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海湾危机政治解决说明了什么●怀成波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代表在日内瓦紧急磋商一致同意俄罗斯提出的一项消除海湾危机计划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召开革命指挥委员会会议,宣布伊拉克同意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翌日...  相似文献   

2.
巴格达专电伊拉克贸易部3月31日宣布,在联合国986号决议框架下,伊拉克将从4月10日起,在全国向伊拉克人分配用石油换来的食品。1995年安理会通过"石油换食品"的986号决议、伊拉克于去年5月20日接受该决议,并与联合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伊拉克终于在去年12月10日开始出口限量石油。根据该协议,首批食品总算在最近运抵伊拉克。食品和药品如能源源不断运来,伊拉克人餐桌上的食品供应将会有所改善。届时,每人每月能分配到的面粉将由原来的7公斤增加到9公斤、大米由125公斤增加到25公斤、食糖由半公斤增加到1公斤、茶叶由100克增加到250克…  相似文献   

3.
为联合国服务了32年的联合国 伊拉克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员 冯·施蓬内克,2月中旬出人意料地向联合国递交了辞呈。施蓬内克主动要求辞职,且决心坚如磐石,其缘由何在?他在3月1日联合国安排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希望用自己的辞职行动来换取国际社会对伊拉克人道主义局势的关注和重视。“石油换食品”计划实施效果使他失望 施蓬内克在2月底分别向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安理会汇报时说:从1996年底开始在伊拉克执行的“石油换食品”计划未能满足伊拉克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由长期制裁造成的伊拉克国内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没有因这一…  相似文献   

4.
巴格达专电 经过四轮长达4个月的艰苦谈判,伊拉克与联合国就“石油换食品”问题不久前在《谅解备忘录》上签了字。根据这项协议,将允许伊拉克每半年出口价值20亿美元的石油,以进口所急需的食品和药品。这是自伊拉克1990年因入侵科威特而受联合国制裁以来,国际社会首次允许其出口石油。 伊拉克舆论指出,协议的签字,是伊拉克在走向全面解除制裁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是萨达姆外交政策的胜利。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舆论则认为,萨达姆政府原本在去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986号决议时就该接受的东西,在将近一年后,并在更加严厉的国际监督条件下才接受了这项协议,使萨达姆在国际上再次丢了脸。  相似文献   

5.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3)
克林顿宣布将无条件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 美国总统克林顿5月20日宣布,他已决定无条件延长给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按惯例,美国总统必须在6月3日之前作出是否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决定,国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总统决定宣布后30天内采取立法行动,但总统有权否决国会反对延长最惠国待遇的议案。 联合国同伊拉克达成石油限量出口协议 经过长达三个半月的谈判,联合国和伊拉克5月20日终于在联合国签订了允许伊拉克限量出口石油的《谅解备忘录》。《备忘录》说,目的是为了有效执行安理会986号决议。《备忘录》要求伊拉克制定详细的食品、药品等物质分配计划,保障公平分配,并要报联合国秘书处批准。  相似文献   

6.
潘多拉 《民主》2005,(12):43-43
监察部负责人近日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 次会议审议批准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发表谈话,指 出该公约与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存在重大冲 突,中国加入公约利远大于弊,加入公约既是中国反腐 败的需要,也是对国际反腐败事业的支持(《追回腐败 资产将获国际协助),《新京报》2005年11月9日)。  相似文献   

7.
海牙会议是联合国气候变迁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六次大会。缔约方大会自 1995年至今每年举行一次,商讨制订减缓、适应气候变迁的具体措施。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共同设立了联合国气候变迁政府间委员会,同年联合国就气候变迁问题举行了首次联合国大会。 1992年 5月联合国通过了气候变迁框架公约, 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地球大会上推出供与会国签署,当时有 154个国家在公约上签了字,其后又有 30个国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方,其中仅有欧洲联盟是作为地区签约的。 1997年 12月,联合国气候变迁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五次大会…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1,(18)
●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7届会议18日举行唱名表决,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是美国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10次遭到失败。 ●日本首相森喜朗18日下午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向公众宣布辞职。 ●朝鲜政府机关报《民主朝鲜报》18日发表评论指出,美国从韩国撤军是在朝鲜半岛实现裁军和消除军事对抗的先决条件,朝鲜把要求美军从韩国撤走作为其对美政策中的最重要问题。 ●印度边境保安部队18日在孟加拉国…  相似文献   

9.
日内瓦专电 我国于1986年7月向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提交了恢复缔约国地位的申请,至今已8年。负责审议中国复关问题的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在8年中已举行了16次会议,工作组成员国向中国代表提了几千个问题,涉及中国贸易体制的方方面面。这种马拉松式的审议在关贸总协定历史上是少有的。这个工作组3月15日至18日在日内瓦召开了第16次会议,仍未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0,(18)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6届会议18日举行唱票表决,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这是美国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九次遭到失败。 古巴首都哈瓦那18日举行大规模群众示威游行,强烈抗议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当天通过的所谓的“古巴人权状况”议案。 为期10天的越南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会议19日在河内开幕。会议决定在2001年3月召开越共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21日批准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相似文献   

