址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沈阳市有个叫李庆华的人,几年来一直吹嘘自己能引进巨额外资,在沈阳重建圆明园,还成立了一个“圆明园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谎称中央领导很重视这项工程,某月某日就要开工。但实际上重建圆明园从未正式立项,  相似文献   

4.
1901年慈禧太后66岁寿辰时,直隶总督袁世凯特地从美利坚进口一辆洋车,作为寿礼敬献给慈禧。据说,这个洋玩意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查理森利和法兰兄弟俩设计,并采用手工方法制作而成,起名为"图利亚"。慈禧生日那一天,在紫禁城太和殿检阅了贡品。当她听说这辆洋车不要马拉就能跑,感到很奇怪,立即口谕在场的德国司机开车。德国司机爬上车,踩响马达,洋车真的轰隆隆地跑了起来, 慈禧看了喜不自胜,高兴地问:"这车跑得这么快,要吃许多草吧?"德国司机说:"它不吃草,烧的是油。"慈禧没有听懂,吩咐太监李莲英端出珠宝,赏赐了袁世凯和开车的洋司机。慈禧对洋司机着实有些不放心,可是在当时全国还没有会开汽车的人。于是便让李莲英招纳学开汽车的人,当时有许多人  相似文献   

5.
安德海之死     
何进 《江淮法治》2014,(6):39-39
正咸丰皇帝驾崩后,同治年幼不能理朝,东西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东宫太后是为慈安,西宫太后正是慈禧。由于慈安不大问事,慈禧基本上是一手独揽大权,这样就引发了东西两宫的不和,两派势力明和暗斗。安得海奴因主贵,依仗着慈禧逐渐成了手握实权的大人物。由于安得海飞扬跋扈,很是不可一世,甚至连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都不大放在眼里,这就为他自己埋下了祸根。同治成年的那一年,东西两宫为同  相似文献   

6.
裴毅然 《检察风云》2005,(10):68-69
慈安的远虑清文宗咸丰帝的东宫慈安皇后(1837—1881),出身侯门,然仅出一女,没有儿子。但她十分喜爱贵妃慈禧所生的大阿哥(即后来的同治帝),一如己出,对待慈禧亦甚平和谦让,从不以长嫡自居而傲之。1861年7月17日,年仅30岁的咸丰帝病死承德避暑山庄,她与慈禧串通外面的和议全权大臣恭亲王奕訴,发动“辛酉政变”(亦称祺祥政变),控制政权,贬黜八位辅政的顾命大臣,处死打头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及户部尚书肃顺,达到垂帘听政之目的。不过,民间对慈安的印象较为模糊,认为其性格十分懦弱,不善长袖舞权,全是比她大两岁的慈禧权欲炽旺,才上演“垂…  相似文献   

7.
朱庆荣 《政府法制》2013,(20):29-29
慈禧太后为了躲避八国联军的入侵,决定出奔西安,为了要把大量金银财宝、古玩名画一齐带走,就吩咐内务府太监购买100只皮箱,以便装运。内务府太监向慈禧禀报,每只皮箱要价60两银子。这事被一位姓鲍的军机大臣知道了,他很熟悉皮箱的行情,按照慈禧要求的规格大小,只要6两银子就可以买了。他向慈禧禀报,揭穿了内务府太监的虚报冒领。慈禧听了很气愤,就立刻决定把这采购皮箱的差使交鲍军机去办,并限令15天交齐。鲍军机想买这100只皮箱要不了15天,只要派人到大街上各皮箱店一转悠,要不了三四天就可以把皮箱送进宫去。故欣然领命。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春天,圆明园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起因是来北京出差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专家张正春在圆明园游玩时,发现湖底正在铺设塑料膜,凭借职业敏感,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彻底的、毁灭性的生态灾难和文物破坏,决定阻止这一恶劣行为,遂向媒体披露。3月28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发表文章披露此事。此后,许多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事情逐渐升级为“圆明园环保事件”。  相似文献   

9.
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工程被新闻媒体曝光后,迅速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对圆明园的管理者来说,铺设防渗膜是为了防止湖水渗漏,解决水荒。眼下,“2000多亩的湖底防渗膜已基本铺完”。水,是不会再漏了;然而,他们“漏”掉的东西却比水要珍贵万倍,那就是民主,是民主意识、民主程序、民主决策!圆明园的湖底究竟该不该铺设防渗膜,相信有关部门最终会依法作出科学的回答,我们对此暂且不论。但人们不能不问的是,为什么耗资3000万元铺设防渗膜工程,公众并不  相似文献   

10.
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发生的教师虐童事件,吸引了全国人民的关注目光。人们很诧异,为什么贵为教师的彦某,竟会残忍到对年幼的孩子下狠手。其实,虐童事件自古有之,例如慈禧对光绪。光绪自小被慈禧抱进宫成为皇帝,  相似文献   

