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国际建筑师大会组委会成立[本刊讯]1999年国际建筑师大会组委会不久前在北京成立。1993年6月,在国际建协芝加哥第19次代表会议上,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经过同韩国、菲律宾、德国、土耳其等国的激烈竞争,以多数票赢得了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  相似文献   

2.
建筑行业是能耗与排放的"大户",对环境会产生重要影响.据测算,全球每年建造和使用建筑直接消耗的能源占总能耗的50%,用水占城市用水的47%,使用的钢材和水泥分别占全球使用量的60%和87%.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兴起,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也开始起步.上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率先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3年,V·奥戈亚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中提出建筑设计与地域气候相协调的设计理论.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生态建筑是人和自然协调的有效途径,绿色建筑工程理论正式形成.此后,发达国家和地区日益注重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广泛应用.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发表了《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北京宪章》,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  相似文献   

3.
若水 《今日上海》2012,(5):47-49
匈牙利籍著名建筑师邬达克已闻名沪上,他为上海留下了65幢经典建筑,不过,当提到“阿贝拉多·来丰”(Abelal’doLafuenre)这个名字,相信对大部分人来说是陌生的。其实,这他“鲜为人知”的西班牙籍建筑师在邬达范之前就已来到上海,在当时的“十里洋场”充分施展才华,设计并建造了众多具有西班牙风格的经典建筑,为沪L增添了一抹西班牙风情。  相似文献   

4.
自1986年至2000年,钱学森先生与我的通信,现在保存完整的共有56封。信的内容包括山水城市、建筑科学、建筑哲学与建筑文化等。1992年我将《奔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城市科学纵横谈》一书寄给钱学森先生,同年10月,钱老复信中提出“山水城市”这一“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结合”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据资料记载,钱学森山水城市构想的提出与深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说“山水城市”这个概念最早见诸文字是出现在1990年7月给吴良镛教授的信,可是孕育钱老这一构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国际建协“北京宪章”指示当代建筑师面临挑战之一:“建筑魂的失落”,即全球范围内现代建筑趋同现象,造成特色危机,冲淡了地域文化的沉积,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深思和探索。徽派古民居在我国民居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位于皖南山区的徽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有着相当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区域,这里自秦就设黟、歙二县,历经各朝至明清而达鼎盛时期,并以其灿烂的、相对独立的徽派文化而被誉为“东南邹鲁”和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一颗“夜明珠”。明清以来,徽商遍及全国各地,俗有“无徽不成…  相似文献   

6.
建筑师     
《创造》2006,(4):34-35
人塑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艺术的追求。让张辉选择了建筑,借助建筑,张辉与众多建筑师们一起书写和记载城市的历史,在不停地创造各式空间的同时注入创新理念.展示出现实社会追求的“精神”主题。  相似文献   

7.
“我们这代建筑师是不幸运又是幸运的。”这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对60后中国建筑设计师的评价。渐渐步入知天命之年的60后建筑设计师们,不少已经成为国内业内的重量级人物了,但所处的时代让他们注定成为内心充满纠结的一代。  相似文献   

8.
陈粒 《创造》2007,(10):26-27
国际建筑界有很多杰出的华人建筑师,像贝聿铭,早已誉满全球,但这只是一些零星的星光,他们并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世界面前.2004年,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在上海成立,从此,国际建筑界有了一个响亮的"华人声音".  相似文献   

9.
笔墨之挥洒岂止在锦城——基于试点谈建筑师介入村镇建筑■班琼1999年将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建协大会中心议题是:“21世纪的建筑”。我国有71.4%的人口在农村,村镇建筑占建筑总量的64%,值得重视。村镇建筑的主要问题本世纪后半叶,我国的村镇建设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0.
大实话     
★  针对台独势力总代表李登辉抨击连战、宋楚瑜赴大陆访问的所谓“诸多不对”,宋楚瑜以“一个不对”回应自称20岁之前是日本人登辉:他是“根本不对”——既忘了根,也忘了本。★  曾获普里茨克建筑奖的美国建筑大师库哈斯说:“中国建筑师的数量是美国建筑的1/10,在20年的时间内设计了等于美国100年的建筑数量,而设计费只有美国的1/10。这就是说,中国建筑师的效率是美国行的 2500 倍。”★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说,我在美国时,一位参议员抱怨,现在从中国到美国来的船全部满满的,而国开往中国的船全部是空的。我回答,这并不足…  相似文献   