11.
日内瓦专电 美苏在日内瓦最近举行了三个谈判,一个是刚刚结束的第六轮控制军备谈判,另一个是十三日开始的禁止核试验第三轮谈判,第三个是同一天结束的关于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争端的谈判。这三个谈判议题各异,但都直接或间接地瞄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打掉还是保住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  相似文献   

12.
八月底在日内瓦举行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外长间接会谈,由于苏联对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仍无诚意,在关键性的苏联撤军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协议。这是一九八二年六月以来由联合国秘书长及其私人代表、负责特别政治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迭戈·科多维斯居间传话的阿富汗问题第五轮间接会谈。会谈是今年六月底阿巴外长在日内瓦举行第四  相似文献   

13.
安卡拉专电 伊斯兰会议组织第20届外长会议8月3日至8日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举行。这是海湾战争后这个组织首次举行的部长级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及带来的后果,由于伊斯兰国家之间存在意见分歧,会议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大会围绕是否减轻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进行了激烈辩论,产生了很大分歧。会议最后以压倒多数拒绝了伊拉克提出的关于减轻联合国对伊拉克制裁的要求。同时大会还通过了由27个伊斯兰国家发起的敦促  相似文献   

14.
哈瓦那专电 在哈瓦那举行的77国集团第6次部长级会议,4月26日闭幕时通过了哈瓦那宣言,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强调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的重要性,呼吁债权国与债务国对话以共同解决债务问题。与会代表还为今年7月将在日内瓦召开的第7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准备了一份表明发展中国家立场的文件。 有600名代表出席这次为期一周的会议,他们来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2,(52)
事件 ●美国10大证券交易商与美国司法及证券管理部门20日达成和解协议,同意支付总额超过14亿美元的罚款和其它费用,以了结对这些公司名下分析师的利益冲突问题的调查。 ●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四方代表20日在华盛顿举行高层会议,探讨结束巴以争端的途径。按计划,此次会议将最后通过并公布酝酿已久的所谓中东  相似文献   

16.
反战民意     
1月18日、19日,世界各地相继爆发了反对 战争、呼唤和平的大规模游行示威。这是自 美国决意军事打击伊拉克以来,全世界爆发的最大规模的反战示威。 在美国,大约10万名美国人18日在华盛顿和旧金山等地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布什政府加紧准备对伊拉克动武,要求通过联合国来解决伊拉克问题。一些示威者表示,虽然布什政府正在海湾地区加紧军事集结,但他们仍然希望来自美国绝大多数公众的压力能够迫使布什政府在最后关头放弃打击伊拉克的计划。  相似文献   

17.
许昌 《瞭望》1987,(33)
两伊战争中的油轮战不断升级。伊拉克以其空中优势,加强对伊朗石油设施及油轮的轰炸,企图使其石油出口瘫痪,削弱其经济实力,迫使伊朗同意媾和。伊朗也不示弱,利用其扼守海湾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的有利位置,对伊拉克实行海上封锁,切断其石油出口,伊拉克的许多供应品,包括军用物资,不得不通过科威特运送。为此,伊朗指责科威特站在伊拉克一方,因而科威特的油轮成了伊朗进行海上袭击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日内瓦专电 经过8年战争后,伊朗和伊拉克两国外长于8月25日开始在日内瓦举行历史性的直接谈判,寻求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的途径。由于双方在执行598号决议的第一条款上发生严重分歧,致使谈判只进行了两天即告中断。主持谈判的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因有“许多其他问题等待处理”,不能继续坐镇下去,已在9月1日任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7,(19)
《禁止化学武器 公约》正式生效 《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简称《禁止化学武器公约》)4月29日起正式生效。该公约是经过长达10年的艰苦谈判于1992年9月13日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于次年在巴黎开放签署的。目前,在165个公约签署国中,批准国已达87个。中国是该公约的原始缔约国之一。公约禁止有关化学武器的一切发展、生产、获取、保有、储存、转让和使用,要求每一个缔约国在10年内完成销毁其管辖和控制下的化学武器和化学武器生产设施,以及可能遗留在另一缔约国领土上的所有化学武器。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0,(50)
●以色列总理巴拉克 11月 28日表示,他支持反对党有关“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的议案。这意味着以色列将提前举行总理和议会选举。 ●韩国和朝鲜的军方代表 11月 28日在板门 店举行了第一次军事事务级会谈,讨论有关修复通过非军事区的“京义线” (汉城至新义州 )铁路和铺设汶山至开城的公路所涉及的军事保障问题。 ●荷兰议会下院 11月 28日以 104票对 40票率先通过了一项“安乐死”法案。这项法案仍需明年提交议会上院批准后才能生效。 ●联合国发言人 11月 29日说,安南秘书长和伊拉克常驻联合国代表哈桑决定,双方将从明年 1月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