11.
文物流失既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现实问题。圆明园文物事件使这个问题更加的凸显,但是由于公约适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的限制以及文物返还受制于国内法的规定,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法律障碍。本文指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政治、外交、行政、道德舆论谴责、协商沟通等手段,解决圆明园文物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得宠太监威风八面,无恶不作,何曾想身首分离;铁面巡抚执法如山,就地处决,除大害青史留名。这是后人为颂扬清代廉吏丁宝桢而写的一副对联。清代后期,慈禧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便派她最宠信的太监安得海去外地活动。但按照清宫历来的祖训:太监不许私离京城40里,违者由地方官就地正法。碍于这个祖训,安得海临行前,慈禧反复嘱咐他,要秘密出宫,偷偷地回来。安得海是慈禧的心腹,他仗着深得宠信,认为天底下无人奈何得了他,所以一贯骄横,无恶不作。出京之后,他就在船上升起大旗,一路上威风凛凛,沿途官吏被迫迎送、行贿。安得海及其随从所到之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国宝回家路漫漫——圆明园兽首拍卖引发的断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2008年10月下旬,佳士得公司宣布,将在法国巴黎拍卖中国圆明园青铜兽首鼠首和兔首铜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中国民众热议,近百人组成律师团追索。法国执业律师任晓红及其合伙人代表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于2月19日向法国法院提出要求停止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兔首铜像拍卖的诉讼请求。巴黎大审法院紧急审理法庭23日晚作出裁决,驳回了此项诉讼请求。法国佳士得拍卖行2009年2月25日晚间在巴黎拍卖国圆明园兽首铜像,两个兽首分别以1400万欧元的价格被一电话神秘买家买走。之后又传来中国买家蔡铭超拒绝付款的最新消息……。目前事态发展尚未尘埃落定,有待进一步观察。围绕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的争议此起彼伏,可谓众声喧哗,高潮迭起。也让人平添几多感慨。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从兰州到北京出差的某大学教授“偶然发现”圆明园湖底正铺设防渗膜,然后是媒体的介入;接着便是国家环保总局的依法干预,其间又包含着大量的群众争论,充斥于各类媒体;于是听证会召开,媒体直播;终至于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国家环保总局对圆明园防渗漏工程提出全面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历时5年耗资4.3亿元的圆明园搬迁工作暂时画上句号,但至今仍有一单位未腾退。昨日,圆明园搬迁工作相关单位向市人大常委会和部分人大代表汇报,共搬迁785户居民和12个单位,基本完成搬迁工作。这家仍未腾退的单位是奥克玛汽车修理公司,该公司与化工研究院租赁协议到期后拒不搬迁,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春天,圆明园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起因是来北京出差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专家张正春在圆明园游玩时,发现湖底正在铺设塑料膜,凭借职业敏感,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彻底的、毁灭性的生态灾难和文物破坏,决定阻止这一恶劣行为,遂向媒体披露。3月28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发表文章披露此事。此后,许多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事情逐渐升级为“圆明园环保事件”。3月29日,国家文物局表态,防渗漏工程没有合法性。3月31日,北京市环保局表示,防渗漏工程未通过环评审批。4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下达停工令,防渗漏工程正式被叫停…  相似文献   

17.
1900年"庚子事变"之后,慈禧接见各国公使夫人变得频繁了。日本记者和美国公使夫人分别描述了某次谒见的情景,为我们留下晚清外交的一个侧影。在1900年"庚子事变"之前,慈禧接见各国外交官间或有之,和公使夫人的会见却只有1898年接见美国公使康格夫人一次。而根据日本记者田原祯太郎1908年记载,"庚子事变"之后,  相似文献   

18.
>>圆明园兽首海外拍卖事件回放: 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新闻中心一名工作人员2月18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中国圆明园流失到海外的著名文物--"十二生肖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铜像将在"伊夫·圣洛朗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上拍卖,具体拍卖时间从当地时间2月25日19时开始.  相似文献   

19.
师永刚  张凡 《政府法制》2011,(20):33-33
1903年,凯瑟琳.卡尔,一位美国的业余画家描述了自己看到慈禧真实的容貌。正如一位美国人所言:"她是一个皇帝的生母,一个皇帝的妻子,她立了一个皇帝,她还废了一个皇帝,她统治了国家将近半个世纪——而所有这些发生在一个妇女没有任何权利的国度。说她是19世纪后半叶最了不起的女人,这不算是夸张吧?"慈禧晚年喜欢为自己画肖像,  相似文献   

20.
《法人》2010,(12):93-93
1894年,是大清国光绪20年.这年十月初十,是光绪皇帝的养母慈禧太后60大寿。早在两年前,光绪就下旨:“甲午年,欣逢花甲昌期(指慈禧),寿宇宏开,朕当率天下臣民胪欢祝嘏。。为此,宫廷上下从1892年就忙活起来了。据说距慈禧寿辰一个多月前,盛大的筵宴活动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