11.
“鸟巢”从2003年12月破土动工起,便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眼球,牵引着大众的话题。如今,这座历经四多年的建筑终于在2008年4月末全面竣工。“鸟巢”从崭露雏形起,便成为国内外游客来北京必看必游的“景区”,这座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12.
从1996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行注册建筑师制度。这是我国建筑业改革的一件大事,对于提高我国建筑师在国内外的社会地位,明确建筑师的法律义务和权力,提高建筑师的设计素质,发挥建筑师的社会作用,促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已经和势将起到重大作用。注册...  相似文献   

13.
享誉海内外的建筑大师邢同和今年已76岁,他在建筑设计上仍奇思不断,屡屡有新作问世。“作为一个建筑师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提高建筑水平,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犹如一个人在登高,要不断地向新的高度前进。”邢同和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06,(12)
南通南依长江,东临黄海,与上海隔江相望。全市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80万人。南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闻名全国的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文博之乡、体育之乡、长寿之乡、平安之乡。清末状元、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承接历史传统,兼容西洋风尚,以南通城区为主体,开创了“一城三镇、城乡相间”的独特城市风格,南通因此也被两院院士、规划大师吴良镛先生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近年来,着眼于争当江苏江北“两个率先”排头兵,遵循“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总体…  相似文献   

15.
程映虹 《同舟共进》2013,(10):36-39
美国著名政治讽刺网站“洋葱”2013年2月刊出了一篇煞有介事的“报道”,题目是“中国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落后于美国高中生”。“报道”称,根据“国际教育评估协会”在麻州核桃山发表的最新报告,中国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开始落后于美国高中生。  相似文献   

16.
为庆祝第23个国际盲人节,宁夏盲人协会和银川万达国际影院邀请了200多位盲人到国际影院“看”电影《东京审判》。  相似文献   

17.
这种以建筑师为本位的对中国古代建筑史和建筑文化的梳理无疑是一种相当有价值的探索,与其说我们可以因此在那些熟悉的建筑中依稀辨认出那些杰出建筑师的个人风格或智慧,倒不如说这为我们打开了一种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全新的解读方式和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残疾人》2007,(10):25-25
1976年召开的第三十一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1981年定为“国际残疾人年”。1979第34届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了关于1981年为国际残疾人年的决定。为展示残疾人的自强精神和所具有的职业技能,加强各国残疾人间的交流和友谊,经联合国和国际康复协会倡议,确定从1981年起,举办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大会(又称特殊职业奥林匹克)。主要竞赛项目有;车工、木工、缝纫、木雕、编织、英文打字、广告艺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残疾人》2009,(3):35-35
1999年2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盲人协会等众多低视力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起了“视觉2020——人人享有看得见的权利”的全球行动。中国政府在宣言上签字,庄严承若要在2020年之前消除5种可避免盲。其中之一就包括“低视力”。  相似文献   

20.
柏健 《当代建设》2002,(5):12-12
由香港建筑界主要机构建筑师学会、营造师学会、工程师学会建筑分部、屋宇装备分部及结构分部、房屋经理学会、测量师学会、品质保证局及地产商会等团体联袂合作,共同创设的“优质建筑大奖”评选结束。于2002年6月28日在香港君悦酒店揭晓,由安徽省古建园林市政建设总公司承建的“志莲净苑”一举夺魁,获得大奖。该工程是一组仿唐佛寺建筑群,亦是一项继往开来、旨在重现我国盛唐文化艺术精粹的宏伟创举,倍受世人瞩目。它座落于香港九龙钻石山南麓,占地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98平方米,整个建筑群落,依山就势,层层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