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人”书记“淡泊”之作57岁的湖南郴州市委原书记李大伦自诩为文人,著有诗集《岁月如诗》,他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曾在文章里写道:  相似文献   

2.
诗人周恩来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毛泽东是诗人,实属当之无愧。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足可传颂千古。陈毅是诗人,也是名符其实,一首《梅岭三章》悲壮绝伦,令人荡气回肠。然而称周恩来为诗人,似乎难为人所公认。殊不知,周恩来一生中虽然诗作不多,但不是说他不善作诗,而是在他“认定的主义是不变了”之后,一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竭智尽力,日理万机,写诗的时间也就难免被挤掉了。目前,周恩来流传下来的一些诗作,大多是在青年时创作的,但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白话诗。无不是隽永深醇的上品之作。  相似文献   

3.
以《桃花源记》、《归去来辞》而名世的晋代大诗人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去彭泽县令,一下子身价百倍,名垂千古。你看他辞官路上,“舟摇摇以轻飑,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辞官后的陶潜,多么自由,多么轻松,多么快乐!  相似文献   

4.
散木 《党史博览》2011,(10):54-56
张中行的早年回忆 延安时期,毛泽东有一个秘书叫和培元,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记起他了。 抗战爆发后。和培元到了延安,先在中央秘书处工作.后来调到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化思想研究室,那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和培元当时被称为“青年哲学家”,著有《论中国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800多年前,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游历到坐落于川东浅丘的岳池县,为这里的农家祥和景象所感,写下了著名诗篇《岳池农家》:“春深农家耕未足,原头叱叱两黄犊。泥融无块水初浑,雨细有痕秧正绿……” 如今,诗人描绘的安谧祥和的农家氛围已形成了独特的农家文化,并哺育了当地的曲艺文化迅速发展。一场以曲艺文化为内容、整合农家旅游文化的大胆布局在全县全面铺开,构成了岳池农家文化生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李庆钰 《世纪桥》2011,(1):29-30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声誉并深受人们喜爱。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中提出了诗歌的创作原则,倡导诗歌应以最真挚单纯的语言来抒发情感,歌颂自然和人性。他的诗清丽脱俗又意蕴深邃,既包含了和谐的音韵之美,又展现了诗人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本文通过细致地分析华兹华斯的名诗《孤独的收割女》的内容和语言,深入地探讨其主题,来理解诗人的创作目的和他经由诗歌传递出的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7.
《毛诗序》曰 :“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一界定诗的说法 ,为历朝历代的诗人、诗论家所接受。可见 ,诗始终是诗人心志的寄托 ,是诗人情感的表达。以此观照王蔚桦教授所著《邓小平之歌》(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则可看出 ,这部六千三百行的长诗 ,不仅是诗人 ,更是当代十二亿中国人内心最为诚挚的热爱之情的倾诉。厚厚一册《邓小平之歌》 ,气势雄深 ,响遏行云 ,堪称一曲震聋发聩、激荡人心的世纪强音。读它 ,你会感受到诗中浸濡的真情时而如涓涓细流汇江河 ,时而如黄果树瀑布一样踊跃跌宕 ,时而如大珠…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战士在1954年写的一首题为《西盟的早晨》的短诗的前四行。在云南的西南角,有一片莽莽苍苍的高原.这就是阿佤山,西盟是阿瓦山的首府。诗人试图反映阿瓦人民历史性的飞跃和慷慨的情绪。这首诗在《人民文学》发表后,得到了著名诗人艾青的欣赏。他亲笔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公刘的诗》,刊于《文艺报》头条。后来,这首诗选入了198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诗人成名作选》。  相似文献   

9.
1921年,19岁的诗人汪静之写了一首题为《天亮之前》的新诗,收录在他的诗集《蕙的风》里。诗中这样写道: 黑夜赶走了太阳, 霸占了一切。 世界沉沉如死, 被统治于黑夜。  相似文献   

10.
朱岩 《党史纵横》2012,(8):44-45
阿垅(1907-1967),原名陈守梅,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七月派”代表诗人,也是卓有贡献的文艺理论家。1955年因“胡风案”被捕,并于10年后被判12年徒刑,1967年死于狱中,1980年获得平反。一生著有长篇小说《南京》(《南京血祭》),诗集《无弦琴》,文艺论集《人和诗》、《诗与现实》、《作家的性格和人物的创造》等。  相似文献   

