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美国在对人民币汇率的指控,其核心要点是人民币汇率构成"汇率操纵"或"汇率根本性失衡",并将此等同于汇率补贴或倾销。无论是国际贸易法上的指控还是国际货币法上的指控,都不能绕开IMF。因此,在IMF体系下研究人民币汇率的法律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水木 《理论前沿》2007,(10):37-38
本文在当前人民币面临较大升值压力的背景下,分析了汇率制度选择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有效搭配问题,以及当前汇率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对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方向、步骤和政策安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汇率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基本面的反映,股票市场的价格最能敏感地反映出一国经济的发展变化.所以汇率与股价之间必然存在相互关联。通过对汇率与股价的内核分析、金融市场均衡中汇率与股价的关联分析、汇率制度对汇率与股价关联的影响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汇率与股价的波动关联是存在的,且不同条件下汇率与股价的关联迥异,即不同外部环境条件下,汇率与股价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关联方式、方向、正负性、时滞等。  相似文献   

4.
国际游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大量国际游资通过“灰色通道”涌入我国境内,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虽然2005年中国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减缓了国际游资流入中国的速度,但大量的国际游资仍然“潜伏”在我国境内。我国政府应该提高警惕,采取积极的治理策略,以确保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汇率、货币供给与流动性过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人民币升值和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本文建立基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名义汇率变量的VAR模型来分析两者之间的传递效应.通过模型估计和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下列结论:从静态角度看,人民币汇率与货币供应量互为影响,其中人民币升值不仅没有造成货币供给的增加,而且还缓解了当前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而货币供给的增加却加速了人民币的升值;从动态角度看,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冲击强于人民币汇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但两者之间的冲击强度存在边际递减趋势,表明从干预强度和有效性角度讲,货币政策均强于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安排在WTO框架下的不可持续性1994年我国进行外汇体制改革,从1994年1月1日起,取消外汇调剂市场和人民币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我国的这种汇率制度安排是鉴于我国的金融脆弱而制定的。这种汇率制度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并且经受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 ,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从爆发危机的发展中国家来看 ,其汇率制度大多选择钉住汇率制 ,但汇率制度的脆弱性引发的汇率急剧波动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尽管在危机爆发前夕 ,这些危机国家试图以汇率的外稳定机制阻击市场的投机力量 ,但终未摆脱金融危机的厄运。本文在分析钉住汇率制下汇率的内外稳定机制的弊端基础上 ,提出发展中国家汇率稳定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8.
汇率利率联动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部分实证分析原有的利率平价模型对中国不适用。第二部分引进制度摩擦系数集中分析了利率平价模型在中国的发展阶段。第三部分,分析当前制度下金融风险是如何积聚的,金融市场的开放会放大这种风险;第四部分是对市场开放条件下利率汇率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利率汇率机制——利率平价是一个独特的机制,它造成了中国当前金融风险的积聚,而金融风险释放的途径在于金融市场本身的完善,实现利率自由化和汇率市场化,加快利率平价过程。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构成补贴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贸易保护之初衷,美国政界、商界部分人士以人民币汇率被低估而给出口企业带来不公平竞争优势为由提出人民币汇率构成补贴的观点,由此引发能否对人民币汇率采取反补贴措施的争议。将该争议之争点定位于WTO之反补贴协定框架之下,并结合我国汇率制度之形成基础及其对宏观经济的作用综合分析,可以认定人民币汇率不构成WTO体制下补贴的定义及法定构成要件,仅凭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断定其构成补贴的观点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西方对人民币汇率的行动动向是:力争从IMF获得人民币汇率构成汇率操纵或汇率严重偏差的结论,将此等同于中国对出口产品提供的补贴或造成出口产品的倾销,以WTO争端解决机制取代IMF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同时积极准备对人民币汇率采取单边做法。我国应当充分利用《IMF协定》和《新决议》的有利规定,力阻IMF作出人民币汇率构成汇率操纵或汇率严重偏差的结论;坚持WTO在汇率问题上的有限辖制权和WTO规则不覆盖汇率补贴及汇率倾销的立场,力避WTO作出人民币汇率补贴和汇率倾销的裁定;同时,通过阻止西方制定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新立法和将现有法律规定适用于人民币汇率,力挫西方通过国内法的办法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企图。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被"升值是一场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的大博弈。后危机时代,全球汇率摩擦使人民币汇率"被"升值。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不稳固的背景下,如果人民币短期大幅升值将会有大批出口企业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农民工大规模返乡,造成中国严重的失业问题,引发社会动荡,给世界经济的复苏造成消极影响。为维护中国外贸安全和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捍卫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必须深刻认识人民币汇率"被"升值产生的根源,揭示人民币汇率"被"升值博弈背后的实质,估足人民币汇率"被"升值的风险,确保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积极有效化解人民币汇率"被"升值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合理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全球经济新格局下,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衡量理想国际货币体系的标准可以从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和国际储备货币三个方面分析。关于最优国际货币格局,国际货币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国际货币的数量越多,交易成本越大;也不是越少越好,国际货币数量越少,造成滥用成本越大。SDR作为一种超主权货币,可以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发挥作用。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提高了SDR篮子货币的代表性,有助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3.
