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涉及优先权的财产案件的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事优先权的概念 我国现行法律中出现的几种优先权,散见于《民法通则》、《海商法》和部分司法解释之中。但对优先权概念没有明确、系统的阐述。与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相比,优先权的法律规定已经滞后,而理论研究更加滞后。不过,我国《民法通则》第78条规定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18条增加了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的内容,这两条意味着优先权概念无论是外延还是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要达到追求实质公平的效果,民事优先权制度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社会法律问题的日渐复杂变化,必然昭示着我国民事优先权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我们并不能忽视其立法价值,对于特种债权的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民事优先权的概念纷争入手,对现行法律规定中的优先权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给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立法模式和道路,以便于优先权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更好地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赵建国 《行政与法》2006,(4):101-102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5条规定了税收优先权,但该条对税收债权之间的优先权,以及税收之债与其他民事债权优先权之间的位序,没有明确规定。法律需要在这方面加以解释与细化,以指导税收工作中的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4.
谈涉及优先权财产案件的审理肖雄正确理解民事优先权的概念优先权作为一种正式的法律概念,最早出现于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的总财产、特定动产或不动产,有优先于其他债权人受偿的权利。在这里,优先权是一种因担保债的履行而设置的担保物...  相似文献   

5.
由于优先权这一法定担保物权制度具有实现国家社会政策、维护公平正义和保护弱者这一其他担保物权无法替代的法律价值和社会功能,所以这一制度自罗马法创设以来被世界许多国家民事立法所继受,并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中优先权制度对于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有关弱势群体的利益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社会生活对优先权制度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需求。在我国的物权立法中应设立完善的优先权法定担保物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一、优先权制度在我国的立法现状优先权是指债权人的特定债权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享有的就债务人的全部财产或特定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由于优先权是对特定债权的一种担保,就法律性质而言属于担保物权。优先权渊源于罗马法,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日本以及继承法国法系的国家民法典均有专章规定。我国《民法通则》没有对优先权作出规定,立法上仅在《民事诉讼法》和《企业破产法(试行)》中将其作为特殊债权的清偿顺序,并在特别法、司法解释中予以规定。从我国现行立法规定来看,优先权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民事执行权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童兆洪 《法学家》2002,(5):96-102
在我国,民事执行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人民法院确立审执分立制度后,由理论界提出来的。我国宪法和法律尚未对民事执行权作出规定。近年来,随着执行理论研究和执行改革的深入,理论界与实务界都逐步认识到,民事执行权理论是执行理论研究和执行工作实践的基石,研究和把握民事执行权的性质与……  相似文献   

8.
论工资、税款的优先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工资、税款的优先权,我国实体法上现无明文规定,但民事诉讼法和企业破产法上有之。如何理解和完善有关立法规定,值得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一、问题的提出优先权一词在法律上有多种含义,诸如优先受偿权、优先购买权、优先承租权、优先股权等。工资、税款的优先权显然是指它们的优先受偿权,即在破产还债时优先于其他债权获  相似文献   

9.
论税收的民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是以民事主体的经济活动为对象课赋和征收的,此类经济活动首先应为民商法所规律,因此,税收与民事法律密切相关。从公法的角度,结合私法的理念,以“公法之债”、税收优先权、税收代位权、税收撤销权和税收担保制度为切入点,对税收的民事保护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对我国的税收理论与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对反诉理论与立法完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反诉理论与立法完善的思考张晋红反诉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在我国对其理论研究却一直困于有关特征、条件等方面的狭窄领域,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反诉则几乎没有作任何明确具体的规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各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交叉重叠的现象日...  相似文献   

11.
对破产企业职工债权的清偿如何优先保障。一直是各国破产法与相关立法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职工债权的保障对于维护职工权益、弘扬公平正义理念、保持良好经济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各国已经普遍构建了较为成熟的由民法、破产法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各部门法相互配合、体系化的职工债权优先保障制度.对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立足我国国情,检视现实问题,参考国外先进经验,从职工债权优先权理论、各国职工债权优先权制度比较、职工债权优先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完善我国职工债权优先保障制度体系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民事优先权的概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锡鹤 《法学》2004,(7):90-96
民事优先权不是某类民事权利 ,而是某类民事权利的共同效力。具有优先效力的民事权利可分为两类。第一类 :设定权利时即专门决定了权利的顺位 ,其优先之根据是明确的。第二类 :设定权利时未专门决定权利的顺位 ,其优先之根据不明确。严格地说 ,民事优先权仅指第二种情况。民事优先权可定义如下 :同一债务人之数个到期债权 ,其中一个债权 ,因债权人与债务人 ,就债权之标的、标的之客体 ,或标的所在物 ,存在共有关系、用益物权关系、总有关系、或非物权性用益关系 ;或者 ,债权人之不动产与标的物存在相邻关系 ;或者 ,债权人与债权标的所有人存在同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关系 ,或有限公司股权关系 ;享有优先受偿资格。民事优先权的宗旨是尽量发挥财产之自然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行为是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是构筑民事诉讼法学体系的理论基石之一。而当事人诉讼行为作为民事诉讼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大陆法系中有关当事人诉讼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要件、瑕疵及其处理等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就其对我国当事人诉讼行为研究的启示与借鉴提出了相应看法。  相似文献   

14.
优先权是一项传统的法定担保物权。各国立法基本上将优先权分为四类,即针对特定动产的优先权、针对特定不动产的优先权、针对一般动产的优先权以及针对一般不动产的优先权。本文立足我国学界和各国立法例,提出我国立法设立优先权的种类时,应取消特别优先权,仅仅设立原属一般优先权的相关种类。  相似文献   

15.
船舶优先权,是一种具有很高受偿住次的担保物权。各国在船舶优先权的有关规定上,存在着冲突。本文指出研究关于船舶优先权冲突的解决途径,对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保护船舶受让人的利益和平衡优先权人与其他债权人之间利益,法律规定了一些船舶优先权消灭的法定情形,或者对优先权的行使规定了一定的行使期限,以促早日行使与消灭,达到减轻船舶负担以利于航运事业发展目的。理论和司法实践对船舶优先权消灭原因存有诸多争议且涉及较多问题。本文从船舶优先权理论的角度,特别是从船舶优先权的灭失与船舶优先权的性质之间的关系角度,结合民法理论、国家和地区立法、判例及国际公约对现行的船舶优先权消灭原因及其国际立法趋势进行了研究,以期有利于船舶优先权制度的完善与立法并把握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论对保全财产的优先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债权保护制度,目的在于维护公平正义,它通过破除债权平等原则,赋予特殊债权人以优先其他债权人而受清偿的权利,实现实质平等。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申请财产保全的宗旨及优先权制度目的来看,我国现阶段应当规定申请人对保全财产的优先权利,以实现法律制度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钟霞 《法制与社会》2010,(34):185-185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是现阶段我国诉讼领域讨论的热点,我国法学工作者对检察机关应否提起民事公诉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立民事公诉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公诉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成为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构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障碍出发,分析了构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构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一般优先权立法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优先权,在日本等国民法上称为一般先取特权,指的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特定种类的债权人就债务人全部财产的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①自罗马法以来,大陆法系各国规定的一般优先权主要有:司法费用一般优先权、劳动(雇工)工资一般优先权、社会保险费一般优先权以及税收一般优先权等。②我国现行立法也肯定了这些债权在企业破产时可优先于一般债权受偿。但我国现行一般优先权制度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问题而应急立法的产物,理论上的不成熟和实践上的不充分,使一般优先权立法还有诸多缺陷,因而有必要在今后的立法中进一步完善。 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