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于广州举行。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在这次国共合作中,廖仲恺全力协助孙中山制定和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统一广东财政,积极支持工农运动,同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为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同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正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军事领导人之一,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为探索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出了突出贡献。大革命时期积累了领导军队的丰富经验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和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必须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推翻反动势力;而此时孙中山也在屡败屡战后学习苏联革命党的治党、治军经验,在苏联的帮助下,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决  相似文献   

3.
国民革命时期,广州黄埔军校的校门口,曾写着这样一副对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当时的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叶剑英、恽代英、肖楚女、聂荣臻等同志去军校,担任各项负责工作,并为军校制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内第一次明确提出创建革命军队的是周恩来。1922年8月1日,旅欧的青年共产主义者在法国巴黎创办了自己的理论刊物《少年》,宣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与叶挺之间相知甚深,这份不解之缘是在艰苦危难的斗争岁月里,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中建立起来的,堪称患难之交。 相识于大革命的洪流中 周恩来与叶挺相识于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时期。组建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独立团,渗透了周叶两人的共同心血。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后,叶挺担任孙中山大元  相似文献   

6.
三位李林李林(1896—1931),湖南邵东人。1911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后入家乡宝庆中学读书。1919年10月31日,李林与李维汉、李富春等在上海乘宝勒茄号邮船去法国留学。1922年6月3日,由周恩来、赵世炎、李维汉发起成立旅欧少年共产党,他是"少共"的骨干。1924年9月,李林与聂荣臻等27人离开巴黎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军事,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从苏联回国后,李林被派到冯玉祥的西北军工作,担任国民  相似文献   

7.
正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人在孙中山革命事业遇到挫折之时伸出援助之手,毅然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孙中山完成了思想上的转变,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孙中山视共产党人为改组国民党的新鲜血液,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合作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和叶剑英,最早于1924年10月间,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相识。周恩来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时为孙中山领导的建国粤军第二师参谋长的叶剑英,在周恩来到黄埔军校之前,已经参加筹办军校并担任教授部副主任。在办校与教学的过程中,叶剑英通过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直接和间接的交往,特别是从周恩来的实践榜样中,具体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工作作风,十分敬佩。他认识到,国共两党真诚合作,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1927年7月,在周恩来的支持下,叶剑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两位伟人,从本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在长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周恩来曾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共同合作,开展反帝反军阀的斗争。他们合作的时间虽然只有70余天,却建立了伟大的友谊和光辉的业绩。 1924年9月1日,国共第一次合作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周恩来到广东担任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委员长。通过中共中央委员兼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谭平山、中共两  相似文献   

10.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后,远在法国的中共旅欧党团负责人周恩来,根据党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与国民党旅欧支部负责人王京歧取得了联系,商讨两党合作问题。 经过多次会谈,旅欧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决定中共旅欧党、团员80余人全部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周恩来对两党如何合作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宣传民主革命对现实中国的必要性和两党的行动方针;二是为国民党吸收旅欧华人中的革命分子;三是努力为国民党做些组织和训练工作。周恩来在旅欧国共合作方面表现出的杰出才能受到了  相似文献   

11.
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展览厅第一部分《青少年时期》的最后展出有一张题为“1924年7月在巴黎的中国国民党驻法总支部成员欢送周恩来归国时合影”的照片。照片上共有13人,其中前排三位坐着的从左到右依次是王景岐、周恩来和赵栋;后排右起第一人是李富春、第二位是林蔚,其余的现在尚未搞清。这张照片拍摄地点是在法国巴黎,而且周恩来拍过这张照片后就已回国投身滚滚的大革命洪流,而照片上的另一位主要人物,也是这张珍贵照片的持有者王景岐早在拍这张照片一年后就去世了,所以这张照片能得以流传到今天就更为不易了。 还是从照片上的主要角色说起。 王景岐(又名玉晓,亦作京岐)是浙江嵊县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被孙中山委为中国国民党旅欧驻法总支部执行部长。国共合作后,同时旅欧的周恩来是这个支部的宣传部长。1924年,经周恩来的入(共产)党介绍人张申府向孙中山推荐,周恩来奉调回国,临行前,与旅欧驻法国民党支部成员拍下这张合影。周恩来回国后,王景岐因积极组织  相似文献   

12.
肖占中 《党史文汇》2001,(11):29-31
192 4年 1 1月组建的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 ,是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并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北伐战争中享有“铁军”美誉的叶挺独立团 ,就是以铁甲车队为基础扩编而成的。1 92 4年 3月下旬 ,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周恩来 ,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由法国启程 ,从海路回国 ,于 9月初抵香港 ,旋即到广州 ,在孙中山的同意下 ,受中共中央委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职。 1 0月 ,党中央决定重建中共广东区委 ,周恩来任委员长兼区委宣传部长。 1 1月 ,中共广东区委取得孙中山同意 ,决定组建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对幼年的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3.
于右任先生是驰名中外的书法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仅是国民党元老和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特别是和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开国共合作之先河 早在大革命时期,于右任就积极支持国共两党合作。 1922年陕西靖国军失败后,于先生离陕赴沪。恰巧这时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驱逐了不称职的原任校长,要求改组学校,成立上海大学,并拟从陈独秀、章太炎和于右任三位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90,(6)
廖仲恺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他积极协助孙中山先生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先后担任工人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中国国民党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工人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先生1919年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并且重新恢复三民主义。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时期,新改组的中国国民党从思想、组织和行动上支持和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开展。孙中山通过工人运动认识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强大的战斗力量,意识到革命力量联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彭猗兰 《湘潮》2008,(8):30-32
黄埔军校女生队 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的长洲岛上创办了一所培养革命军人的干部学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又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地名关系通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亲自兼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育部副主任,恽代英、聂荣臻、萧楚女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分别担任教官及负责各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甫 《广东党史》2002,(3):41-41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会议后成立了国民党中央党部,安排了各部部长,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相似文献   

18.
《军队党的生活》2010,(8):82-82
1924年5月,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开办了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仿效苏联红军的组织原则,黄埔军校建立了党代表和政治部.共产党人周恩来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聂荣臻担任过政治教官,领导过政治工作。中共广东区委在校内建立了秘密的中共黄埔特别支部,直属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当时的部长是周恩来)领导。  相似文献   

19.
1923年,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推动下,决意改组国民党。次年1月,国民党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包括毛泽东、瞿秋白、董必武等在内的一大批  相似文献   

20.
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反帝反封建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促使中国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于是,从广东出师的国民革命军,在短短的十个月之内,就席卷长江流域,推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