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5年2—3月间,恩格斯为在柏林出版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单行本写了一篇导言,这篇导言是恩格斯晚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问题的最高思想成果。1986年第一期《社会主义研究》上,刊登了王克安同志的《恩格斯“政治遗嘱”的命运与“欧洲共产主义”的前途》一文(以下简称《命运与前途》),指出应对“导言”高度重视,这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对于恩格斯晚年如何看待合法斗争、“导言”的本意是什么等问题,笔者不能同意《命运与前途》的观点,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恩格斯1895年3月完成的最后一篇重要著作,可以说是恩格斯的"政治遗嘱"。在这篇著作中,恩格斯思考了马克思和他早年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观,并根据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工人运动的新实践,以其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巨大的理论勇气,系统论述了关于无产阶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在马克恩逝世之后12年的晚年活动中,对他们从青年时期以来不同时段的著作进行重新认识。一方面证明他们建立的基本理论的正确,一方面认为有些结论已经“过时”、“不完全”、“错了”,要“补充”和“修改”。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序言中,期望的社会革命“没有言中”。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导言中,阐发了剩余价值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在《共产党宣言》多篇序言中,证实基本原理的正确性,但提出有些提法和内容已过时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法兰西内战》导言中,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模式——民主与廉政。在《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指出,资本主义还有发展空间,那时革命因素时过境迁,要运用新的革命策略,利用选举权。恩格斯不抱残守缺,而是与时俱进推进和发展他们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在他的晚年以极大的注意力紧张地思考着对已经相当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策略问题,并得出了崭新的结论。这集中地体现在他去世前不久为马克思的著作《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单行本的出版所写的《导言》之中。可是,恩格斯的这篇在我看来是他毕生的理论创造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最大成果,并未得到他的后继者们的应有重视。鉴于此  相似文献   

5.
我们只要一接触到与政治有关的理论和思想,总免不了碰到“国家”这一概念,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伟大革命导师对“国家”这一概念的阐述,我们一定耳熟能详:“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但是否对其中的含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其实未必。本人就“国家消亡”的真实含义,谈些自己的个人见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无产阶级国家“自行消亡”的著名论断和基本观点。“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  相似文献   

6.
社区建设要以马克思所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为指导。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时候,明确地把“自由人联合体”作为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末尾,马克思、恩格斯谈到共产党在未来夺取政权后,要尽快增加  相似文献   

7.
政治概念是高三思想政治课导言的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把握和表述政治概念确实有其难度。因为政治是一个有多重性涵义的概念。由于政治问题的异常复杂性和政治内容的丰富性,这使得人们极难用一个定义来揭示其全部属性、内容和特点。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即指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对事物下定义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不能缺少的一种方法,简明扼要而又准确的定义有助于人们认识事物的属性。这也可说是定义的价值所在。然而,任何定义总有其局限性,如恩格斯所说:“在科学  相似文献   

8.
来稿摘登     
恩格斯在《卡·马克思(1848—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简称导言)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策略。理解恩格斯的新的策略思想要区分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即无产阶级取得政权、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两种基本方式(暴力革命和和平过渡)和两种基本方式各自采取的具体斗争形式。取得政权是根本的原则问题,取得政权的基本方式具有灵活性,取得政权的基本方式的具体斗争形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导言》中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共有四方面的主要观点: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这一观点首见于恩格斯于1883年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所作的序言中。1950年,毛泽东在接见参加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部分同志时,将恩格斯的言论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二、无产阶级必须加强自身的团结统一。这一观点分别出现在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共同章程”和恩格斯在1847年《论波兰》的演说中,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将它升华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三、无产阶级在革命进程中要努力同其他可以…  相似文献   

