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嵩明县幅员面积831平方千米,素有“滇中粮仓”、“鱼米之乡”、“百合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烤烟生产重点县,是云南“云花”外贸发展综合性基地、首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首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商品猪生产基地县、肉牛羊基地县、优质蚕豆基地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和昆明市渔业、水果、蔬菜、优质米生产基地县.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8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4元.  相似文献   

2.
全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 ,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全南县努力探索依托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 ,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全南县实施农业产业化做有所成 ,主要是因为把握住了以下几点。一、坚持“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 ,着力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是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的“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其立足的根基是农产品生产基地。没有生产基地充足优质的原料保障 ,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就无法高效运作。全南县从当地自然资源特点和传统产业优势出发 ,在不改变土地…  相似文献   

3.
黑山羊生产基地、里当土鸡养殖基地、金银花生产基地、旱藕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桑蚕生产基地等一批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马山县“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策略的成功。特色产业成规模马山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上要突出特色抓调整, 抓住机遇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08,(3):32-33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西麓,总人口35万,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建置历史长达2100年。象州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重晶石、锰、铜、锌、铅等13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享有“中国重晶石之乡”、“桂中粮仓”和“优质米之乡”美称。近年来,象州农业发展迅猛,是国家优质谷生产基地县,广西糖料蔗主要生产基地和第二批国家双高糖料生产基地县。2006年被评为“广西桑蚕生产十佳县”,系全国桑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相似文献   

5.
邓玲 《当代广西》2012,(12):21-21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武鸣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盛产水稻、甘蔗、木薯、龙眼等农副土特产品,建有粮食、甘蔗、木薯等优势产业基地,并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广西糖蔗生产基地县、广西木薯淀粉生产大县等。当前,武鸣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相似文献   

6.
襄阳县是湖北省和全国有名的农业商品粮生产基地大县。几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如何把农业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跨越这一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副产品为依托”,大力发展“种养加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等多种形式的经营组织,走出了一条农村产业区域化、生产专业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流市地处桂东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降水充沛,土地壤肥沃,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商品粮基地和荔枝生产基地,素有“高产粮之乡”,“荔枝之乡”的美誉,是广西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县(市)。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幅生动的非常时期“春耕图”:2月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1300多支服务队进园到田,钏足劲帮助农民抢农时,以各种方式为农业主体备耕生产纾困解难。以深化“三服务”为开局,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系统启动“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党员干部联村联企联基地,送政策送技术送帮扶,落实防疫任务生产任务发展任务,全力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9.
提孜那甫村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西北部,属于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东部。学者门根据整个帕米尔地区的地貌,以帕米尔地区的河流为界,把帕米尔分为八个部分,俗称“八帕”。提孜那甫村位于“八帕”中地势最高的塔格敦巴什帕米尔,塔吉克语称“巴勒库尔帕米尔”,意思为“最高的山、群山之首”。因此提孜那甫村四周都是连绵的雪山,从村子里往北仰望,高耸着的便是塔吉克人心中的圣山——被称为“冰川之父”、“万山之祖”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09米),当地人习惯把通过慕士塔格垭口进入塔什库尔干和提孜那甫一带的外来人,称为“冰山上…  相似文献   

10.
试论基地建设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发展对策董泉才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和“龙型经济”模式中的“龙身”,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11.
垫江商贸业始终把服务农业,帮助农村调整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商贸工作的一个坚定信念和发展方向加以推进,逐步摸索出以“订单农业”形成成功发展酱瓜产业和烟叶生产的路子,其运作理念、方式以及成败得失显得十分珍贵,给人启迪,值得研究。一、具体作法垫江县政府采用“订单农业”发展作为酱瓜原料的花瓜生产和烟叶生产取得了突破。其作法是,县政府为企业确定适宜种植的乡镇发展花瓜的种植基地,由企业与乡镇的农户直接签订合同,确定“订单”,农民按“订单”明确的数量和技术要求组织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开发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为重点,把区域化的布局和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相结合,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种养加、产代销、内外贸、农科教相结合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1995年,中共官渡区委六届七次会议正式提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发展战略。至今,全区农业已以“九大”商品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龙头向产业化方向逐步迈进。  一、调结构,打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从1…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江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中心,坚持“传统农业上档次,特色农业上规模,农业产业化上水平”的发展思路,把工业意识、商业思维、企业机制”引入农业,以“建基地、立龙头、拓市场、强科技、创品牌”为主攻方向,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坚持公司+基地+业主+农户的发展模式,成为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十一个项目实施区县之一,进而以“百万工程”为载体,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一、江津农业产业化成效  相似文献   

14.
河池市委、市政府从本地资源优势出发,提出了建立“东部西南出海大通道沿线高效农业经济带”和“西部红水河流域生态特色农业经济带”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通过两大经济带建设,狠抓十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正在推进的“第二次革命”,它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农业资源条件,确立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补偿、自我调节、自找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16.
程霞 《当代广西》2005,(16):22-23
走进北海市各乡镇的城郊型农业、生态型农业和科技型龙头农业基地,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幅诱人的田园风光:无土栽培蔬菜大棚里,各种蔬菜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分布在各乡镇的对虾养殖基地和特种水产养殖池成了村民的“摇钱树”;在花卉基地,连片的铁树、三角梅长势正旺, 金菊喜笑迎宾、含苞待放……这些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的农业生产场景,是北海市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魏红军 《群众》2022,(4):8-9
<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创造一批“苏”字号农业品牌、创建一批“国”字号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江苏农垦作为江苏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品牌兴农、品牌强企”战略,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奋力打造中国现代农业航母“江苏号”,努力建设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叫得响的“苏垦”品牌。  相似文献   

18.
“九五”以来,扬州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了很大发展。全市以产销一条龙、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等为产业化主要形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已具雏型,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首先,生产基地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公司 农户”形式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实体逐步壮大。发展农业产业化,常常出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11,(8):2-3
温家宝总理2009年4月考察海南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热带特色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创农业品牌,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海南作为我国北方反季节蔬菜水果的重要供应基地,全国的“菜篮子”子”、“果盘子”,由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传统流通方式与现代化农业迅速发展矛盾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生产和消费的顺畅对接,形成了海南“卖难”与北方“买难”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刘志清 《人权》2002,(4):47-49
昔日西藏,地方政府本身(包括官员个人)、寺院和贵族几乎没有不经商的,也没有不放债的。三大领主也是债主。债利是其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从农奴身上获取超经济掠夺,达赖及地方政府设有专管放债的机构。专司达赖放债的机关藏语称为“孜布”和“孜穷”地方政府直管债事的就更多了,如“朱颇”、“特不扎列空”、“拉恰”、“孜恰”等。基层地方及官员个人都放高利贷。公元1932年,十三世达赖给哲蚌寺属民的命令称:“依照我历次下达的命令,既要懂得借,又要懂得还。不能丝毫损害作为僧侣之基金。派到前后藏收粮息“波本”收债息的官员,应予协助。”据公元1950年“孜布”、“孜穷”的帐本上不完全的统计,达赖(含家属)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