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与货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保汇率,日本降汇率.本文对日本为什么要降低汇率作为解释汇率变化是一国货币发行情况的晴雨表,汇率稳定不一定好,汇率下降表明本国货币发行情况相对较好,汇率上升表明本国货币发行情况恶化.货币发行水平高于其他国家有利于调动劳动积极性,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对进口呼出口都有益,汇率下降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中国处在"经济转型"中,劳动潜力巨大,这意味着汇率下降是正常的,汇率稳定、上升是不正常的.防止币值高估,使汇率平稳下降,是完成中国经济转型的必备条件,而限制货币发行,阻止汇率下降,则很有可能出现币值高估的情况,使金融危机在中国重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要素:美国指控人民币汇率操纵的难越之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操纵是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人民币汇率提出的一项主要指控.然而,依据《IMF协定》和《新决议》,由于汇率操纵目的要素中的汇率严重偏差和汇率低估缺乏法定的衡量基准,人民币汇率是否构成汇率操纵目的中的汇率低估无法认定.同时,《新决议》对汇率操纵目的的认定实行“疑罪从无”原则,而人民币汇率安排符合《IMF协定》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金融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利率和汇率波动的风险在不断加大。21世纪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采取了浮动汇率制,中国中央银行可以在借鉴新兴市场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有效的货币政策来规避汇率的波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尤其是外部冲击风险。本文基于固定效应的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法研究24个新兴市场国家从2000年1季度到2016年4季度汇率波动和央行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在固定效应下,当内生变量选取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和汇率的情况下,汇率是影响央行反应函数的一个重要变量,符号为正且非常显著。当我们将样本国家分为通货膨胀目标制和非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时,发现后者的相关性更强且更显著。当样本按照时间节点被分为危机时期和非危机时期时,汇率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影响依旧显著。在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中央银行的利率反应函数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改革汇率制度的可行方案是允许人民币汇率在一定区间内波动,而国家卖出外汇的汇率仍锁定在现有水平.汇率制度改革后,其他相关制度也应进行必要调整.该方案可以化解升值预期引起的风险,避免国际游资对我国经济的重大冲击,增强调控汇率的主动权,实现外汇风险的分散化.  相似文献   

17.
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以来,受到欧洲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欧元对美元大幅贬值,从而也造成了欧元对人民币的大幅贬值。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对出口企业的三大风险——汇兑风险、利润风险和会计风险,并提出企业可以利用出口合同协议锁定汇率风险,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通过贸易融资转移汇率风险,也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增强企业抵抗汇率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引入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推导出汇率影响就业的全新路径,并利用2000-2018年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通过进出口产品结构贸易路径,汇率对行业总体就业的正向影响最显著,其次是经由汇率变动预期路径,而汇率通过净出口指数路径对就业的负向影响较微弱。人民币汇率对不同行业就业的影响产生差异的根源是不同行业进出口产品结构及产品异质性的差距导致在汇率变动的不同情形下,行业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水平不同,从而造成外贸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具有差异。并且,技术特征及贸易来源地特征是造成行业间就业水平差异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现行人民币汇率稳定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趋市场化。由于汇率在我国具有较强的"桑顿效应"和较高的"穿越效应",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将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许多不利影响。为完善现行人民币汇率稳定机制,我国需要在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各领域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IMF 2007年双边监督决定在保持对已实行监督领域的监管的基础上,把监管与国内政策联系起来。IMF与其他成员方可能会利用新《监督决定》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指责。新《监督决定》对汇率监督范围的界定,也为IMF广泛介入各会员方的国内政策提供了依据。IMF新《监督决定》的原则性建议及衡量外部稳定和汇率偏差存在技术难题使IM F难以对人民币汇率作出不利于我国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