10.
对共同体的批判和理解是马克思毕生努力的事业。在批判和理解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逐渐确立了从物质生产方式入手分析共同体的经典范式。具体包括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835年8月—1841年4月),马克思受到古希腊和黑格尔自我意识哲学影响,开始自觉地反思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在初步的批判与反思中形成了个体与共同体相统一的观点;第二个阶段(1842年5月—1845年2月),在对等级制和物质利益关系、对国家形式的探讨和批判中,确立了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研究出发点,相继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政治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等术语;第三个阶段(1845年春—1848年2月),确立了从物质生产出发理解共同体的经典范式,运用这一范式,马克思科学分析和全面论述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真正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等共同体诸范畴,形成了对共同体理解的独特术语体系和话语体系;第四个阶段,1848年后,马克思在具体革命实践(1848年2月—1879年9月)和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1857年—1883年)进一步深化了对共同体的认识;第五个阶段(1879年秋—1882年底),马克思晚年面对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1.
<正> 什么是列宁的“政治遗嘱”?列宁“政治遗嘱”的思想真谛是什么?对此国内外众说纷纭。20年代苏联党内斗争中所指的“遗嘱”,是列宁1922年12月23日口授的《给代表大会的信》,西方国家的研究中,多以此为内容。布哈林文中所指的“政治遗嘱”是1923年1月4日到1923年3月2日列宁口授的五篇文章:《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布哈林在纪念列宁逝世5周年之际撰文《列宁的政治遗嘱》,将这5篇文章称为列宁的“政治遣嘱”,并指出列宁的5篇文章“是一个完整计划的表现”,构成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战略计划的各个有机部分。在以后的研究中,又多有人把《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使国家计划委员会雎有立法职能的信》、《关于民族自治化问题的信》,连同上面所提到的  相似文献   

12.
周少岐 《岭南学刊》2007,1(5):91-95
冒天启先生在《坚持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构建中国的经济学新体系》一文中,对马恩原创思想的理解有失客观和公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不是构建股份制。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须把交换价值与价值决定区别开来,否则就等于把价值与商业价值即价格混为一谈。劳动价值论得以建立的事实依据完全是马克思那个时代的客观存在,就是在今天地球上的某些地方也没有变。只要是雇佣劳动存在,只要是市场(商品)经济,它就不可能变,劳动价值论也就不可能没有适用性。恩格斯晚年发表的《卡.马克思<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反思了他和马克思1848年前后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条件和进程的判断失误,绝不是否定《共产党宣言》中的那些基本观点,更不存在什么否定暴力手段、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思想或观点。  相似文献   

13.
王忠民 《前进》2008,(10):53-54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的理想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其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相似文献   

14.
余冰 《长江论坛》2015,(4):28-33
恩格斯晚年在《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通过对资本主义在其"竞争规律"的作用和以"电"的发现、运用所引发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强有力推动所导致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及其工商业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发展及其新的时代特征。深入研究和把握恩格斯晚年这两部著作对资本主义的新认识,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新变化及其时代特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写于1857年8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作。在这篇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从解析“生产”或“生产一般”这个概念入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在《导言》的开篇部分,马克思阐明,生产从来都是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任何一种生产都是通过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进行...  相似文献   

16.
“左”倾思潮的性质是什么?人们长期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左”是方法问题,右是立场问题。“左”比右好,宁“左”勿右成了人们政治生活的基本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左”和右一样都是立场问题,是站在一个事物的两个极端,实质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否定和背离。“左”尽管比右在认识上显得更复杂更艰巨一些,但它同右一样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的“5·31”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是对“三个代表”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是一篇为召开党的十六大在政治、思想和理论上作准备的重要文献。一、“5·31”讲话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江泽民在“5·31”讲话中强调了一个重要观点:“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进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他强调的这个观点,我认为,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最新认识。他又说:“…  相似文献   

18.
<正>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是有关教科书和辞书的通用提法,也是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重要观点。就此,李祥荣在1989年第1期《社会科学探索》上发表不同看法,他认为:一、“最高论”模糊国体与政体两方面民主的联系和区别,导致实践中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淡化。二、“最高论”有悖用唯物发展的观点去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历史过程和趋势。三、“最高论”妨碍人们对初级阶段民主现状的正确评估,局限民主发展的广阔时空。四、“最高论”催  相似文献   

19.
在 2 0 0 0年“七一”前夕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从国际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 ,提出了四个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即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江泽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对这些问题作出了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答。这为我们统一思想认识 ,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一、政治意识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根基和原发动因。政治意识是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等思想内容的集中反映、它深藏于人们的潜意识中,支配人们的行为,并在人们平时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由于政治意识反映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政治意识决定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而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具有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