11.
《红烛》和《死水》是我国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烈士留给我们的两本诗集。闻一多的道路是由诗歌开始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是闻一多在短短的四十八年走过的一条既曲折又光辉的人生道路。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闻一多没能象鲁迅和郭沫若一样,从他开始创作的第一天起就以革命战士的姿态站在斗争的前哨;但是,做为一个“五四”时代精神哺育出来的新诗人,闻一多的创作生活的根须是深扎在爱国主义的土壤里的。他的爱国主义诗篇绝大部分收在《红烛》、《死水》集中,另外  相似文献   

12.
宏隽同志的诗《寸心集》就要出版了,嘱我作序。禁不住以欣喜、自豪之情日夜兼程,先睹为快。 我和宏隽相识有年,知面知心,颇有缘分。20世纪80年代初,他到省委办公厅工作时我刚离开不久,虽面不常见而心中常有,情非手足却淡而味深;1993年,我回来任省委秘书长时,他是省委办公厅副主任,  相似文献   

13.
寸草春晖     
赡养、孝敬母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有许多表达孝亲的不朽诗篇,吟咏此类诗篇颇能感人之肺腑,树人之灵魂。   在我童年时期,曾经读过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作栗阳小吏时,想起当年母亲灯下为他缝制衣物的情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借以抒发游子对母亲的拳拳之心。当时自己年纪幼小,对于诗中的深意领会不深。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才进一步理解了“寸草春晖”的意义。亦曾憎恶过…  相似文献   

14.
桓范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谋略家,著有一篇名为《世要论》的文章,讲的是怎样识别好干部和防范坏干部的道理。“七恕”——识正之道1.“臣有辞拙而意工,言逆而事顺,可不恕之以直乎?”有些干部不会讲话,可他的主意却好得很;有的干部口头上不听使唤,总爱说些“逆耳之言”,可做起事来却不折不扣地遵循领导的指令。对这样的干部,要从他的  相似文献   

15.
谢功 《广东党史》2009,(3):64-64
《前沿文化纪事》作者唐瑜曾任广东省文化厅厅长、党组书记、省文联党组书记多年。他在改革开放之初调到文化部门,一开始就注意到文化领域随着改革大潮出现的新现象,亲自进行调查研究并予积极引导。国家文化部负责人曾说他是全国最早研究文化市场的厅长。他和文化部门同事们的努力和胆识,使我省文化领域富于改革开放特色而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6.
有些中国人爱走极端,这么说,你别觉得不中听。单说对“贞操”的态度吧,早在汉代刘向就著有《烈女传》,班昭著有《女诫》,唐朝唐太宗长孙皇后著有《女则》,宣扬的都是妇女的“三从四德”。到宋代时,理学大师程颢和朱熹二人把妇女的贞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吓人高度,压...  相似文献   

17.
西递印象     
肖艳 《求贤》2007,(8):26-26
我手头上这本《找准你的位置》(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作者冰洁是一位诗人和词作家,因供职于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报》,对于当前人才发展、求职甘苦、社会需求、心理适应等问题多有接触,深有体验,精于思考,善于提炼,终于著成一本非常合乎时宜的好书。  相似文献   

18.
2013年7月26日,夜已深。 张钊端坐电脑前,点开纪录片《寿司之神》。 屏上,光影变幻。屏前,他一脸痴醉。  相似文献   

19.
<正>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遭遇坎坷,政治上很不得意,因此常常借诗歌抒发他愤懑悲慨的思想情绪。《登金陵凤凰台》就是他游览金陵凤凰台时,登临怀古、触境生愁而写下的一首寄慨遥深的名篇,历来就被广为传诵,脍炙人口。李白律诗本  相似文献   

20.
黄万机 《当代贵州》2014,(17):55-55
正康熙中叶,山东诗人田雯出任贵州巡抚。他体恤民情,革除弊政,振兴文教,做过不少实事。尤其折节下交贵阳青年诗人周渔璜,结为忘年诗友,谈谐不禁,一时传为佳话。田雯(1634-1704),字纶霞,号山薑,山东德州人。清初著名诗家,与同邑诗家王士桢(号渔洋,"神韵派"创始人)齐名,著有《古欢堂集》、《黔书》等诗文集。康熙三年(1664年)中进士,六年(1667年)考授秘书院中书舍人。二十六年(16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