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在近一段时间是否应该实行,是我国汇率问题讨论较多的领域,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的汇率制度选择美元作为盯住货币的原因,并分析了我们较常用的两个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不能成为人民币价格上调的原因,但是人民币确实存在着被低估的现象,所以人民币的升值是在所难免的,我国的汇率制度虽然存在着缺陷,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讲并非是汇率制度大幅度调整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
浅谈人民币升值的理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频繁指责中国政府进行“汇率操纵”,要求对人民币进行升值,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进一步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理清思路,拨开人民币汇率难题中的迷雾,寻找人民币的“理性升值”道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产生的原因着手分析 ,得出在近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应保持稳定。文章接着提出 :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应适时调整相关政策 ,以化解目前的升值压力 ,提高汇率政策的作用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流量和贸易结构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人民币贬值在马歇尔—勒纳条件、世界市场并未饱和以及汇率完全传递等情况下将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人民币升值将引至传统产业的衰落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推动贸易结构的升级。就长期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物价的稳定和国际收支顺差的出现,人民币将出现升值趋势,人民币升值也必然要求中国对外贸易的战略从“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转向“创新竞争优势”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近期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热点———人民币是否要升值的问题进行了探析。首先文章分析了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包括内在压力和外在压力,然后探讨了人民币是否该升值的问题,最后总结出我国目前应该暂时保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待汇率制度改革的各项基本条件成熟时再进行汇率制度的改革和人民币的升值。  相似文献   

6.
博弈中的人民币汇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美国和日本向中国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以后,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引起世界的关注。本文试图讨论三个问题。第一,汇率及汇率制度选择的经济学原理。第二,人民币汇率的过去和现在。第三,人民币汇率在未来所面临的挑战。汇率及汇率制度的选择—国家间的搏弈汇率制度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汇率制度,而另一种是浮动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预先设定一个汇率目标(或目标区域)。当由市场所决定的汇率偏离于目标值(或目标区域)时,中央银行就将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这种干预通常体现为动用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或本国货币)来购买…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在当前经济情况下,从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利息率等分析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原因;人民币升值后对经济的影响,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并对现行汇率制度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描述,最后对现行汇率制度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5,(5):51-51
此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人民币汇率做出了2%左右的上调幅度,虽低于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对经济的影响很小.但毕竟打破了长达十年盯住美元的汇率体制。它标志着我国在迈向真正有弹性和可浮动的汇率制度方面,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宏观视角“所产生的“正确的废话“,即便是正确的也仍然缺乏指导性,我们迫切需要“微观视角“的解读.   “人民币升值“的传闻,终于有了最后的答案.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即日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兰纪平 《北京观察》2004,(10):63-64
在中国经济所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及影响力不断增加的时候,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也自然引起了国际、国内更多的关注.譬如,自去年夏季以来,贸易和汇率之争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热点.美国及其它有关国家不时地发出要求人民币升值,或是中国应放弃盯住美元的政策,改由市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声音;而中国方面实际上回绝了上述要求.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与自由市场制度下汇率的形成有何差别?现行人民币的汇率机制有哪些利弊?中国将如何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本文将就上述方面作些评述.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期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还有升温的势头。围绕人民币的升值问题,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蓄意制造了“人民币升值论”。其实,人们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不难看出,当时在周边许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中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安全做出了贡献。事实有力地证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升值预期渐呈倦怠之时,人民币汇率改革“出其不意”地启动了。7月21日19时,人民币兑美元放弃了稳固达7年的8.27∶1的比价,以2%的增幅升至8.11∶1。央行正式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由于人民币汇率以往的波动幅度过小和浮动区间过窄,使1994年汇率改革要求的‘市场供求决定’和‘浮动’特点没能充分体现。”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贺力平当晚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称,“目前向有管…  相似文献   

13.
谁在唱升人民币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通缩风险,各大主要经济体增长趋缓,而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中国也就相应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继“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增长水分论”、“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输出通缩论”之后,人民币汇率问题又成为一个新的争论不休的话题。人民币应该升值成为许多人的共同主张。 日本是“唱升人民币”的领头者。早在2001年9月,《日本经济新闻》连续3天登载有关人民币汇率调整问题的文章。2002年  相似文献   

14.
陈文超  王丹 《人民论坛》2012,(11):54-55
近来,人民币汇率已经成为国内外焦点话题。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利弊影响,建议国家应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使人民币保持在均衡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信息博览     
《政策》2005,(8)
政策信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2005年7月21日19时, 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这项事关国家利益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必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升值压力部分源于美元的连带。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出口大国之一,这种状况在近几年内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中国即使放弃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政策,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元在新推出的一篮子货币组合中的权重仍然会很高。这决定着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性质在未来几年内不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美元变动对于人民币的连带作用亦必然继续存在。不言而喻,如果美元升值,人民币将随之上升,升值压力就会减小;如果美元贬值,人民币在很大程度上将随之贬值,从而使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令人遗憾的是,美元升值压力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7.
经济     
国家统计局陆续公布的5月份经济运行数据让观察人士“捏了一把汗”。人民币汇率近日再现“小步快跑”的升值态势。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升值问题近两年来一直是学界和媒体争论的热点,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的五年过渡期结束的背景下,这一热点问题的讨论再次升温。1月10日,《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与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联合召开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中国经济”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的近20位学者与银行等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一起就“人民币升值的幅度预期和基本评估”,“汇率改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房地产市场走向”以及“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19.
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的人民币升值,对国家宏观经济和国民生活水平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在金融危机过后的新形势下,结合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可能为中国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中国应该选择渐进式升值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对外贸易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比如:全球经济不平衡、贸易保护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压力与产品结构薄弱、宏观调控影响等。为此,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策略可调整为将外贸发展放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内,从优化经济内部结构入手,调整对外贸易的格局和战略;在改善贸易盈余的同时,加快贸易结构的调整;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由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的转变;对外经济政策宜以改善国内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